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全体学生作文水平浅议

2009-01-05 02:26王艳侠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分层作文水平

王艳侠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初中生厌写作文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学生们写出的作文,不要说老师看了摇头,就连学生自己也懒得多看一眼。究其原因:主要是作文教学仍然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老师只是教书匠而不是教育家;学生只是听命于师傅的徒弟而不是生动活泼、有个性发展的受教育者。在这之中,“师傅”只管讲,“徒弟”只管听,正如叶圣陶所说的:“认为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成了,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我交给你了,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师傅”把文章分解成一个个部件,一招一式地教给“徒弟”,“徒弟”再依葫芦画瓢。把一个一个的部件组装起来。这样的教学,根本就没有情趣。没有生机,不重视思维的培养,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肯定缓慢。针对这些问题,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我认为在写作教学中,对学生应采取分层教学,使学生“大的大成。小的小成。”如此,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能够使班级整体作文水平明显提高。

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步和发展。如果我们都是按同一尺度、同一要求对有差异的学生进行统一的作文教学,就有可能使一部分学生因作文过于轻松而抑制了其个性发展。而另一部分学生则难以甚至不能完成所布置的作文。采用分层教学就是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作文教学,促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所谓“以人为本”。即是钱梦龙先生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是教学艺术化和科学化的前提。毋庸置疑,当前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考试制度的不完善,使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师主导一切”的教学形式,凭着“经验”和对考试的“深刻认识”,教师主导着学生的一切,包括学习观念、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

分层作文教学包括学生、目标、训练、评价的分层。

一、学生的分层

学生的知识基础是有差异的。教师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基础知识的差异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情况可将全班学生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具体到哪个学生属于哪个层次,教师不仅要心中有数,而且要作详细记录,但不宜向学生公开,以免挫伤某些学生的自尊心,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

二、目标的分层

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与高、中、低学生相适应的分层教学目标。要使高层学生达到“一类”作文水平;中层学生由“二类”向“一类”作文水平递进:低层学生由“三类”向“二类”作文水平递进。使每个程度的学生都各有所得。

三、训练的分层

写作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它不仅包括对写作知识的把握。写作技巧的运用。还包括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对事物的观察能力等。平时训练,如练习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等都要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四、评价的分层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实施分层教学,一般以纵向对比的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尽量发掘文章的成功之处,即使那些学生本次的作文水平只提高了一点点,也应该肯定他们比上次有进步,使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如何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呢?

一、高层次学生的作文指导

应注意学生多向思维的训练。达,芬奇的老师说:“即使一个鸡蛋。只要换一个角度去看它,形状就立即不同了。”培养学生多向思维,旨在鼓励他们展开想象和联想,拓展思路,提高作文水平。例如:要求同学们写一种植物,如柳树,既可以写成散文《柳树的风格》;也可写成说明文《柳树的自述》;还可以写成议论文《由柳树所想到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写作多种文体的能力。高层学生多数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特的思维。我们应当爱护这种意识,注重培养挖掘和发挥他们这种意识,鼓励他们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大胆创新,发挥个性特长。比如有一次我让学生在母亲节给自己的母亲写一封信,一个学生写了他的后母如何关心、爱抚、教育他。我以此为契机,鼓励学生开拓新思路,从平凡的生活中选中精彩的题材。

二、中层次学生的写作指导

对于中等学生重点应培养提高他们的向上精神、思维方式和写作技巧,也就是说让他们在现有水平上再提高。应着重抓思路要新、立意要高、构思要精、叙论水平要有所突破。中等水平的学生一般满足现状者居多。因而在指导他们作文时。首先要让他们立足高定点、提出新目标、拓宽新思路,在文风和艺术水平上都应有一个新的飞跃。比如:写《遭遇XX》。中等学生最容易选家庭不幸、车祸、丧事等进行叙述。我在指导这类学生选材时,让他们从眼前的、社会的、世界上的事例着眼,如:失败、落榜、冷遇等来开拓他们的思路。打破他们以往通俗的、千篇一律的选材模式,在选材上有一个新的突破。

对中等层次学生语言上的指导。我采用对比法、激励法,让他们自己感知哪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最恰当、最鲜活、最具有艺术感染力。这样。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就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三、低层次学生的写作指导

在对低层次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时。教师应适当增设台阶,减少坡度,为学生提供材料,供学生借鉴。如:写《我最敬佩的一位老师》,这是一篇记叙文,在学生作文之前,教师可提供写作材料。写人需写事,但要写好这篇文章,可以借鉴魏巍写的《我的老师》一课。围绕一个感情线索“爱”来写,采取详略得当的写法,内容上可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写到假期;也可以借鉴《藤野先生》一课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写教师的外貌及讲课艺术。侧面写同学们对老师的评价等等。至于具体到哪位老师,涉及哪门课,哪些事,都留给学生去思考。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不会千篇一律,更不会不着边际。

通过实践,我对学生实施分层作文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杨永春同学在中学生“学法”征文活动中的作品《怎样学好英语》一文获市三等奖,我所带班级在学校组织的多次作文竟赛活动中均获一、二等奖,同学们的整体作文水平显著提高,同时,也有同学在写作结构上有所创新,写出了如数学求解式的独特结构。

总之。分层作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它有利于调动每一个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最基本、最有利的条件,这还有待于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去实施。

猜你喜欢
分层作文水平
张水平作品
作家葛水平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雨林的分层
做到三到位 提升新水平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