特别慢车上的幸福司机

2004-06-15 00:14
东西南北 2004年5期
关键词:慢车骨灰盒王大爷

2003年12月30日,101岁的老人吴慧珍在哈尔滨辞世。而她年逾8旬的儿子王一民从此将一个人乘坐“老年夕阳号”特别慢车,继续完成游遍中国的梦想,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迸发出最璀璨的光芒。

这是一对充满了传奇色彩的母子,这是一个至孝的儿子。74岁的王一民带着98岁的老母亲吴慧珍,骑着自制的三轮车从黑龙江一直到了海南的天涯海角。在几年时间中,他们走遍了全国11个省、3个直辖市、3个特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段人间真情。

带着骨灰盒上路

2000年,在老伴病故后,王大爷本打算自己骑着自行车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着寂寞的老母亲整日呆在家里闷得慌,于是问她想不想出去走一走,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老人十分豁达:“我的时间也不会很多了,我要利用最后的时间到处走一走,就是死在了外面也没有关系,带着我的骨灰盒上路,走到哪里算哪里。”

于是,儿子先用钢铁焊了一辆异常结实的将近300斤重的三轮车。为了让老母亲路上能看电视,他还买了便携式的DVD。一切准备妥当后,两位老人带着4万块钱的全部积蓄,骑着被他们命名为“老年夕阳号特别慢车”的三轮车,于2000年5月1日正式出发了。

难忘一路备受的关爱

他们每天的行程都很规律,王大爷说:“我们上午赶路或者到当地的名胜古迹去游览,下午就准备休息。一天就吃两顿。”

每到一个地方,只要他们的“老年夕阳号”一出现,就会有许多热心的人围上来。所到之处,当地政府和许多单位也给他们提供了很多方便。在王大爷视为珍宝的一个厚厚的笔记本里,盖有各个地方、机关、团体和个人的章和留言。“我们现在已经有400多个在全国各地盖的章了。这个东西以后还要拿到法国去申请吉尼斯纪录呢。”王大爷看着他的笔记本一脸骄傲地说。

随后他指着一个盖有卢沟桥抗日纪念馆的印章说,去卢沟桥抗日纪念馆参观那天,有两位日本姑娘一直注视着他们,半天,她们才大着胆子上来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表示她们十分钦佩中国人的这种敬老精神,很想和两位老人合影。“还一定要资助我们几百块钱,表表心意。几个月后,当她们回到日本大阪后,还把当时的合影给我们寄了过来。”

我这辈子没白活

母子二人多数住的是五元钱左右的旅馆,有时还在野外风餐露宿。王大爷说:“一些好心人硬塞给我钱,作为心意我收下了,但我从来没有伸手向别人要过钱。”

说起三轮车,王大爷立刻神采飞扬。在两年多时光里,王大爷自制的三轮车仅更新了三次内外胎。为了让老母在上面不至于太受颠簸之苦,还加了减震设备。特制三轮车载重约400斤,每天行走30公里,即使对身体还很硬朗的七旬老人来说也不是件容易事。每天晚上,为了缓解疲劳,老人还要喝点白酒解乏。

王大爷的“老年夕阳号”特别慢车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得了很多荣誉。对此王大爷说:“我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能有这种荣誉我根本没想到,我这辈子确实没白活。”

2003年12月初,母子俩回到了哈尔滨,老母亲无疾而终。在临终前神智清醒时,她还是念念不忘去西藏,多次对王大爷嘟囔:“等我好了,你再带我走,我想去西藏见见活佛。”

料理完母亲的后事,王大爷3月份动身去西藏,带着老母亲的骨灰和照片,并把母亲的骨灰撒到那里。“我懂妈妈的心思,我一定要实现她的梦想。”

猜你喜欢
慢车骨灰盒王大爷
军功章
浅谈航空活塞发动机慢车抖动
可携带骨灰盒风靡日本
一起Cessna172R飞机慢车发动机停车故障分析
高铁时代的“小慢车”
“扶贫列车”穿越大凉山
王大爷趣事
失踪的骨灰盒
高手
骨灰盒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