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课堂教学哲学之我见

2006-12-30 07:54张玉林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9期
关键词:神化魏书生境界

魏书生在济南市历城二中一次示范课上曾对课程标准改革有这样的论述,中国教育史课程标准改革的六个方向是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传授、课程评价、课程管理。他自认为是保守派,对当下的课改持有不同意见。

他的示范课内容是高中课本第五册第一篇文章冯友兰的人生境界,授课对象是初中一年级学生。要求两课时,他的讲授课时是一课时。整个授课过程如行云流水、浅显通俗。学生接受起来非常容易。先看一下他的板书:

1.作者

2.三个词

3.怎样达到人生的境界

4.完成课后练习题

从授课过程、授课效果来看,魏书生基本达到了授课目标,使学生能够从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去尝试理解人生境界。他的板书明了清晰,不仅清楚地显示课程结构,还结合高中生的接受能力。客观地讲,这篇文章蕴涵哲理深奥,不好接受。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堂成功的示范课。

魏书生老师还提出了他自己的人生四境界:松(身)、静(心)、匀(气)、乐(情)。并且从他的教学经验出发,结合授课方法、班级管理模式、做人模式来谈他的人生四境界。从这四境界中确实能得到不少人生的启迪。身松具体讲如何保持好身体,如何使自己身体达到一种自然状态的平衡;心静主要是如何调节心态,只有心态平常才能做事完满;气匀强调的是锤炼自身的气息,有点道家的意味;情乐侧重于人生的追求,也是前三者的结果使然,有点快乐哲学的感觉。总而言之,我认为,魏书生的人生境界是儒、释、道三家的糅合体。从教学和从政而言,魏书生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很多在一线教学的老师都知道魏书生,但是运用他的教学方法的寥寥无几。我们不禁要问,既然方法这么好,而且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功,为什么大家都不来用呢?

首先,一种好的教学实践经验并非具有普遍性。魏书生的教学思想具有非常鲜明的个人色彩,并不具有广泛性。魏书生的教学经验已经推广了二十几年了,但是事实证明,完全依据他的教学理论成功的个例非常少。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各自的教学实践出发,结合不同的实际情况取长补短。

其次,否认新课程改革的科学性是不尊重实践的表现。在当今信息社会,一个人在学校所学的东西是有限的,需要不断学习、终身教育是必然的趋势。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不适应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这次我国课程改革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教育的时代性。美国六十年代的课程改革带来的是美国经济和文化的持续领先。我国八十年代以来的课程大纲有明显的滞后性,以至于我国的教育成果在一些方面还不如建国以前,所以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针对这一形势,魏书生打破教学常规,变过去注重教法为注重学法的教学观,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师当学魏书生”,在教学中要敢于“拿来”,更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由于教材的局限、应试教育的评价方式使得魏书生的改革不是那么彻底,还存在一些不足。结合当前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形势,反思魏书生语文教改的不足之处,对实施新课程标准,会有不少启发。无论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改革,还是新课程改革都会带有时代的痕迹,所以任何改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不能苛求魏书生,正如不能苛求古人一样。把握语文教育规律,推进语文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才是我们的目的所在。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教育的要求将会更高。教育的高标准,首先要教师的高素质。教师的素质提高,有一条不可忽略的要素就是如何做人。魏书生在做人方面有他自己的哲学,试对此进行浅显的探析,以利于广大教育同仁对魏书生进一步了解,以便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所借鉴。

一、整体看世界,处理好几个关系。魏书生站在全息论、系统论的高度,来全面宏观整体地看待世界。人,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才不会忘乎所以,才容易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因此,要想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产物,要热爱自然。经常到大自然中去,感悟人与自然的亲密,关心自然,美化自然,只有这样,你才会理解人生和幸福,才会生活得快乐。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是构成社会的因素,不能脱离社会。因此,必须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服务社会。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也不能比的。

(三)人与职业的关系 。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把职业当成事业。把平平凡凡的工作看成是宏大事业,去钻研、去努力、去探索。不要见异思迁,不要得过且过。要经常想到自己工作的重要,自身责任的重大。只有这样,才能静下心来,排除杂念,认真探索本职工作的途径与方法,寻找规律,取得成绩。魏书生常说:“潜心育人,校校可成净土;忘我科研,时时能在天堂。”

(四)人与人的关系。要想做好本职工作,必须处理好人际关系。

1.不神化人。无论任何人,都没有神化的必要。无论职位多高,无论贡献多大,从人的角度来讲,他都是人,而不是神,决不能把人神化。神化人的人,被人神化的人,都不会有好的下场。

2.不鬼化人。无论任何人,都没有“鬼”化的必要。无论他身份多低,无论他多么贫穷,无论他犯过多么严重的错误,他都是人。从人的角度来讲,人人都是平等的。我们要尊重他们。

3.与他人建立互助的关系。我们要做一个好人,不做坏人。“好人以助人为‘享受,坏人以整人为‘快乐。”在社会上也好,在单位里也好,在家庭中也是一样,必须以诚待人。人与人之间,必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谅解。只有经常想着帮助他人的人,才能随时得到他人的帮助;只有常常谅解他人的人,才能容易得到他人的谅解。也只有营造一个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互相帮助的大氛围,才能有精力办好大家的事情,办好自己的事情。说穿了,帮助他人做事,实际上正是为自己做事。

(五)人与自己的关系 。人与自己的关系,往往被人所忽略,或者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如果一个人能够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那么,他的一生将是幸福的,是有造诣的。人,怎样才能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呢?

1.解放自我。解放自我。就是高度地相信自己,即使有一线希望,我们也要锲而不舍地去追求这一微渺的希望,只要自己有信心,经常强化自己能够成功这一信念,就容易取得成功。

2.珍爱自我。人能做到自我的解放之后,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珍爱自我。

(1)珍爱自己的人格。人要珍爱自己的人格,不要随波逐流。要时刻用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尤其是教师,要时刻为人师表。

(2)珍爱自己的成果。我们要珍爱自己的成果,因为一切成果的取得,都要付出代价。只有珍爱自己的成果,才能证实你付出的代价是必要的。但必须明白,珍爱自己的成果,并不是珍爱自己付出的代价,而是用自己的成果来证实自己付出的必要。

3.超越自我。这是处理好人和自我关系中最重要一环。解放自我,珍爱自我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超越自我。超越自我,是人生最大的一件事,要经常提醒自己,是否已胜过昨天,是否已为明天的成功奠定基础 。

(张玉林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一中)

猜你喜欢
神化魏书生境界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走下神坛的姜子牙
魏书生:为“教书”而生
魏书生:改革最重要的是守住常识
挑重担才是“占便宜”
论“神化”学校教育倾向
先秦“神”观念演变的三个阶段
“人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