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琐谈

2007-04-17 03:15[满族]马钟笑
满族文学 2007年2期
关键词:寿宴祝寿全家人

[满族]马钟笑

今年的四月四日,是我六十六岁的生日。

儿女和学生,还有曾经的同事们,先后举行了寿宴为我祝寿。开始,觉得这些举动有点俗,有悖于我一向主张不搞个人祝寿活动的意愿。但,囿于盛情,只好俯就。可事后一想,这是亲朋故友对自己的一种情意,一种关爱,所以心里反倒获得了极大的安慰。

记得小时候,每到过生日,母亲总是在我起床之前送来两个煮熟的鸡蛋,还告诉我把鸡蛋从胸口滚到肚脐,这样反复几次,吃了鸡蛋不肚子疼。实际上,我哪一次也没按母亲说法去做,我想吃鸡蛋能不能治肚子疼并不重要,反正现在肚子也不疼,重要的是,今天,全家人只有我有资格独享两个鸡蛋,就感觉到这鸡蛋吃得实惠且荣耀,还有一种庄严感。

我十五岁那年,离开家到外地读书,自然离开了母亲就离开了爱,离开了亲情,也像离开了阳光。但这也使我增加了对生活的支撑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觉得每个人的生日是不值得庆祝的,这一天,倒是应该为母亲好好地祝福一番。所以从这时开始直到参加工作,我从没有为我自己庆贺生日,也反对别人过生日搞庆贺。

结婚后,我们也有了孩子。妻说,你现在也是个老人了,今天给你过过生日,但遭到我坚决的反对。妻不言语了。但我发现她脸上有种莫名其妙的笑。这天中午,她从学校回来便系起了围裙,在厨房忙活,我在屋里看书。这时女儿从外面跑回来,一进门就吵:“怎么吃这么粗的面条,我爱吃细的面条!”这时好像是妻对着女儿的耳朵说了几句话,女儿把门推开,对我露出一个狡猾的笑,便转身跑出去了。吃午饭时,我们全家人都吃面条,女儿用一种讥笑一个傻子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眼光看着我,好像还要说点什么,妻怕女儿多嘴,就对女儿说:“你若吃好了,就出去玩吧。”事后我才知道事情的原委,觉得也真够难为妻子,就说:“不就是吃碗长寿面吗?我再过生日,你尽管做好了,不用耍小把戏了。”于是,我以后的生日,就是妻亲手为我做的一碗长寿面。

儿女们长大了,我也老了。老伴便开始注意我的健康,希望我能过个快快乐乐的生日。于是便提出让儿女回家为我祝寿的想法,我听了,坚决反对。不料,在一九九二年,我因为患腰间盘脱出病,卧床足有半年多。这时老伴和孩子们都提出举行一次寿宴,转转运气。我是不信运气的,但觉得自己卧病在床,着实拖累了老伴,也给孩子们带来一份牵挂,认为这次寿宴,已不是我个人的事情,而是全家人一种愿望和寄托,于是便答应了。

就这样,我的生日的庆贺方式,就由母亲给煮的两个鸡蛋到妻亲手做的一碗长寿面,又发展到了全家人举行的寿宴。而我当年那坚决反对过生日搞庆贺的主张也被无奈打得粉碎。

人的一生是暂短的,几乎像坐在提速的列车上,刚刚起程,就要到了终点。一晃,我已是六十六岁的老人了。儿女们、亲友们,都说六十六岁是大寿,应该好好庆贺一下,但我始终没答应。不料,我的生日被学生们知道了,于是就提出六十六搞祝寿的事情来,我谢绝了。数日之后,我接到学生们的邀请,让我参加他们的同学聚会,我欣然接受了。当我高高兴兴地赶到了同学们聚会的会场时,只见正面的墙上贴着一个醒目的大“寿”字,我方知中计。可是此刻,我没有中计时的悔恨,有的倒是被关爱的幸福。就在这一天,我所享受到的人间真情和得到的真诚祝福,令我终生难忘。

当时,我坐在会场正中,能看到每一位在场的同学。我用眼扫视一下每张面孔时,有些愕然了,我感到每张脸都是那样亲切而又陌生。班长张喜军看出我的心思,便宣布:现在每个同学向老师报到。于是大家开始向我通报姓名。可是,听到了这些熟悉的名字,我怎么也没法和眼前这些人联在一起,真像一首古诗里写的那样:“见面初相识,称名忆旧容”。不光是我不识他们新面目,就是同学之间,听到了通报姓名后,也都惊讶不已。也难怪,三十年前这些人还是无忧无虑的少男少女,而今天,已是两鬓飞霜、满脸皱纹被人称为爷爷奶奶的老者了。

通报姓名之后,开始为我祝寿。每位同学都向我深深地鞠躬。说实话,我曾经接受过无数学生的无数次敬礼,那时我却是一种天经地义的受之无愧的坦然,可是这一次不同,当我看到这些堪称爷爷奶奶的人,今天的敬礼还像当年那样虔诚,那样深情,那样一丝不苟,我的胸口翻滚着热浪,是师道尊严使我控制住差点流出的泪水。特别是一些当农民的同学,说他们接到通知后,半宿没睡觉,思想斗争很厉害,觉得自己是庄稼人,出大力的,怕老师和同学笑话。可是又觉得是老师的六十六岁大寿,尤其觉得三十多年没见到老师和同学,非常想念,思来想去,还是来了。在这里向老师道歉,我对不起老师的苦心教导,没给老师争气……我听到这,心像刀绞一样难受。我想说,应该是我对不起你们,没能在你们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时,为大家指出一条希望之路。当然这只能是一种自责,因为在那个年代,毕业生一律返乡,我一个教师是无回天之力的。不过,当我看到他们现在清苦的样子,虽然才刚刚跨过五十岁的人,眼睛就变得浑浊无光,还有那因为承受过重的生活压力而早早就驼了背的身影,心里却有一种难言之苦。这种沉重的心情,一直到同学们为我点起生日蜡烛,唱起“祝你生日快乐”时,才渐渐淡去。等到寿宴开始,酒杯碰得乒乓乱响时,尤其是我心中总放不下的那些出大力的庄稼汉也举着酒杯,说着一番豪言壮语时,我的心才像走出了一段冬季的荒野,步入了春天的绿地一样,泛起了喜悦的浪花,投进了这人间真情的碰撞中。

席间,主持人周围同学让我讲几句话,我说:“今天同学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给我过生日,这说明,我们师生虽然分别三十多年,大家的心里还牵挂着我,我非常感谢同学们这份深情厚意,我无以为报,只有给你们鞠躬了。”说着,我向同学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同学们好像受之有愧一样,齐刷刷地站了起来,并为没能阻止我鞠躬而感到遗憾。

这时,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不少人已经舌头发板,走路两脚发飘。可是我能看出他们还是尽力地控制自己,使自己不在我面前失态。于是我向大家宣布:“同学们,尽情地喝,尽情地乐,不要拘泥于师生之礼,今天在酒桌上,没有长幼尊卑之分,都是哥们!”我的话像是刚刚出台的新政策,受到大家的掌声欢迎,场面立刻活跃起来,有的唱起歌,如其说是唱,不如说是喊;有的跳起舞,如其说是跳,不如说是蹦。大家一边闹着,一边说,今天我们都是些五十多岁的老小孩,玩吧!他们真的玩起来了。这里有教师,有的是乡镇长,人大主任,他们一反往日领导干部的持重。我想,这是他们精神上一次松绑;有的女同学在校时,连和男同学说话都脸红,今天也能和男同学相拥而舞,一扫昔日的羞涩,我想,这是她们人生的成熟。几个自称是老农的同学,拿起了话筒,对着电视里那些穿着泳装扭腰摆臀的美女,唱起卡拉OK,尽管唱的荒腔野调,但却唱的一板正经,我想,这对他们也是一次对现代文明的享受。

古人云,酒能壮武士英雄胆,善助文人锦绣肠。文人武士都是少数人,依我看,酒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使人们返璞归真,大凡喝了酒的人,都会变得直率、天真,思想上也不设防。我想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若都能像酒后那样坦白、热心和宽容;少一些计谋和伤害,那么,生活就会变得十分和谐美好。我真希望这种气氛能够保持下去,保持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当中去。

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大家在一阵狂喜之后,结束了这次寿宴,像一首交响曲,在疾风骤雨的节奏之后,转入平稳的旋律,停止在余音渺渺的休止符上。然而,我的心绪却找不到休止符,它仍在我自己和学生们的遭逢、际遇中回荡……

[责任编辑张涛]

猜你喜欢
寿宴祝寿全家人
群仙祝寿图
特殊的“寿宴”
抓鸭子,抓到了吗
浅谈紫砂壶“祝寿”的艺术魅力
万人之功——屏风
意外的旋转
“预防艾滋病 健康全家人”知识竞赛试题
蔡英文借世大运为自己“祝寿”
寿宴上的离奇窃案
嫁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