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整合与渗透

2007-04-23 16:27周菲陈启德
人民教育 2007年17期
关键词:学科教师教学

周菲 陈启德

在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在丰富学生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习成为快乐的情绪体验,既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也是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学科教学中通过知识的渗透与整合可以实现上述目标,从而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什么要进行知识的渗透与整合

1.对教科书的补充。

当今,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更新、发展和变化着,作为知识载体的教科书也应不断地更新。但是,纸介的教科书受其篇幅、编写周期和使用周期的影响,所承载的知识会相对陈旧,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一般来讲,新编一套教材需要几年的时间,等新教材编出来,有的知识便已经老化。虽然教材可以不断地修订,但要与时代发展同步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地、自觉地学习和吸收新的知识,并及时将这些知识渗透到教育教学中,使教学的内容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弥补教科书内容的不足。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现代高科技领域的许多成果并不一定是某一学科发展的产物,而是多学科相互整合而形成的边缘科学的巨大进步。这表明,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单科独进的做法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多学科知识的整合,重视学生知识体系的纵向和横向整合。各学科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相互渗透,有利于促进学生多科知识的整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与时代发展同步。

课本知识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相比,无论从应用性,还是从时代性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但它们又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升华,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在教学过程和日常生活中,如果不及时渗透与社会生活、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的知识,就无法活化书本上呆板和孤立的知识,就谈不上学生对知识的实践应用,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一味地灌输使学生缺乏创新精神,难以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同步。因此,参与社会实践,在教育教学中渗透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动态,可以使我们的教育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使其充满生机和活力。

选择新知识的方法

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新知识、新教法、新学法,实施创新教育,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专家的共识。在具体操作中,如何选择新知识,选择什么样的新知识,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打破学科界限,大视角宽范围。

教师在选择新知识的过程中,常常会觉得无新东西可选,或者觉得可供选择的新知识非常有限。这也是教师经常抱怨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是不是應该反思一下我们的选择是不是局限于某一学科的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往往使选择新知识的路子越走越窄,最后不但不能实现新知识的渗透、多学科的整合,反而会作茧自缚,使我们的头脑受到禁锢,使本来充满情趣和活力的课堂变得苍白,使教学趋于僵化。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突破学科的局限,努力寻求更广泛意义上的新知识与本学科教学的联系渠道。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新知识的时候,一是视角要大,着眼于学生各类知识的获得,各种能力的增强以及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二是范围要宽,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广泛选择与学科知识、学科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紧密关联的各类知识。

2.提炼精华内容。

在教学中,要想使所渗透的新知识既恰如其分,又能达到预期目的,就要求我们教师广泛地涉猎,从天文到地理,从文艺到体育,从历史到现实,由自然而社会,由宗教而哲学,由生命而宇宙……总之,一切有价值的、先进性的知识,都在我们的涉猎范围。然而,涉猎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还需要我们对其加以消化和提炼。因为,众多的新知识,我们是没有办法一一进行渗透的,那就需要我们独具慧眼,能够去粗取精。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不仅要会备课和讲课,还要会学习和研究,否则,有了新知识,我们也选不出来,选出来,也渗透不进去。因此,学习和研究成了教师的必修课。

选择新知识的原则

1.体现学科知识的整合,强化知识的整体性。

我们常听到“文史不分家,政史不分家”的说法,也就是说,语文和历史、政治和历史本来就是一个整体,是我们的教学把它们分裂开来。无论是历史知识,还是历史经验的古为今用,不仅仅是以史为鉴,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素质的体现。一代伟人毛泽东熟读《二十四史》,贯通古今,他就是把历史与政治结合得最好的一个鲜活的实例,从而缔造了一个国家、创造了一个时代。再如,历史学上商周交替的时间断代是困扰了史学家几千年的问题,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重要课题,被上海天文研究所的江晓源教授利用天文学的方法确定出了具体的日期。这说明一门学科难以解决的问题是可以用其他的科学方法帮助解决的。因此说,学生只有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各科知识,才能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2.体现学科知识纵向的深化与延伸。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也有其未来发展的趋势。我们的教学,不仅要把课本上的东西教给学生,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由来。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小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例如可以让学生知道牛顿是从苹果落地的自然现象得到启发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蒸汽机的发明引起了英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革命,而这一发明正是瓦特从烧水过程中水蒸气顶起壶盖这一现象中得到的启示;德国科学家魏格纳著名的大陆板块漂移假说,是他在生病时,闲来无事,专心致志地观察一幅地图,发现大陆板块在形状上有吻合之处而提出来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将这这些科学发现的趣闻轶事讲给学生听,他们不仅可以知道定律本身,而且还可以清楚其由来,掌握发现问题的金钥匙,从而激发他们发现和创造的欲望。

同样,如果在教学中渗透学科前沿性的知识,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大胆提出假设,学生就会不仅知道该现象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更有助于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的养成。例如地理课中教学“气候”一节,讲到四季问题,我们能不能引导学生作这样的联想呢?地球上有春夏秋冬四季,那么,以太阳系作为一个整体,它在银河系中运行是不是也有一个四季呢?以银河作为一个整体,它围绕更大的星系运转是不是也有一个大的四季呢?湖北省的一位在农业、水利方面有研究的学者在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一个“多四季理论”的假说。这个假说认为,地球现在正处于某一个四季的春末夏初。渗透科学史上的轶闻趣事,易于启发学生发现和创造的灵性;渗透学科未来发展的趋势,则是让学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3.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纷繁芜杂,它是随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的。学生从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有很多是从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得来的。教师如果不在课堂教学中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学生所学到的就是僵死的知识,将来不但不会有创新,而且会成为纯粹的书呆子。譬如说环境问题,学生从书本学习中都知道污染危害环境,可是许多人却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城市究竟有哪些污染源,哪些做法是危害环境的。我们应该结合社会实际,让学生不但懂得保护环境的意义,而且能主动地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去,比如:让学生参与城市绿化,为草坪清理杂草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不单是让他们懂得做这件事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如何去研究,如何去做这些事情,也就是如何去践行。

如何渗透新知识

1.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

我们的教学研究不应该是费尽心思去改变教材编排体系,而是以教材为主线进行多学科、新知识渗透教学。这种渗透不是生硬地为渗透而渗透,而是有目的、讲究方法、和谐地渗透,既可以是课内渗透,也可以是课外渗透,既可以是专题渗透,也可以是课堂教学中星星点点的渗透。这种渗透是带着灵性的渗透,是以创新为目的的渗透。

在选择、掌握了大量新知识以后,重要的是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结合点是学科之间的结合点,抓住了这个点,互相独立的学科就成为了整体;切入点是新知识与课本知识相渗透相融合的切入点,抓住了这一点,就使静态的书本知识,变为动态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科结合点、新知识切入点是广泛存在的,稍微细心一点,就能很好地做到。譬如,历史课上讲数学名著《周髀算经》时,会提到勾股定理的特例“勾三股四弦五”。学生对这一表述会有些不理解。按一般的歷史教学要求,并不需要教师深入讲解,但是,如果历史教师稍微有一点数学知识,列出32+42=52这个式子,画出直角三角形,标明各边数据,学生就会明白;教师如果继续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举出其他特例,这时候学生的创造欲望就会迸发出来;当教师由此而得出a2+b2=c2,那么,学生在数学课上再学勾股定理时就会想到历史课上的《周髀算经》。

看似是历史老师多此一举,但这“多此一举”对学生的影响却是非常深远的。反过来,数学老师如果在讲这个定理时,也渗透历史知识,那么学生的知识结构就变得更加完整起来,讲出西方叫毕达哥拉斯定理,实际上中国发现这个定理要比西方早几百年,无意中使学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2.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曾对学校应该教什么这一问题作出这样的回答:教学生学习怎样学习和教学生怎样思考。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学生是否学会了学习和思考,能否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在将来创造性地应用知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要求我们使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参与问题的发现。这样,学生张着嘴等着喂或者喂也不吃的“填鸭式”教学,就变为老师引导学生探索、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进行自主研讨、交流的自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抓住问题解决的突破口,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角色互换传统的课堂上,教师习惯提问学生,讲给学生听,我们能不能改变一下,让学生也做一回老师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我们可以在课堂上用让学生来提问老师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发动学生提出问题难倒老师,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话题演讲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不应完全属于任课教师,我们也可以让学生站在讲台上,对某一与课程相关的特定话题进行阐述与分析。我们可以利用课上的前5~8分钟,让一个同学做与课程相关的课题演讲,题目可以由老师给出,由学生自拟更好。每次课一人,全班轮流。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课外小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要全面发展,但教师也不能忽视学生对某一特定学科的兴趣。学生在全科学习阶段,会自然地对某一学科产生超越其他学科的兴趣。学校应把这些学生集合起来,成立该学科的兴趣小组,由有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对该学科进行比课本和课标要求更广阔更深入的研究学习,通过教学、小组讨论、参观、实验等方式,扩展学生的知识与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但要避免学生发生偏科,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

(作者单位:周菲系人民教育出版社,陈启德系山东省昌乐县教研室)

猜你喜欢
学科教师教学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超学科”来啦
秋天在哪里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美育教师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