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写作“知能”转化教学研究

2006-04-06 12:53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0期
关键词:例文文体要点

李 芊

应用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技术学科,它与文学写作有本质的区别,是组织或者个人用来办理事务,进行社交所经常使用的具有特定格式的文体。因而,这门课程的教学要遵从“知”、“能”并重的原则,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应用文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而且还要结合实际例文围绕语言、思维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使学生实现由“知”到“能”的转化,成为实际操作者,这也是应用写作教学的根本目的。

如何让学生顺利实现从“知”到“能”的转化,获得应用写作的技能?“满堂灌”式地把每一种文体的概念、特点、作用、种类、写作要求及注意事项塞给学生,犹如在岸上教孩子游泳,学生不但会感到枯燥无味,而且不下水的学生,没有亲身感受和经历,就不可能真正获得这种技能。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感受深刻,并将应用写作教学过程概括为“四段式”,即“基础理论要点把握-实例示范感性认识-课堂课后作业训练-上机操作社会实践”四个阶段,引导学生掌握应用写作“知识”,提高应用写作“技能”,通过“知识积累-实际感受-初步训练-能力提升”的过程,最终实现由“知”到“能”的转化。

一、基础理论要点把握阶段,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

应用写作具有实用性、程式性、简明性等特点,它是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一套习惯的、约定俗成的格式,并且在文体格式和层次安排上都具有程式性。因此,学生要学好应用写作,熟练掌握各种文体的格式与要求是基础。但是由于应用文体种类繁多、格式多样、专业性强、牵涉面广,学习起来枯燥乏味,难以记忆,容易混淆,要熟练掌握的确有一定难度。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应用写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化繁为简、把握知识要点,重点抓好三点:一是精讲要点,简明扼要。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准确把握知识要点,课堂突出重点。二是提供方法,帮助识记。记忆的方法多样,如从生活中挖掘已有的实际经验,例如识记请示与报告的区别,结合生活中有事相求,需要对方答复,而报告则是汇报某事不需要答复;识记公文函的格式可联系平常的信函和信笺,信函的版头与上行文和下行文不同,它在标识发文机关名称后不加“文件”,这一点就如同单位的信笺。三是适时复习,强化巩固。根据记忆规律,不规则地间断复习知识要点,如下课前精选几个要点进行总结回顾本次课所学内容,避免记忆的倒摄干扰;上课前简要复习上次课所学内容,避免前摄干扰;新知识关联旧知识,学习时多比较、多联系,在反复学习中巩固强化,这正如与陌生人见面多了就成了熟客。

二、实例示范感性认识阶段,启动知识与实际结合

由于教材具有一定稳定性,所用教材不可能时时更新,因而教材中所选例文的现实性、多样性受到限制。这要求教师在教材例文示范之外,从生活、工作实践中精选典型范例予以扩充。这些规范的例文,既是教师讲课的参考,又是学生仿写的范文。与社会现实、工作实际贴得紧密的例文现实性和实用性强,有助于提高学生兴趣,强化记忆。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掌握各类文种的写作格式外,还要在例文学习中引导学生欣赏和学习各类文种的风格、语言特点等,如公文慎密逻辑、简朴庄重的语体风格;商业广告匠心独运、妙趣横生的用语;新闻中作者敏锐的眼光、独特的视角、犀利灵动的文笔等。教师千万不可把应用写作变成枯燥无味地仅介绍写作格式的课程,形式与内容兼顾才能真正写出好的文章,应用文也是一样。

例如,笔者在公文教学中,一是增加正式公文展示,增强学生对格式的直观认识。先以教材例文示范,然后借助幻灯机展示工作中正式的公文。二是选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内容,增强学生的现实感。学习通知,我选择学校新近下发的放假通知与任职通知来学习周知性通知和任免通知。学习通报,我充分利用已下发并存放在各班的公文,选择有关学生工作的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传达性通报来增强现实感和实用感。在学习调查报告时,我列举往年学生调查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介绍往年学生的优秀调查报告,以学长的优秀论文排解学生的惧怕心理,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科研论文时,我以自己的一篇论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初探》为范例;学习演讲稿时,我以名家和自己在开学典礼的教师讲话为例;学习求职信,我选吴仕宏和自己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到该校的求职信为例;学习新闻时,我选取报纸新近报道的大事和奇闻趣事及学生关心的事件,利用这些名家与身边的学长或老师的例文,促进学生进一步具体感受各类应用文的格式,指导学生的选题、构思、谋篇、措辞等艺术技巧。

三、课堂课后作业训练阶段,初步培养基本写作能力

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练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形式,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应用写作的练习决不是“题海”战术,“题海”战术只能使学生被动地练习,甚至敷衍抄袭,这对能力的提高用处不大,并且势必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应用写作的作业训练阶段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堂课后训练相结合。利用课堂进行集中训练,教师巡视辅导,可以及时指正学生的错误,并且在下课前教师总结普遍存在的错误。适当布置课后训练,注重形式多样,如笔头写作练习、观察练习、思考练习等,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观察、思维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二是精选材料或条件作文。应用写作与基础写作不同,主要是训练学生针对生活、工作实际需要的写作,因此教师应注意改变基础写作常用的给学生充分自由发挥的命题作文方式,而精心采取现实性强的材料布置作文,给学生某种生活、工作情景让其应对,从而写出切合工作实际的文章。三是教师评改与学生互批、自批相结合。采用多种评改方式,教师评改可以及时指正学生错误,学生互批、自批有利于学生集体参与,自我对照,增强记忆。四是建立学生个人错误记录本。学生的作业本即学生个人错误的记录本,作业的错误之处是学生复习的着重点,不断修正错误、增强准确性是写作水平提高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必须认真细致。

四、上机操作社会实践阶段,促进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

写作才能是当今各行各业所共同需要的基本能力之一,具有广泛的社会适应性。当代大学生除了需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应用写作能力。因此,应用写作教学应注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实际写作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增强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的实用性,主要通过以下两个环节落实:一是增加上机操作。当今社会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工作中往来的应用文书大都采用打印稿,因而,应用写作的教学也应相应增加上机操作实践环节,以增强社会实用性。在学生学习了相关文体的理论知识并初步掌握基本格式后,教师布置练习,安排学生上机写作。学生在计算机中按照各种文体(特别是公文)的格式排版,选择字体、型号、版式等,最后打印出学生写作的个人范本,使学生有更深刻而实在的观感。二是加强社会实践。实用文体与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引导学生投入到社会广泛的实践之中。教育学生平时生活中多观察、勤思考,假期里多深入调查和研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对与专业密切相关的文体强化社会调查和实践。

(李芊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基础科)

猜你喜欢
例文文体要点
“三根”学习要点
健康烹调的要点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以例文引路,促妙笔生花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例文引路,读写相随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2015年报道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