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价值观现状剖析与培养策略

2008-03-11 10:10范爱军笱晓葵魏登群
总裁 2008年10期
关键词:中职生培养

范爱军 笱晓葵 李 虹 魏登群

摘 要:分析中职生自我价值观发展过程中表现的特点和矛盾冲突,针对性提出了中职生自我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中职生;自我价值观;培养

1 中职生自我价值观现状剖析

1.1 自我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容易偏离客观

中职生渴望进一步认识自我,迫切的关心自己的发展。他们不但经常主动地把自己和周围的人进行比较来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而且还通过各种文学作品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做出评价。一旦中职生自我认知水平偏离客观,就很容易导致理想中的自我和现实中的自我发生矛盾。

1.2 自我评价容易走向极端

自我评价是对自己满意与否的一种心理体验,其功能有二,一是认知功能;二是自我防卫功能。中职生自我评价的这两种功能虽然较初中学生有明显提高,但他们在初中阶段多属于“差生”,是当前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各方面素质较差,因此对自我的评价普遍较低,甚至产生严重的自卑。

1.3 强烈的独立倾向

随着生理、心理、社会成熟水平的提高,中职生们总是强烈地想摆脱依赖性和幼稚性,充分发展和满足自己的独立性。

1.4 自尊心、好胜心增强但自信心不足,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中职生的心理和行为常缺乏理智的指导,由感情所左右,常常不能控制自己,具有极大的冲动性。虽然中职生的理性认识能力有所增强,但他们尚不能根据正确自我价值观来认识自我,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使之符合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要求。

2 中职生自我价值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

2.1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不一致的矛盾

现实自我是个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自己目前的实际状况的看法。理想自我是心理活动中所设计的理念上的自我。中职生对自己未来的设计喜欢理想化,要求自己是一个完美的形象,而自己的实际状况又远远落后于这种要求。所以,这两者之间往往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差

距的存在,使中职生的内心感到不平衡,并且还常常带来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2.2 自我评价中的片面性

由于中职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不强,不能较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容易高估或低估自己。在评价自我时,常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感情色彩,个人在评价自身时总是没有评价别人时那样客观。再加上中职生的阅历很浅,对很多人或事的评价中不能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这些都会导致自我评价中的片面性。

2.3 个体自我与社会自我不一致的矛盾

社会自我是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角色意识,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权利的意识。个体自我是个体对自己认识与评价的总和。在中职生中,大部分学生低估自己的能力,往往会影响他们选择和充当正确的社会角色,也会影响自己与他人、群体、社会的关系,从而影响了中职生自我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2.4 过强的自卑感

一旦在学习和生活中受到挫折,自卑感会愈发加重,以致整天沉湎于消沉、颓废、苦闷等不良心境中,最终必然在终日哀叹与抱怨中浪费学习的好时光而一事无成。

3 中职生自我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3.1 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

正确的自我观是指主体的观察者的自我积极主动地去认识、考察、评价、调控客体的被观察者的自我,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达到主体的我与客体的我协调统一。

3.2 引导中职生积极悦纳自我

悦纳自己是指自己对本来面目抱认可、肯定的态度。它是发展健康自我价值观的关键和核心。据调查,中职生中自暴自弃、不能悦纳自己的比较普遍,出现这种原因主要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存在强烈的反差。要学会理解自己,面对现实。

3.3 引导中职生有效的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己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操纵,是有明确目标的实际行动与环境作用的相互过程。它是中职生健全自我价值观、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径,中职生有很强的抱负期望,但由于没有足够的自制力和坚强的意志,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因而,中职生要准确地从知识库中寻找有关知识,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计划和程序,这样可以有效地进行自我控制。

3.4 要充分重视社会、学校、家庭因素对自我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学校是中职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我们应充分注意到学校在中职生自我价值观形成中的主阵地地位;父母对中职生的管教、家庭的情绪气氛、榜样、家庭结构等在中职生自我价值观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而且随着中职生社会活动的增多,社会风气、经济文化等都对中职生自我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影响力愈来愈大。因此要充分重视社会、学校、家庭因素在中职生自我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力,帮助他们设想自己的事业和实现自身价值。

猜你喜欢
中职生培养
太极拳文化
中职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对策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