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服装画技法教学中对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借鉴

2008-10-11 09:01赵玉红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8年13期
关键词:绘画风格

【摘要】文章由时装画与传统人物画的关系讨论了服装画技法教学中对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借鉴。

【关键词】时装画;传统人物画;绘画风格

时装画是以表现服装为主的“绘画”,它同時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可以自由的出入时装和绘画两个不同的领域。时装画的人物造型要求,与一些传统绘画专业的人物造型要求不同,时装画中的主体是时装,而不是人物,所以对人物的处理有时采用写实处理,有时则需要夸张处理,或详细刻画、或简略写之,总之都是要为其主体“服装”所服务。人物画是中国画的三大主要画科之一,是以描绘和塑造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艺术,强调“以形写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以描绘侧重不同,可分为:肖像画、故事画、风俗画。在服装绘画中常有对传统人物画风格技法的借鉴,以其简洁的手法概括地描绘时装人物的动态和神韵,用十分简练的笔触,抓住最生动的一面,在虚与实、藏与露、具体与省略的技巧中应用。如时装画的基础技法中匀线的表现、应用表现技法中、淡彩重彩的表现等,都与传统人物画法有相同和相通之处。

一、时装画与传统人物画的关系

服装绘画是一种“画”,但它主要的着眼点是服装。这种画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将千变万化的人体动态概括为适宜于体现服装美的几种理想的姿态。甚至考虑到某种款式的服装须用某种姿势来表现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狭义的服装画甚至画有特定的人物常用姿势。服装画为了突出表现服装的美感,因而所画的人物往往采用夸张手法。多数服装画均将腿部夸张加长,目的是创造理想的体型来表现理想的服装,服装画的衣纹表现强调简练而避免繁琐的写实。服装画一般应准确、完美地表达出服装设计的构思与效果,应该能够根据服装画就能准确地画出服装裁剪图。最后,服装画上所表现的发型、鞋、帽以及其他服饰配件均应完美地与服装成为一个整体。服装画的功能,首先在于把设计师的构想较为具体、形象地表现于画面,作为服装工艺师裁剪、缝制的依据;其次,时新款式的推广,服装商业销售的广告与时装表演的海报以及时装画报,杂志的插图,也依靠着服装画来做介绍。

服装画可分为两大主流:一是从实用方面而言的直接为服装生产服务的时装画,这在当前是主要的、最常见的,这种画,主要用于服装款式设计到裁剪、缝制,也是服装在制作完成后穿着效果的预想图,即在未来穿着时的实际效果,因此,在开始设计、构思及在动笔作服装画之前,应对服装款式的潮流、面料、配色、裁制工艺、尺寸等作周密的了解和考虑。这种服装设计效果图的意义甚至超过雕塑家与画家的正式创作艺术品前的构图稿;另一种是从欣赏方面而言的服装画,它重视感性的艺术感染力,把服装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与一般绘画尤其是传统人物画中的风俗画的区别,在于它着重表现了服装的形象美,着重于服装在人体上穿着后的效果,并且,使人物的动态、手足及发型、首饰以及其它的服饰配件与整体服装相谐调。时装效果图的类型与风格是纵横交错觉的概念,一种类型会出现多种风格,侧重点不同风格就不会相同,比如有的细腻些,有的粗放些,还有的十分夸张等。

服饰所表现出来的绘画风格,在相当程度上依赖各种服装面料而形成不同质感的衣纹。有丝绸王国美誉的中国古代服饰,丝绸面料的运用十分广泛,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服饰风格与着衣心理,同时也影响了中国传统绘画风格。中国画家笔下人物形象飘逸而含蓄的美与中国服饰风格如出一辙,相辅相成。中国丝绸面料又垂又软,在无风时衣服自然下垂,有风时则飘舞舒展。中国传统人物画的“曹衣出水”强调衣纹的垂直、纤细、流畅的静态美感; 服装的飘逸感是丝绸面料在人物产生动作,空气的流通而产生的动态美,唐代画家吴道子,擅画道释人物,他以道释内容为主的壁画“宽袖大袍飘动,裙衣帛带飞扬”、“满壁飞动”形成了“吴带当风”的风格。“曹衣出水”表现出服装的悬垂感,而“吴带当风”出服装的飘逸感。而这两种表现形式也广泛被现代服装设计初级阶段——服装绘画所借鉴。悬垂的垂线感与飘逸的水平走向这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服饰含蓄和飘逸的艺术风格。

在古代传统人物画中,画家的画风会受到服饰的影响,反之,画家的人物服饰造型在某种程度上也引导了服饰的样式发展。如南朝肖像画家谢赫在描绘人物服饰时往往不满足已有样式,经常在画作中对原有人物服饰进行改动,以致于他画中随时变动的服饰样式、发饰与面饰等成了人们追逐的“时装”。总之,纵观我国服装的发展历史,自古以来服饰就与人物绘画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时装画教学对中国传统人物画风格技法的借鉴

中国古代人物画一直遵循“以形写神”的表现原则,不拘泥人物外表的如实描绘,但对人物的理解和内心世界的把握却能完美地展示出来。许多人物画不画背景和不必要的道具,只着笔于人物的姿态与神情的细腻描绘,给观众以无穷的想象空间。中国画按线、水墨的应用不同可分为写意、线描和工笔几类。按描绘对象不同可分花鸟、山水和人物画法。仅就绘画艺术而论,人物画在其初期的确占据了绝对统治的地位。在人物画中,根据描绘题材可分为宗教画、历史画、风俗画、仕女画等。根据技法不同可分为工笔人物画、白描人物画、写意人物画。

线是我们传统绘画造型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时装画的造型基础。作为时装画的用线可以说它是源于国画艺术中白描法的画法,且又不同于国画的用线。在时装画教学中,线的画法要求整体、简洁,高度概括、提炼。例如,时装画中“匀线”的特征是线条提拔刚劲、清晰流畅,近似于国画中的铁线描法;而粗细线的特征是运笔粗细兼备,刚柔结合,生动多变。总之,我们可以在时装画教学和艺术实践中大量借鉴国画的用线,以丰富时装画的表现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不可一味追求线条的味道和风格,无论采用哪一种用线,均应以体现服装的面料特征和造型特征为目的。此外,在时装画教学过程中,其用线在时装画技法中是基础之基础,因为时装画的任何一种表现技法中均离不开线。

工笔重彩画法是一种造型工整细致,色彩浓艳而略带装饰性的传统人物画法, 画工笔重彩法适宜使用熟纸或绢。在时装画的应用表现技法中,重彩表现法就是吸收和借鉴了国画中重彩人物的表现技法,通过色彩的晕染、推移等技法来表现一些高档、华丽、轻柔的面料质感。画面效果往往呈现一种东方艺术的韵味,尤其适合表现一些结构变化丰富的或丝质高档衣裙的艺术效果。

民俗画分为年画、剪纸、皮影、图案等,它是广大人民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的纯朴感受,为丰富服装绘画的技法,提供了扎实的生活依据。服装绘画中的民俗服饰画,它是记录民间生活习俗的服饰效果图,手法细腻写实,风格华丽 ,是图解性与欣赏性相结合,如中国的仕女图;还有许多书籍中的插画也是为了说明各历史时期的服饰,如《世界民族服饰》、《中国历史服饰》中的插图等,从事此类服饰效果图的创作者以功底深厚的画家居多,如中国早期的时装画家叶浅予先生;服装绘画中的卡通风格也是受其影响诙谐幽默,有漫画趣味,有的造型十分夸张;民间画的装饰性,平面化及对图形、色彩的高度概括、提炼和加工,线条流畅,有秩序,有目的地加以修饰,按照美的法则进行夸张变形,有雅俗共赏的特点,这种风格的效果图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常用于装饰环境、出版物封面以及时装广告等,装饰风格的效果图不仅可以对时装的主题进行强调,渲染,还能对服装设计作品进行必要的美化,通常,设计师所表现的时装效果图,多少带有一定的装饰韵味。

三、结语

传统人物画是中国画的三大主要画科之一,是以描绘和塑造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艺术。经历了自身发展的辉煌岁月,它不仅为我国历代各族人民所珍爱,同时也对包括现代服装设计在内的多种学科及专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为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提供了大量可借的鉴元素。在大学阶段开设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可以让学生在这一阶段深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如对中国传统绘画人物画部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验现代服装设计的基础技法对传统人物画基本技法的借鉴;另一方面中国历代服饰史上的大量图片都是以人物画的形式所保留下来的,而大学阶段开设服装史这门课程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要学生通过学习,将传统服饰的元素运用与现代服装设计之中,只有这样,中国的服装设计在未来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甄祯.服装设计表现技法[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

[2]徐书城.中国绘画艺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3]王伯敏.中国绘画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4]王伯敏.中国民间美术[M].福建:福建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

[5]华梅.服饰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黄能馥,陈涓涓.中国历代服饰艺术[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7]邱光正.服装效果图表现技法[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

[8]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9]郭绍明.时尚服装[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1.

[10]李当歧.服装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1]刘元风.服装设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赵玉红(1980- ),女,山东服装职业学院艺术系教师。

猜你喜欢
绘画风格
感知陈淑霞绘画意境之美
从《黄庭经图》看梁楷画风的转变
莫兰迪绘画风格形成原因分析
浅析梁楷的绘画风格及成因
潘玉良油画的艺术特点
晚清艺术市场中的任伯年
论龚贤山水画独特气韵的成因
派中有派的清代扬州画派风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