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例析

2008-03-21 03:02朱海彤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 2008年3期
关键词:全诗参考答案手法

朱海彤

高考诗歌鉴赏题大体上可归纳出五种问答模式: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问题形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概括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例1.武夷山中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这句诗借景抒情,描写了山雨过后山野天地的景象(步骤一),突出了天地山野的寂寥(步骤二),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问题形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使用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例2.出关①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步骤一),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步骤二),描写生动,对比鲜明,表现了将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步骤三)。2.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步骤一),“桃花”与“雪”分别指代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步骤二),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型

问题形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例3.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场喜宴上,偶遇流落为歌妓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①寓情于景,含蓄深沉(步骤一),刘诗今昔对照(步骤二),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步骤三)。②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温婉悲凉(步骤一),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步骤二),抒亡国隐痛(步骤三)。③赵曲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步骤一),以议论作结(步骤二),点破兴亡(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问题形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一个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例4.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步骤一)。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步骤二),使景色描写更加富有层次(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一字领全篇型

问题形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或情感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例5.葛溪驿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步骤一)。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步骤二)。

解答这类问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表达的过程要完整。一种感悟、一份情感,它的表达一定有一个过程。我们在表达这种感悟、情感时,一定要把过程讲清楚。

(2)按要求回答,重点明确。题目要求你回答什么,你就回答什么。要求你分析意境、环境描写、语言特点、修辞运用等等,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表达才能有的放矢,重点明确。

(3)表达流畅。一是指文句通畅,二是指先后有序,三是用语准确、表达到位。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全诗参考答案手法
拟人手法真多情
画与理
七步洗手法
劝学
2017年6月七、八年级参考答案
2017年6月九年级参考答案
柳树
本期主题:梅花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