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课的教学设计

2007-10-11 10:03曹勇军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10期
关键词:唐诗宋词诗歌教学

曹勇军

不同的选修模块有各自的学科个性,即使同一个选修模块也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方式必须契合多样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不是形式上变变花样,玩个技巧,而是把选修教材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筛选出来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度。不少老师在教学方式的运用上,不可谓不花力气,一会儿放段影像资料,一会儿让学生分组讨论,忙得不亦乐乎,但效果并不好。究其原因,是对这门学科该教什么知识并不清楚,在教学设计上功夫下得不够。我们应该在对教学方式起制约作用的设计上动脑筋,开创选修教学的新局面。

许多老师对“知识”理解比较狭窄,仅仅把学科知识当成知识,比如唐诗宋词,就是诗词的形式特点,文学史上的几条结论,名家或者教参对作品的分析,这些当然是知识;但除了文体样式、作家作品、风格流派这些知识外,知识还包括阅读的策略、技能乃至教材编写者的价值观等。它是一个立体的丰富的多维结构,我们应该开拓自己的知识视野。

教学设计是教师把教材呈现的知识加以选择重组,使之在学生心中生长构建的预设方案。优秀的教学设计不仅呈现知识,更构建了学习的空间,与真实的生活情景联系起来,让学生进入人生和生活的现场,把它们从单向度的技术化的生存困境中解放出来,获得人生的发展。教学设计的关键是教师的观点、教学过程和策略的个性化。如果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材所呈现的一样,或与学生的经验一样,就是照本宣科,教师的个性化程度为零。有了教师对作品的独到理解、选择和组织,才能架起与学生对话的通道,在师生互动中使知识不断增值,使学生所学知识生命化,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必修也好,选修也好,都是语文课。我们可以把一节课大致上分成“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两个段落。前者强调“实”字,它是基本要求,是学习内容的底线;后者突出“活”字,强调个性自由,注重生成和发展。从“规定”到“自选”,从技术到思想,使工具与人文结合起来,大到一个专题、一节课,小到一个板块、一个环节,这是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结合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针对教学中老师们面临的困难,我们提炼出教学设计五字诀,供大家参考。要说明的是,这五字诀有的侧重内容的选择、顺序的安排,有的侧重过程的指导、方法的运用,在学理上并不具有严格的并列或递进关系。它只是解决问题的抓手,帮助设计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矩”字诀

许多老师教唐诗宋词,不是让学生学会诗词鉴赏,而是让学生欣赏自己的鉴赏,这是应该警惕的。语文老师教唐诗宋词,要实实在在,金针度人,要让学生读懂诗歌,有所感有所得,并能举一反三。很多人迷信教参,其实教参所收大都是名家的鉴赏文章,当然给人不少启发,但往往虚有余实不足,多是现成的结论,无法一步步看得见摸得着地使学生生成知识和技能,所以要学会自己设计教学的计划和方案。大匠能给人规矩却不能使人巧,一个语文老师要知道什么是“规矩”什么是“巧”,“规矩”可以教而“巧”不能教只能悟。教唐诗宋词教什么?教的不是专家的个性化鉴赏结论,而是举一反三的规律。教唐诗宋词应“死去”“活来”。何谓“死去”“活来”?清人方东树举李白诗为例说:“先详其训诂,次晓其典故,次寻其命意脉络及归宿处,而其妙全在文法高妙。”(《昭昧詹言》卷十一)前两点“详训诂”“晓典故”就是“死去”,后面“寻命意脉络及归宿处”,就是“活来”。今人吴小如先生说,古典诗词要“通训诂”“明典故”“察背景”“考身世”(《古典诗词杂丛》),也十分倡导实学的作风和习惯。长篇诗歌教学设计尤其应重视这一点。

怎样“通训诂”?可以先弄懂字句,提取关键词句,找到全诗骨架子,梳理诗歌基本内容。比如教高适的《燕歌行》,先诵读解决语言障碍,然后画出诗歌的韵脚,全诗共二十八句,四句一韵,可以看成是七首七言绝句,归类合并分为四层:第一层关键词有“辞家破残贼”“下榆关”“逶迤碣石间”“飞瀚海”“照狼山”,可见写的是汉军,概括了出师的历程。第二层关键词有“未解围”“斗兵稀”“胡骑凭陵”“半生死”,写的是战斗的危急和最后的失利。第三层关键词则是“那可度”“无何有”,写的是被围士兵的痛苦,他们思念亲人,生还无望。第四层关键词“白刃血纷纷”“死节”“岂顾勋”“征战苦”“至今犹忆”,因为汉代威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现在这些将领只顾个人功勋却不管士卒死活,贪功冒进,怎能不让人苦苦追忆李将军呢?由此可见:全诗用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整个过程,其中有出师的盛大场面,有战斗的残酷场面,有底层士兵和高层将领的生活对比,有士卒真实而又复杂的心理活动,有诗人的同情和悲愤的感情,可以说真实地描写了充满血腥残酷的战争,表达了对战争的独特思考。

像这样“剥皮抽筋”,找到诗歌的骨架子,把握层次脉络和基本意思,才谈得上对诗中手法技巧、特色风格的感受和领悟,才有学科进步发展的扎实基础。

二、“切”字诀

学习唐诗宋词,学生很容易“审美疲劳”。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生方面说,一门课36课时,尽是唐诗宋词,难以保持高昂的学习劲头;从教师方面说,备课量大负担重,难以精雕细琢。其中,有个问题被忽略了,就是教学中不大注意切入的角度,往往捧着《唐诗鉴赏词典》,依据名家的鉴赏,从第一句讲到最后一句,平铺直叙,这怎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避免疲劳的一个办法是,要学会选择角度切入诗歌。

选择切入角度有三个方法:一是从题目切入;二是从关键句切入,三是从疑难句切入。

从题目切入,就是利用题目与文本的呼应关系,抓题目中关键词语,拎起文本的内容,组成教学板块,形成由浅入深的教学节奏,引领学生的情感、想象和思维。比如,李白的《花间独酌(四首)》,如果教师顺流直下,就没有什么可学习的内容,错过了走进诗人作品和心灵的机会。如果在题目上做点文章呢?我们可以抓住题中的“独酌”,设计一组问题。(1)诗的标题是《花间独酌(四首)》,从全诗看,诗人是“独酌”吗?说说你的理由。诗人独而不独,不独而独。先写“独”,继则写“不独”,最后还是“独”,是大孤独。这样就感知梳理了诗的内容。(2)诗人为什么要“独酌”?表现了有才华有抱负的人不被理解、不能施展的苦闷和孤独,写灵魂的孤独、精神的孤独。这样就抓住了诗的主旨。(3)诗人是怎样写“独酌”的?这是首“酒歌”,写的是花间独酌的过程,癫狂的醉态,豪迈的气势,淋漓尽致;但又不是一般的“酒歌”,而是“脱口而出,纯乎天籁”,寄情明月,浪漫奇想中表现了诗人豪放旷达的个性。这样对诗的表现手法就有了认识和理解。此外,像张九龄《望月怀远》的“望”和“怀”,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梦游”和“留别”,杜甫《旅夜书怀》的“旅夜”和“书怀”等,都是对内容很有统摄力的“题眼”,抓住它,就可以理清诗的层次脉络,为鉴赏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关键句切入,就是抓住诗中制约着学生鉴赏的关键性诗句,设问激疑,引发认知冲突,让学生突破“浅读”“歪读”的误区,推动对诗歌的深入理解。比如,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读起来浅白平易,学生顺着字面一下子就“滑”过去了,滑入“浅读”的泥淖。教这首诗可以抓住尾联,设问激疑,反复捶打。先让学生读书上的注释,用自己的话解释“羊公碑”,然后当头一问,引发学生的兴趣:“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诗人为什么会“泪沾巾”?说说你的理解。学生思考讨论中,引导学生玩味上句中的“尚”字,体会“尚”字所表达的言外之意:朝代的更替,人生的沧桑,大英雄“而今安在哉”?这就让人伤心落泪;再联系注释上《晋书·羊祜传》的内容和作者的遭遇,体会作者藏在诗句之外的伤感,那就是羊祜为国效力,颇多政绩,名传千古,与山俱传,可自己至今仍然是“布衣”,无所作为!学生有了这样的鉴赏体验和理解,再回过头品味首联、颔联一气而出的人生感叹,才能获得丰满的艺术享受,而这种享受又是实实在在的语文学习。常有同行感叹,以为强调文学鉴赏就会破坏语文教学的“工具内容”,以为工具和人文是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原因是没有找到工具人文结合的点,没有找准切入的角度和口子。

从疑难句切入,就是抓住诗中理解最有难度的句子,深入解读,使学生由一句而深入理解一篇。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涉及到较为复杂的历史背景,理解上有困难。一般说前三联学生大致能“猜”出七八分意思来,而最后一联往往只看“音书”“一乡”,理解上会出现偏差:以为是自己的家书无法达到故乡,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浅句反而成了难句。可以从几方面来思考:首先借助注释,抓住“共来”“音书”“滞一乡”等关键词,弄懂全句的意思:一同被贬谪“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留滞于各自的贬谪地,无法送达啊!再结合颈联的“千里目”“九回肠”,体会尾联表达的情感,那就是:凄苦的思念、悲愤的感叹。疑难句不仅表现为这种似浅实难的句子,还包括感情内涵复杂丰富的句子。比如,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达作者“示”的情感的句子,是最后一句“好收吾骨瘴江边”。蕴涵的感情呢?乍看是交代侄孙收尸骨料理后事,可是仔细体会,尤其是联系颔联中“欲”和“肯”体会诗人九死未悔的决心和意志,以及颈联“云横雪拥”境界雄阔的写景句,就不难从作者悲伤中体会出顽强的意志、凛然的正气和悲壮的感情。疑难句是教学中的障碍,但是疑难处又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教学契机。

三、“读”字诀

诗歌理解鉴赏一般有两种路数。《易经》上说“圣人立象以尽意”,王弼曰“意以象尽,象以言著”,就是“言”→“象”→“意”,这里提出一种诗歌的解读模式:“循言”→“明象”→“悟道”。作品有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解读的过程是由语言层到形象层,并最终尽可能地进入意蕴层的过程。刘大櫆则拎出“神气”“音节”“字句”三个概念,他说:“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提出了另一种解读模式:“字句”→“音节”→“神气”,也就是通过语言的理解,把握诵读的语气、节奏、韵律,从而最终感受诗歌的内在“神气”。两种模式的路径不同,前者侧重“象”(物象、景象、意象等),明象以悟道,后者强调“音节”,因声而得神。实际教学中往往把两者结合起来,即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中的意象,最终理解诗歌的主旨和意蕴。

诵读不是可有可无的,更不是随心所欲的。它既是文本解读的有效手段,也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内容,应该充分挖掘诵读的语文学习的方法论价值。不仅读,而且反复诵读,每次都有明确的目标预设,通过诵读推动作品的理解和鉴赏。比如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可以分成三次诵读,由浅入深,理解诗歌的内容,完成审美鉴赏活动。第一遍诵读前让学生尝试画处诗歌韵脚,体会声韵背后的生活内容:这首边塞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读起来节奏急促,整齐中富有变化,产生奇特的音响效果,凸现出边塞将士开赴敌阵的紧张心理与异域风景的奇幻色彩。第二遍诵读,抓住诗中的物象、景象、意象,梳理诗歌的叙事内容和脉络。全诗分四层:第一层(1-6句):先写风沙遮天,白天的风;后写风吹石走,夜晚的风,表现恶劣严酷的环境和背景。第二层(7-9句):点明出师的原因,匈奴利用“草黄马正肥”的时节发动进攻,我军已有准备(“烟尘飞”),勇敢应战。第三层(10-15句):先整体写将军勇武的形象和军纪严明的英雄群像;后细部写战马和草檄两个细节,衬托战士的斗志昂扬,显示正义之师的勇武。第四层(16-18句)写捷报传来的喜悦。第三次诵读要求学生诵读中体会岑参诗中的“奇”字,读出其中浪漫主义的奇情异彩,获得饱满的审美体验。

诵读形式多样,除了齐读外,鉴赏教学中还有充满个性色彩的独读、对读、分组读、分角色读、配音读等“美读”形式。如果第一、二遍读可以较多采用齐读、大声读方式外,第三遍读建议采用个性化的“美读”方式,放大鉴赏的美学氛围和学习效果。

四、“合”字诀

诗歌鉴赏既要先会“拆”,学会把一首诗拆成几个基本的小的语义单位,这样才能抓住全诗的层次脉络。比如《春江花月夜》3句一韵,4句一转韵,共9韵。可以让学生勾画出诗歌的韵脚,把这首长篇歌行体拆分成9首绝句,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拆分。如果我们把诗题读成“春江/花月夜”,不大能感觉到其中诗意。从欣赏的角度来看,应该闭上眼睛,一字一顿,读成“春/江/花/月/夜”,5个意象像放电影似的,逐一叠加,诗意就在心中流淌起来。其实,这首诗就是这样写的:逐一点出“春江花月夜”5个字,然后反复诵读,让学生说说作者是怎样扣住这5个字写的,5个字中哪个字最主要,说说理由。这样鉴赏教学就有了发动力和审美通道。

不仅要会“拆”更要会“合”,从一个关键性的总领的问题入手,带动整个作品甚至一组作品的学习。教王维《山居秋暝》,我预设了一个问题“选择哪几条路径进入这首诗”。先引用了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中的“王维条”,和学生一起讨论,得出结论:(1)他靠一支琵琶曲走通九公主的后门,别人给他看《按乐图》,他马上指出是第一拍,可见音乐造诣之高;(2)他长于绘画,有一双画家的眼睛;(3)他笃信佛教,深受佛禅熏染而追求旷逸高远,善于用禅悦的方式观照山水自然,在诗中创造一种“空静”的艺术境界。这三条是进入《山居秋暝》的便捷路径。然后组织学生从绘画感觉、声音感觉来分析《山居秋暝》;接下去诵读《山居秋暝》,让学生讨论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空”“静”之美的。最后布置探究,让学生选读2-3首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作,从色感、声感和空静之美三个方面解读并加以赏析,说说对王维山水田园诗歌的理解和认识。这样由一首而一类,让学生初步掌握解读这类诗歌的技巧。

学习了宋词部分,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诗词名句,趁热打铁学会赏析名句就显得迫切而又重要。我在教学中安排了“怎样欣赏词中的名句”的学生自我小结的环节。先让学生诵读名句,然后依据自己的理解写下自己的鉴赏体会,分小组交流,全班探讨,教师点评,最后总结出几条:(1)抓住关键意象和诗眼,如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境界全出,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境界全出。(2)注意表达手法,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落花”“微雨”渲染着离情的缠绵,双燕反衬着独立之人的惆怅难堪。两句融情入景,未写词人情绪,而眷恋之情自现。(3)注意抒发的感情,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正面表现羁旅生活。孤处贬地本已寂寞难捱,何况客舍紧紧封闭于料峭春寒之中;更加之以夕阳惨淡,徐徐西下,耳畔传来杜鹃鸟“不如归去”的阵阵悲鸣,这一切岂堪忍受!景物描写注入浓重的感情色彩。这种“自下而上”的鉴赏探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生成新的鉴赏技能。

五、“探”字诀

选修课重视拓展探究,但是不少选修课堂的拓展探究弄了一堆“链接资料”,随意拓展,任意加深,似乎不这样就不是选修课,结果抓了“拓展”丢了语文,弄得语文课不像语文课。选修课的探究可以是“宏大探究”,比如比较王孟山水田园诗的异同,探究李杜的不同风格和手法,等等;但更应该重视课内的微型探究,开口子宁可小一点,要求宁可明确一点,指导宁可具体一点,评价宁可切实一点,一句话,语文味足一点,便于学生的成长发展。

教完李杜专题,我出了个上联:“江畔孤舟,途中瘦马,沉郁顿挫,尽显诗圣品格”,要求学生依据专题所学的内容对出下联。学生的积极性一下调动起来,他们研读李白作品,精心构思,反复推敲;然后互相交流品评,评出自己喜欢的佳联。以下就是当时评出来的佼佼者:(1)花间美酒,醉后狂歌,豪放飘逸,才是谪仙本色;(2)天上皓月,云间大鹏,豪放飘逸,皆成谪仙风骨;(3)天上明月,杯中美酒,豪放飘逸,更露谪仙风骨;(4)梦中天姥,崖间白鹿,豪放飘逸,皆叹谪仙风骨。

教“晚唐诗专题”,我让学生模仿“郊寒岛瘦”“元轻白俗”的格式,来概括小李杜的诗风特色,并解释这样概括的理由。有学生概括为:李“幽”杜“俊”,并解释说:杜诗的特点是“俊”,就是俊逸、俊爽、风流倜傥、雄姿英发;李诗的特色是“幽”,就是幽深、幽冷、幽艳、深情绵邈,还查找资料举出刘熙载的评价“杜樊川诗雄姿英发,李樊南诗深情绵邈”加以佐证。后来又进一步拓展,概括出:李“快”杜“细”,或李“豪”杜“哀”,王“静”孟“淡”,高“气”岑“奇”等等,掀起了一个不小的学习高潮。

学完“苏轼专题”,怎样让学生最后从苏词中跳出来,“出乎其外”,获得一种整体的观照?我让学生用“词题:×××”的格式,概括每首词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法,经过探讨得出结论:《卜算子》:红尘之上的人生之痛;《定风波》:苏东坡的黄州宣言;《水龙吟》:杨花其貌,离人其魂;《江城子》:苏轼版的“人鬼情未了”。学生充满创意的“新式标题”,不仅比较准确地概括这几首词的内容或表现手法,而且具有现代生活的气息,极大地提升了鉴赏的质量。又如“杜甫专题”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我让学生用一句现代诗概括老杜其人其诗。学生经过讨论,选择了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土地爱的深沉”,一下子学习的内容就被照亮了,学生的思想燃烧起来,那些1000多年前满是苦难的诗句,不再是独立于学生情感生命之外的存在,而成为他们生命成长的“重要他者”。

像这类微型的探究题,可深可浅,充满灵气,既有探究价值又不乏语文味,应该在选修课教学中大力倡导。

教唐诗宋词,不仅要教出语文味,还要教出唐诗宋词的鉴赏味来。怎样“入味”?首先教师要读书,补充专业化背景知识。教师要善于从浩繁的资料中扒出其中的“碎金散银”,选择那些有价值的观点、资料,甚至独到的鉴赏语录和行话,糅合组织到教学中,推动课堂的鉴赏教学。如教宋词的过程中,我就选择介绍了俞平伯《读词偶得》中的话,“五代之词精美,北宋之词大,南宋之词深”,总结词几个发展阶段的特色;学习了晚唐五代词后,我问学生喜不喜欢词,学生都说喜欢,我又问为什么喜欢,在学生阐述了他们的感性理由后,我分别介绍了王国维、缪钺、叶嘉莹诸家对词体美学品格的经典说法,让学生对词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教师心里要有宝贝,要重视自己的鉴赏体验、审美积累,掏出来给学生,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讲到辛弃疾的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我就对诗词中的山水作了引申:古典文学中写“亭台楼阁”的很多。“亭台楼阁”是一个独特的抒情空间,孔子的“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仁者动,智者静”,形成了后世的登临之美。但是“登山”和“临水”的美学品格是不一样的,大凡写到山的诗词,往往偏于刚性的壮美;而大凡写到水的诗歌,则多表现那种南国型的、比较柔性的美感。这首《水龙吟》山水兼写,既有如水般的灵动,更有如山般的壮阔。

江苏南京第十三中学 210008

猜你喜欢
唐诗宋词诗歌教学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补唐诗宋词组佳句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探析唐诗宋词中红色表示的意象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罗贯中与施耐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