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008-11-21 05:44何建桥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9期
关键词:论语问题意识

【摘要】选修课《〈论语〉选读》的教学,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教学思考:教师串讲的古文传统教法还有多少市场,如何面对语言文字和文化内涵二者不可偏废的教学定位,怎样在教学中达成积累知识、传承文化的教学目标,等等。应该从整体意识和问题意识两个方面对《〈论语〉选读》的教学进行反思。

【关键词】《论语》 整体意识 全局性 问题意识 论辩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孔子的学问与道德高不可攀,《论语》的内容和思想博大精深。面对《〈论语〉选读》这部儒家经典,一路教下来,颇有些“摸着石头过河”的味道,感慨之余,不禁思考,经过一轮教学,颇有些切身感悟,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要确立整体意识

1.较全面地理解《论语》,认识孔子及其学说,对《论语》及孔子有整体的认知

《论语》以记言为主,成于众手,它的内容被分散地一条一条记述下来,章与章之间、篇与篇之间并无严密联系。就绝大多数一线教师而言,尤其是“80后”的年轻教师,对《论语》的认识是比较陌生的、支离的,印象较深的也仅止于《论语》中的格言、警句、成语。因此,较为系统全面地去理解《论语》的思想精华,较全面地历史地认识孔子及其学说,显得十分必要。通读《论语》自不待言,直面原作,以自己的人生体验去阅读、去感悟,走进《论语》,走近孔夫子。阅读相关的资料也很有必要,杨伯峻的《论语译注》研究深入,李泽厚的《论语今读》中西结合,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深入浅出,相信读读这些书,做些摘记,于教学一定大有裨益。除《论语》外,有关孔子的生平事迹和思想学说的记述评论,还散见于其他经书中,如《史记》中的《孔子世家》等,这些材料对于孔子思想都有补充阐发等作用。“半桶水”不足以刺激学生学习《论语》的积极性,教师在教之前对《论语》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有了这样的“底子”,用你的博大精深感召学生,在教学中方可高瞻远瞩,游刃有余。

2.对全册教读课文要统筹安排,《〈论语〉选读》的整个教学过程要有前瞻性、全局性,强化整体意识

《论语》语言简略,材料零散,缺乏系统。如果课堂教学“剥萝卜吃”,备一篇教一篇,或者满足于字句、习惯于讲解,那么,《论语》自身的思想脉络将被切断,教学也将变得支离破碎。其实,《〈论语选读〉模块教学指导意见》中建议的六种教学课型够教师忙活的了。教师可以依据十课教读课文的各自特点,对每课的课型有一个合适的定位。对于哲理性强、学生理解困难的课文(如第1、2、14课),可以选择以教师为主导的串讲型、讲座型。对于学生容易理解、阐述性的课文(如第4、5、6课),浅近易懂、贴近实际的课文(如8、11、12、13课),可以选择以学生为主体的评点交流、课题报告型。在缺乏选修课教学经验的情况下,预先定位、未雨绸缪,总比临阵磨刀、手忙脚乱来得好。

3.每篇课文的具体教学,也要整体切入,纲举目张,抓住主线,突出重点

如以第一课《为政以德》为例,教学本课要尽量避免逐条讲述、断章摘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可以以教学《季氏将伐颛臾》为主,穿起其他几段的教学。

中国文化政治道德的必备条件,要济困扶危,抑强助弱。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道德,是不喜欢侵略人,而且更不主张别人去侵略人,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孔子认为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要修文德、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一个君子的要求,他才能够为国家做事,也才能做成事。

把握住了本篇“为政以德”的关键所在,其余各段在教学中便可顺水推舟、迎刃而解。可以明白孔子为何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统治者身正、有感召力,则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如果这样,小人必然会被感化,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早上之风,必偃”。这样孔子自然就反对武力征服,所以于统治者而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统治者自身做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当然对百姓的教育是必需的:“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教什么?教之以礼、信、孝、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所追求的是道德至上的理想社会。

二、要重视问题意识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坐而论道,对《论语》的讲解深入浅出,论述也较为精辟。教师的课堂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呢?当然,课堂不能等同于讲坛。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没有学生自然的融入与认知,哪怕教师讲得最精彩,也是遗憾的,因为课堂的宗旨并不仅仅在于学生对孔子、《论语》、儒文化的知识积累,更重要的要把落点放在学生对《〈论语〉选读》这一选修课的趣味与重视上,突出把握主题内涵,阐发经典在现代社会的意义的教学重点。

实际上,在《论语》中,孔子就向我们展示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方法,于我们的教学很有启示。学生可以“当仁,不让于师”,老师也可以由衷地赞叹“起予者商也”。师生坐而平等论道,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下,学生各抒己见。问题是打开思维、唤起想象的钥匙,如果教师串讲的古文传统教法占据整个课堂教学,那么无疑会抹杀学生的心智与潜能。现代教学主张把问题尽量留给学生,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问题还要由学生自己来解决,最好的方式是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不追求答案的统一。

看看一个比较典型的实例:“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说的是:马房烧了,孔子退朝回家,问道:“伤了人吗?”没有问马。有人说,儒家学说是“人学”,孔子看重人生命的价值,这是佐证,是中国自古以来人道主义思想的发端。对这一段话,有人提出另一种读法:“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否),问马。”究竟是“盖仓卒之间,以人为急,偶未遑问马耳”,还是问伤人后,如没有,再问马。两相比较,哪种更符合孔子的一贯思想,符合儒家思想的一贯精神呢?如果能在教学中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必定能让学生明确“仁爱”的基本内涵和孔子的思想境界。

在众多教学方式中,采用论辩的形式学生很容易投入进去。论辩艺术在课堂上的运用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在《〈论语〉选读》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涉及到“仕”与“隐”的探讨,学完整课内容,对“舍之则藏”的隐士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孔子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也有了辩证的看待,如果再适时地推出关于“仕”、“隐”两者的讨论,定会形成一种激烈的讨论场面。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以后,可以革除学生仅仅停留在原文的理解和对孔子思想的静止讨论上的弊端,从而转向对孔子思想结合现代化事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学生自己的思想品德素质的讨论,最终变为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和完美人格的追求。

《〈论语〉选读》中可以用来论辩的内容有很多,《克己复礼》中孔子的“礼治”主张、《仁者爱人》中孔子的人生价值观、《周而不比》中孔子的人际交往观、《高山仰止》中孔子的师生关系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课堂上鲜活的讨论主题。进行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

★作者简介:何建桥,浙江余姚第二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论语问题意识
恰当处理“教”“学”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
点点读《论语》
点点读《论语》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