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不敢和成人打交道

2006-10-18 10:04朱棣云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06年9期
关键词:保姆伙伴成人

朱棣云

问:我的女儿上幼儿园大班,从小由保姆带。现在我们听说她是双重性格:跟熟悉的小朋友交往不存在问题,调皮得像小男孩;跟大人却不善交流,买东西让她自己说、自己付钱都不干,上幼儿园很少向老师问好,多次锻炼她,但效果不好。请问:这是否与保姆带她有关?现在该如何训练?

一位有疑惑的妈妈

答:首先要感谢您提出了一个容易被家长忽视而其实又非常重要的问题:幼儿如何学会与他生活中的成人相处。

使用“双重性格”来“定义”不恰当

心理学有一个专门术语“双重人格”,指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特征和身份,而且在表现一种身份时否认曾有过的另一种身份。它是精神层面的行为表现。而性格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如活泼、害羞等。一般我们不使用“双重性格”的说法。

虽说人在社会交往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比如有的人天生热情、主动,有的人则更喜欢一个人静悄悄地做事。但若有需要,他们都能与人正常相处和合作的话,则这两种人的交往心理都属正常,不能说喜欢一个人静悄悄做事的就有交往障碍。

您女儿与伙伴交往和与成人交往的不同表现,与双重人格无关。孩子在学习交往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发展顺序,“与成人交往”和“与伙伴交往”不是同一层面上的事。特别是在您女儿这个年龄,与成人交往比与伙伴交往要困难得多。

孩子是这样学习交往的

婴儿出生后头4个月不知道自己和其他人的区别。

通过自己的需求因妈妈不在身边而不能及时得到满足的反复体验,婴儿在1岁左右慢慢知道自己与妈妈不是同一个人,其间其后孩子会通过各种试探体会自己与妈妈的关系,体会自己与家里其他人的关系。

婴儿在1岁半左右慢慢通过看镜子、从别人对自己的称呼中体会到自己是“谁”,在他能够正确使用“我”来指代自己的那一刻,他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与妈妈的区别。这时候他会非常依恋母亲,同时,也开始逐步习惯于母亲有时不在身边、不能及时回应的现实。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孩子的安全感是在2周岁以前建立起来的。孩子能否拥有安全感,与2岁前的亲子关系的质量紧密相关。而安全感是孩子在今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

2周岁以后,随着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孩子渐渐有了自己的主张。特别是2岁半到3岁多时,孩子什么都想亲自尝试,他会坚持自己的主张,开始“不听话”。到了3岁多,孩子的语言能力有了很大发展,与人沟通的难度大大减低,他就显得听话多了。

3岁以后的孩子开始表现出与伙伴交往的浓厚兴趣,在取得初步的伙伴交往的经验后,他的耐心会慢慢增加,有时候能体会别人的心情,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根据周围的情况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合适等。

这时,孩子开始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形成“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孩子能否自信地与人交往的重要条件,而孩子还没有能力自己作出正确的自我评价,所以,父母一定要多多夸奖、肯定孩子,让孩子变得自尊、自信。如果孩子犯错,一定要就事论事地批评,不夸大,不抽象地评价。

四五岁的孩子开始真正理解什么是自己。他也会试着去接触、理解周围更大范围的环境和人际关系的规则,了解他人的能力随着他具体体验的增多而日益增强。

对照上面所述,您会发现,您的女儿正处在试图去接触周围更大范围人际环境的阶段,与伙伴交往很自在而与成人交往主动性差,应该属于正常,可以理解。

当然,“可以理解”并不意味着可以“顺其自然”。与成人打交道,是孩子这个阶段社会化发展中的必要内容,必须学会。

孩子学习交往,老师家长担责任

人际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在孩子与老师的互动关系中,一直非常强调老师要爱孩子。可是我们往往忽视了另一方面:孩子对老师的态度和行为也会引起老师的情感反应。一个有礼貌的、在意老师心情的幼儿,很容易赢得老师的笑容。由此看来,让孩子试着去接触、理解周围更大范围的环境和人际关系的规则,了解他人,从而学会按社会规范与成人相处,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

至于您女儿的这种状况与保姆照顾为主有没有关系,我想保姆职责是照顾您女儿,她越是忠于职守,您女儿与生活中其他成人打交道的机会就越少——全由保姆替代了。没有大量实践体验的积累,是可能造成孩子胆怯的原因之一。

2. 5-6岁是孩子社会规范的敏感期。只要措施得当,孩子学会与成人打交道并不难。家长在训练中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注意创设有利于孩子学习与成人交往的环境,如家长以身作则,规范使用礼貌用语以及微笑等其他身体语言;随时与孩子分享交往带来的快乐;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经常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要,使孩子有机会体会别人的心情和想法,提高与成人交往的兴趣。

二、孩子在与成人交往中学习对权威、规范的理解和服从,所以要制定并让孩子明确与成人交往的具体要求,如孩子有自己的需要,必须由孩子自己提出来,自己去说服对方来帮助自己;对方提出条件,只要合理,应该服从。父母、保姆应该清楚关照孩子的界限,绝不包办。

三、训练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与成人交往的经验,以及孩子与需要打交道的成人的亲疏层次,是训练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两点。孩子和他比较亲近的、接触较多的成人交往时,有安全感,也有以前的体验铺垫,因而交往压力较小,会乐意尝试,也容易获得成就感。

四、随时随地发现孩子与成人交往中的进步,如能主动打招呼,主动表述自己的感受等,要善于在欣赏和肯定中教孩子学会与成人交往的规则和技巧,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五、培养孩子相关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在孩子能够主动、自觉与成人打交道以后,提示孩子交往中可能潜在的危险,如拐骗、暴力侵害等,教给孩子可以把握的安全规则,如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随陌生人走,不经容许不去别人家里,等等。

(作者系浙江省家教学会副会长)

猜你喜欢
保姆伙伴成人
养大成人
我的“好伙伴”
在保姆家午睡
伙伴,爸妈叫你吃饭啦
神奇的太阳
The Doll’s House——成人世界的缩微模型
16招帮您培养好保姆
如此保姆
主妇与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