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趣味教学激趣方略

2006-04-06 12:53丁云龙廖圣河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0期
关键词:手段趣味多媒体教学

丁云龙 廖圣河

新课标越来越重视语文教学中的趣味问题,不过分的说,趣味教学的精神已经遍布新课标的每个角落。但是,怎样用趣味教学的理念指导语文课程改革,或者说,怎样把趣味教学的先进理念转化为语文教育行为,对此,教育界长期以来缺乏必要的认真研究。

语文趣味教学的激趣方略有哪些呢?

一、学生主体解趣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设身处地地去考虑学生情感的需要、情绪的高低和兴趣的浓淡;学生也只有感到自己处在主体的地位上,才能有积极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并且只有在参与教学过程中,学生才能充分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乐,他们爱学、乐学的兴趣才能不断升华,善学、会学的技巧才能不断提高。因此,教师应该把教学看作是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挥、提升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趣味教学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也就不能称其为教学了。鼓励参与是学生主体观的核心体现,教师的一切工作都应围绕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和发展来开展。语文趣味教学强调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觉行为,强调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成为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自我锻炼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积极参与语文教学设计,而且积极进行课堂学习,同时还在兴致勃勃的语文活动中,有效地完成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训练。

二、教师主导引趣

强调学生在趣味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是说教师在趣味教学中就可以无所作为。教师自身的趣味虽然不是趣味学习的决定因素,但却是趣味教学的关键因素。教师要想点燃学生,必须先点燃自己。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教师本身对教学毫无兴趣,上起课来无精打采,读起课文味同嚼蜡,那样的课除了能为学生催眠外,还能有什么别的优点可谈呢?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充满热情期待,对教材富于发诸内心的共鸣,语言风趣富于幽默感,就必然会对学生产生很强的感染力,从而为趣味教学提供一个极好的情感磁场。

教师怎样才能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趣味呢?首先,教师要披文入情,进入课文角色。情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做到以情激情,在情感的感染下完成教学任务。其次,要重视情景创设。情景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在情景中学习的同时还可以培养思维、想象与感知能力。电教化教学手段如录音、录象、幻灯、音乐等,对创设情景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要根据课文需要充分运用电教手段。第三,精心设计教学语言。教师应尽可能恰当地运用有声语言和无声(态势)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传情达意。

三、挖掘教材培趣

教材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凭借,也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桥梁。教材编写使用的好坏,对实施语文趣味教学关系重大。就教材的语言、文学形象、审美分析等几个方面来说,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趣味生成可能性。因此,合理地编写使用教材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趣味至关重要。

人文性是实现教材趣味的重要保证。语文趣味教学要求语文教材的编写除了要体现学科特色外,还应富有丰富的人文性特征。语文趣味教学要求语文教材的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课程的核心要求就是凭借这个例子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语文教学不能完全丢掉国家、地方教材另搞一套,初高中毕业班更不能不教语文教材去搞纯粹的应试题海战术,但是,科学使用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为了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语文课程标准》规定:“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趣味教学要求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删减、补充甚至调换语文教材的内容,可以重新安排课文的教学时序等。

四、教学手段激趣

在确定了教学任务,具备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在于解决教学的方式和手段问题。语文趣味教学手段的使用必须体现启发式教学思想,做到因文而用、适时而用、适度而用。

以多媒体教学为例,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无疑具有很大的趣味优势,但是我们也应该根据目标的需要加强控制,防止喧宾夺主的倾向。从信息交流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始终将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而决不能以之代替文字的应用,否则,学生虽然情绪高涨,而语言文字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反而得不到应有的实践,这与语文趣味教学的目的是不相符的。在使用多媒体之前,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语文能力的提高与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并无必然联系。它只是趣味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手段本身不是目的。许多老师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认识不够以至使用不当,使“多媒体”变成“倒霉体”和“绝缘体”。多媒体使用不当,不利于学生学习感知语言能力的培养,容易给师生的情感交流带来人为障碍。此外,多媒体教学还屏蔽了教师的态势语言的发挥,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五、教学尺度厘趣

趣味教学并不是语文教学的终级追求,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在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语文学习兴趣低迷的今天,趣味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性质的方式手段如果使用得当,能够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但是,趣味教学如果迷失了方向,片面刻意追求趣味,为了趣味而趣味,那就本末倒置了。

我们提倡语文趣味教学,但并不主张趣味在语文课里随意泛滥,更不主张搞唯趣味论。如果这方面的尺度把握的不好,很可能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语文课就会变成游戏课,学生的学业不光得不到益处,反而会在“荒于嬉”和“毁于随”中削弱了工具性,歪曲了人文性,达不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对此,我们认为要把握好语文趣味教学的尺度,必须坚守好三个原则:①合理使用原则。要把握好趣味教学的应用范畴,当用则用。②主次分明原则。要真正让趣味教学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而不能让语文学习为趣味教学服务。③节奏适度原则。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要有效的控制好趣味教学的节奏,做到收放自如。

(丁云龙 廖圣河 福建省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猜你喜欢
手段趣味多媒体教学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