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能力

2009-01-05 02:26骆海辉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口头领悟语句

骆海辉

摘要:传统的阅读教学,多局限于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中心思想、写作特色,只重视理解和识记能力的培养。其实,阅读教学仅重视识记和理解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就要重视下面几种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阅读;学生;能力

传统的阅读教学,多局限于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中心思想、写作特色。只重视理解和识记能力的培养。其实,阅读教学仅重视识记和理解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就要重视下面几种能力的培养:

一、信息摄取筛选的能力

(一)学会寻找关键词语。很多学生阅读文章,往往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去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其实,学会寻找关键语句,是一种摄取筛选信息的能力。例如:在学习鲁迅的《故乡》时。教师提问:少年闰土天真活泼、纯朴好学,但到了中年之后,却变得迟钝麻木、有等级观念。是什么原因造成呢?有的学生答:长期艰苦劳动造成的。有的学生说:孩子过多造成的。有的学生说:人越老就会越迟钝。答案多种多样,但答得都不全面。教师提示说:你们能否从课文中找出一些关键词语呢?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们很快把答案找了出来。造成闰土性格发生巨大变化原因的关键词语是:多子、饥荒、兵、匪、官、绅,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

(二)学会寻找中心语句。中心语句往往是提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有的起点题作用,有的起总结作用。学会寻找中心语句,也是一种摄取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例如学习茅盾的《白杨礼赞》。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文章有哪些中心句能提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学习杨朔的《荔枝蜜》,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文章中哪些中心句能提示文章主题?学生们带着这个问题。很快从文章中筛选出有关的语句信息。学会寻找关键词语和中心句。有利于增强学生摄取筛选信息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二、语言运用表达的能力

(一)利用片段作文训练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片段作文与完整作文有所不同,它只是阅读教学的能力训练,不需要完整的情节。也不需要完整的结构,并且在时间方面可以由学生自由掌握。形式上可以写成点评,或者是读后感、随笔,也可以是仿写等等。例如学习了《白杨礼赞》一文,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某种植物,用象征手法写一篇短文。学习了《伤仲永》一文,以仲永的遭遇写一篇读后感。训练的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二)利用口头作文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口头作文训练。也是阅读教学的能力训练,是一项复杂的语言活动,是各种能力的综合表现。它要求说话者在特定的时间、环境中,在迅速把握语言信息基础上即时对语言内容进行加工、整理,然后再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加强口头作文训练,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进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口头作文训练,要求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口头作文的训练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初始阶段。要求学生能简单叙述一件事就可以了,例如让学生自我叙述发生在身边的一些小事。情节简单,内容少都无所谓,只要能说出一点就可以了。这样,一方面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当到达一定阶段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把“话题”延伸到各方面,例如“你如何看待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学生进入网吧会影响学业吗?”……口头作文训练多了,学生思维会更敏捷,写起作文来会更容易,胆量也会得到锻炼。

三、阅读鉴赏领悟的能力

(一)在阅读评价中提高鉴赏、领悟能力。一篇文章。是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或是思想内容,或是写作技巧,或是语言运用,或是艺术价值。但是,一篇文章也有不足的地方。评价一篇作品,学生并不容易做到,这就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例如。为了让学生对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有更深的了解,我把《范进中举》和《孔乙己》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学习。训练学生的鉴赏、领悟能力。于是,我提出这样的问题:范进与孔乙己都是读书人,他们遭遇一样吗?从范进和孔乙己的身上,可以看出他们有什么相同的性格特征?这两篇小说都揭露了科举制度的什么弊端?你如何评价这种科举制度?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分析评价这种科举制度的实质,同时对文章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有更高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鉴赏、领悟能力。

(二)在阅读修改中提高鉴赏、领悟能力。有位法国作家说:“修改是天才的标志。”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文章修改属于一种创造性劳动。它有助于提高鉴赏、领悟能力。教学中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学会修改文章,让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逐步提高鉴赏、领悟能力。传统的教学。都是学生写文章,教师修改。我认为,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修改文章,效果会更好。因为学生通过修改自己或别人的文章,能从中吸取教训,获得经验,领悟出文章的道理来,从而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在阅读修改中,教师可以给出具体的要求和标准,如:立意是否正确,中心是否明确;材料是否围绕中心,做到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结构是否完整,过渡是否自然,详略是否得当;语言是否得体、流畅,是否有病句、错别字;标点符号是否有误等等。学生练得多了,自然就会提高鉴赏、领悟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加强专项训练等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联想能力。

猜你喜欢
口头领悟语句
了解“SSA” 领悟全等形
多么痛的领悟
重点:语句衔接
口头传统所叙述的土尔扈特迁徙史
口头传统新传承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新一代江格尔奇为例
口头表达一点通
吃“螃蟹”之后的领悟
如何搞定语句衔接题
文言文要诵读也要领悟
作文语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