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复习要点

2006-03-20 02:45焦文林王悦清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06年1期
关键词:词类语素现代汉语

焦文林 王悦清

一、古今异义

【知识精粹】同一个词古今意义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古今异义。

【典型例题】下列句中加括号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003年全国春季高考题)

A、夫子将焉(适)

B、吾(说)晏子之义

C、(盛)吾头于笥中

D、晏子见疑于景公,出(奔)

此题考查古今异义。A项的“适”是“到”的意思,“焉适”宾语前置,即“适焉”,“到哪里去”的意思;现代汉语中,“适”指恰好、舒服。B项的“说”通“悦”,指喜欢;现代汉语中无此义。D项的“奔”指出逃、逃跑;现代汉语指奔跑。只有C项中“盛”(chéng)与现代汉语相同,指把东西放在器具里。

【备考对策】平时要注意积累古今异义的词语;做题时要细心体察,不要望文生义,以今代古。

二、一词多义

【知识精粹】文言实词往往具有几个甚至十几个义项,这种现象叫一词多义。

【典型例题】“必不惮勤”一句中的“勤”字的词义是( )(1993年全国高考第12题)

A、勤快B、尽力

C、勤勉D、辛劳

此题考查一词多义。“勤”是个形声字,形旁从“力”,其本义是“辛苦”“辛劳”,此外还有“努力”“尽力”“为……尽力”等引申义。在“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惮勤”中,“勤”作“惮”的宾语,应为“辛劳”之意。

【备考对策】对常用的多义词,考生要弄清其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关系,系统地掌握词义。如,“朝”本义是早晨,由于古代臣子在早晨拜见帝王,便引申为“朝见、朝拜”;由“朝见”又引申为朝见的处所“朝廷”;又引申为朝代。考生要善于根据相关词句(具体语境)准确理解词义。

三、词类活用

【知识精粹】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就是词类活用。

【典型例题】下列加括号的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2001年京、皖、蒙春季高考第13题)

A、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

B、而以余谷煮粥(食)饿者

C、其山谷远者,则(就)富人谷

D、而官为偿之,(全活)甚众

此题考查词类活用。不属于词类活用的是C项。C项中的“就”是靠近的意思,是该词本来就有的意义。A项中“袖”由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袖藏”。B项中的“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意为“给……吃”。D项的“全活”也是使动用法,相当于“使……得到保全”。

【备考对策】考生要掌握名词作状语等常见的词类活用的语法特点,结合语境进行判断。

四、偏义复词

【知识精粹】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典型例题】《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加括号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 )(1996年全国高考第14题)

A、为(奸利)无所忌

B、每(宴飨)费千金

C、刺诸县(短长)

D、必条(利病)反复

本题考查偏义复词,是从词的构造特点来命题的。A项的“奸”是求取,与“利”构成动宾关系,不是偏义复词。B项的“宴飨”都是宴请的意思,是同义复词。D项的“利病”是“利益和危害”,两个语素都有表义作用,也不是偏义复词。只有C项的“刺短长”,“刺”是指责,其宾语只能是“短”,不能是“长”,“短长”是个偏义复词。

【备考对策】教材中的偏义复词的数量不多,因此要进行归纳总结。平时训练要注意积累,考场作答要体察语境,认真比较。

猜你喜欢
词类语素现代汉语
一起来吹牛
“大力士”纸片人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大学英语词类教学研究及启示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浅谈“音节语素化”现象
现代汉语词类划分问题研究
认知语法下汉语词类划分的再探讨
简析动词的划分
助词“得”与语素“得”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