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天人合一”观与现代人天和谐观之比较

2008-03-12 05:39魏世梅
中州学刊 2008年1期
关键词:天人合一儒家

魏世梅

摘 要:儒家的“天人合一”观中具有丰富的环境保护观念,体现了其积极的思想内涵。但是由于它产生于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的封建社会,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的局限性,从而与现代的人天和谐观有着根本的不同:它以内省自思的思维方式过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忽视了其冲突的一面,过于强调自然的伦理道德意义而忽视对自然规律和奥秘的探索。而现代的人天和谐观则从认识和实践的结合出发,立足于实践,既要求科学认识自然,又要求积极探索、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儒家“天人合一”观;现代人天和谐观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1—0164—03

儒家的“天人合一”观中具有丰富的环境保护观念和生态伦理思想,包含着光辉的生态智慧,为我们今天坚持科学发展观,更好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必要的价值支持和理性控制。然而,由于它产生于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的封建社会,带有封建社会小农自然经济的典型特征,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它与我们今天提出的现代的人天和谐观有着根本的不同。比较二者的异同,可以使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避免走老路、少走弯路,在借鉴其有益的思想资源的同时,还要注意克服其不利的一面,以求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一、两种思想观念的基本内涵概述

(一)儒家的“天人合一”观

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发源于周代,经过孔孟到二程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而趋于成熟,表现出完备的思维形式,最终成为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传统。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孔子说:“仁者爱人”①,其关于仁的论述基本上未超出“人”的范围,并没有将“仁爱”的原则推及于“物”的明确论述,但他对自然界的生物特别是动物充满了悲悯之情。《论语·述而》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表现出孔子取物有节及爱护动物的情操。在孔子看来,“天”使万物生,是十分崇高伟大的,人应该效法天,对一切生命,对万物都充满爱心。《论语·阳货》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在此问题上,孟子的态度更为明确。孟子提出了“仁民而爱物”②的命题,将“仁爱”的精神和情感灌注于自然万物,将适用于人类社会的仁爱原则推广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孟子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③可见,孟子把对待人的道德情感扩大到对待万物,或曰将自然万物纳入到“仁”的范围,用仁爱之心将人与万物连成了一个整体。此即孟子“仁民而爱物”的精神实质之所在。

宋明时期的儒者对此作了重要推进,提出了“万物一体”的观念,以确保“爱物”的真正实现。张载亦将人类天然的道德情感贯注于万物,他在《正蒙·乾称》中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著名命题,视人类为同胞,视万物为人类的朋友和同伴,要象对待自己的同胞、朋友一样对待自然万物,充分体现了儒家“仁民而爱物”的博大精神。王阳明说:“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④将人定位为“天地之心”,使人对万物负有了一种不可推卸的道德上的义务和责任。人不但不能凌驾于万物之上,而且还必须担负其维护万物的生养的责任,用自己的爱心行动使万物各得其所,否则便是没有尽到责任。人在为自己确定了“天地之心”的价值定位的同时,不是拥有了主宰万物的权力,而是承担起了自然万物的“主持者”的责任和义务,人作为万物之灵,其特殊性即在于此。

(二)现代的人天和谐观

科学发展观中提出的“五个统筹”其中之一就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诠释了现代的人天和谐观的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包括以人为核心的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和谐发展,更重要的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和谐。这种和谐是一种高层次的和谐,它既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展基础之上的和谐,又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但是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使人与自然的和谐遭到了空前的破坏,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的日益恶化、人口的过度增长、资源的过度掠夺、森林破坏与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等都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关。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和首要任务。必须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关心人,又关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携手,生物与非生物的共进,过去与现在的统一,现在与未来的对话,时间与空间的协调。做到实现人口适度增长、资源永续利用和保持生态环境的统一,让人们获得更为自由、更好地促进自我发展的生存环境和活动空间。

二、儒家“天人合一”观与现代人天和谐观之契合点

儒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与现代人天和谐观具有相通契合之处:

第一,儒家“天人合一”观肯定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儒家始终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大家庭。自然之天产生万物,人和万物只有一个来源,万物和人都是其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彼此相通、相互依赖。儒家反对把人与自然相分割和对立。把天看成本源,人是天的派生物的观点与现代人天和谐观中的唯物论思想是一致的。马克思很早就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阐述。马克思指出,人是社会的主体,又是自然的一部分,即人是生活在自然界当中的社会人,自然界是人的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与自然是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因为人本身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

第二,儒家“天人合一”观中包含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为我们今天坚持科学发展观,更好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必要的价值支持和理性控制。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建立在深厚的伦理道德基础上的,通过给自然之天赋予道德的内涵,向人们灌输一种尊天、敬天的意识和天地一体、博爱万物的大情感,使人类带着真切深厚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去关爱天地万物,并把这种追求作为一种美好的人生理想、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科学发展作为一种理想构想,本身就包含着须要人类的道德、理性来约束的因素。发展当然是要满足人的需要,但是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不得不加以限制。就此而言,科学的发展可以理解为需要发展与限制发展的统一,既要满足当代人需要又要限制当代人需要的统一。将道德的关怀扩展到非人的自然界,这种崇高的境界可以使人们的物质欲望受到一定的理性控制,把人们的物欲导向精神的追求与创造,以“赞天地之化育”的伟大胸怀,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儒家“天人合一”观与现代的人天和谐观之不同

(一)产生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

儒家的“天人合一”观产生并形成于我国古老、落后的农业文明时代,反映了封建社会小农自然经济的典型特征。在我国的整个封建时代,总的来说,生产力水平仍然非常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依然是一种依附关系,人们对自然界感恩戴德,把自己的生活、生产乃至整个生产都归于天的赐予。同时,小农经济又是一种粗放型的简单劳动,因为对自然的控制能力还十分有限,从而对非人力所能主宰的力量产生于一种敬畏之情。人们的生产、生活乃至整个生命在最终意义上决定于外在的必然性。儒家的“天人合一”观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其种种理论缺失和历史局限也根源于此。

现代的人天和谐观则是近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是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近代工业社会,人类的创造力得到了大幅度释放,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人类占用自然资源的能力,人类从自然界得到了巨大的财富。然而,由于大规模无序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急剧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模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复杂。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我们总结历史经验、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之后做出的理性选择。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当代和未来社会,必须对儒家“天人合一”观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科学改造,以合理利用、保护资源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和谐论”为特征,树立现代的人天和谐新理念。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由宿命论走向征服论,再到和谐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20世纪到21世纪内最大的进步,它显示人类的思想认识、道德水准、实践能力与科技水平在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并不断地调整着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使之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二)立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之上

儒家“天人合一”观与现代人天和谐观具有根本不同的立论基础。前者建立在古代朴素唯物论的基础之上,凭经验、直觉来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现代的人天和谐观则立论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的方法论的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认为,整个世界就是由人和自然组成的一个矛盾统一体、一个对立统一的生态平衡系统,只有维持这种平衡,人类才能得以生存繁衍。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同时又必须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因此,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它们在对立中的和谐统一,才能真正使自然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两者立论基础的不同导致了其在内容上的根本不同之特点。

(三)在内容上具有根本不同的特点

第一,儒家的“天人合一”观过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忽视了其冲突的一面,现代的人天和谐观则注重在人与自然的对立中求得它们的和谐共生。儒家的主流思想强调人应该关心、爱护自然,消极地服从、听命于自然,而很少认识到怎样积极地改造自然,使自然界造福于人类。他们把自然和人看作是本质上一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但这个整体原始混沌,是消弭了差异的绝对同一。仅仅看到人与自然和谐的一面,忽视矛盾和冲突,容易抑制对自然对象的改造意识,难以激发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动机和要求,这一点与不断变革、进取的现代的时代精神是不相融的。第二,儒家的“天人合一”观过于强调自然的伦理道德意义而忽视对自然规律和奥秘的探索,现代的人天和谐观既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道德意义,又要求人们必须重视对自然规律和奥秘的积极探索,通过多种可操作的措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自然万物毕竟是不能理解人、顺应人的,要改造自然,使自然物适应人,其先决条件是对自然的规律性和必然性的认识。目前要解决的是过分改造、利用自然所引起的生态危机问题。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毕竟是一个克服工业和科技文明负面效应的大行动,离开现代科技文明是不行的。人类依靠科技的力量改造自然谋求发展,同样也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来解决生态危机。

(四)思维方式和实现方式迥然相异

儒家“天人合一”观以内省自思的思维方式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形而上的脱离了“实然”的“应然”之思;现代的人天和谐观则注重“应然”与“实然”的相结合,认识和实际的相统一,既反观历史、反思自身,更把握现实、放眼实际。儒家认为自然并不是不同于自身的异己对象,天人相合并不需要向外探究“天”的奥秘,而只需走内省自思的路径。这种思维方式导致了其实现方式上认识和实践的脱节,无疑影响了“天人合一”生态价值的实现。现代的人天和谐观提倡立足实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首先要汲取儒家“天人合一”观的积极因素,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善待自然、尊重自然的观念,提高人的环境道德水平。其次要控制人口规模,保持适度的人口增长率。不断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和教育科技文化水平。最后,必须把儒家“天人合一”观与现代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在正确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和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与生态建设,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经济体系。以新的指标体系如绿色GDP来衡量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健全、完善环保法规体系,通过各种政策措施推动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建成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儒家“天人合一”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体现了儒家学者仁厚的心胸和博大的情怀,但它只是给人们提供了精神修养的方法和境界,并未提供认知、改造自然和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所需要的知识和法则。它可以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增强人们对自然万物的关爱之情,这对保护自然环境、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它不能具体地运用于解决目前的生态问题,它与现代提倡的人天和谐新理念还有着根本的区别。要真正解决生态问题,必须立足实践,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运用社会的、经济的、法律的、道德的等多方面的手段进行综合治理。最终的根本途径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幸福、生态良好的良性循环和辩证统一。

注释

①《论语·颜渊》。②《孟子·尽心上》。③《孟子·离娄下》。④《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二》。

责任编辑:涵 含

猜你喜欢
天人合一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民主抑或王道:儒家与现代秩序的追问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