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感化后进生

2009-01-05 02:26刚国英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优秀生优点关心

刚国英

经过几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大家逐渐认识到。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不应该是择优教育,而应该是大众教育,应该是一种关注全体的教育。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我的感受是关注全体,更重要的是关注后进生。从理论上讲教育好一个后进生。与培养出一个优秀生同样重要。但从当前的实际看,教育好一个后进生,要比培养出一个优秀生更重要。所谓后进生,是指那些在学习上成绩暂时落后,在行为上行动懒散。在纪律上自制较差的学生。作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当前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主题,也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更是事关教育成败的关键,关乎百年的大计。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笔者做了以下探索:

一、爱在心里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热爱学生,如果一位教师讨厌他的学生。那么一切教育便无从谈起了。即便是存在教育,也不会有任何效果。

总结多年的班级管理经验所得“一切后进生,皆是受害者”,无一例外,所有的后进生尽管形成原因不一,但都是缺少爱。不是来自学校方面的,就是来自家庭内部的,再有就是来自社会环境的。久而久之,他们逐渐对周围的一切产生悲观失望,甚至是厌恶和报复的心理。如果再得不到信任。便会产生恶性循环,造成对其教育无效果。长大后还可能危害社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本着“师者父母心”的思想。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后进生,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满腔热情地和他们交心,从心底里不歧视他们。要让对后进生的爱扎根在你的心里,这不是做给谁看的,而是要发自教师内心的真爱,只有这样的真爱才能打动后进生的心,只有有了这样的真爱,你才能真正用心关注他们,你才能“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才能真正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去关心、去爱护,对他们的转化工作才有实施的基础。

二、爱在脸上

如果说前面说的爱是做给教师本人的话。那么,爱还要做给后进生看。就是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要时时刻刻对那些后进生保持一种能让他们看得见的热情,不时的给他们一个微笑,或是一个赞赏的手势。因为他们已经对周围的一切都冷淡了,他们认为没人关心他们,没人欣赏他们,用句俗话说叫“破罐子破摔”了。尤其是初中生。正是自我意识强、逆反心理突出的年龄。如果教师一味地批评、疏远他们,就会把他们推向不可挽回的境地。在这种状况下,教师要“反其道而行之”,你就很注意他们,很关心他们的感受,把对他们的爱写在自己脸上,这样就能拉近与他们的心理距离,让他们知道你这个老师没有忘记他们、没有歧视他们,让他们觉得你这个老师是个可以信任的朋友,他们的抵触心理、逆反心理就不会那么强,这样,对他们的转化教育才有见效的可能。

三、爱在眼里

多年的工作实践证明。不能把后进生看做是不变的,更不能认为他们一无是处。否则,前面所说的爱就不能持久。对待后进生我们应该多看到他们的优点、长处,少看他们的缺点。这是因为在他们身上不缺少缺点。而是缺少优点,更是缺少发现优点的眼睛。因此更应该把他们的仅有的优点放大、再放大。比如有的学生纪律差。但可能爱劳动;有的学生成绩差,可能体育特别好。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就一定能找到他们的优点、长处,这样做对教师自己也是一种安慰、一种鼓励。才可以使自己对后进生的爱更加持久。

教师要善于观察分析学生。找准后进生的“病根儿”,进而才能对症下药,找到适合个人的转化方法。对于不同的学生,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人、事具体对待。所以教师的眼要准。

四、爱在嘴上

从事了多年的中学班主任工作,我深深知道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对于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除了上面谈到的教师个人的感情因素外。班级环境对后进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那么如何创设一个有利于后进生转化的班级环境呢?那就要在以上三条的基础上做到“爱在嘴上”。教师不光要让自己认为后进生是可以转化的,更要让全班学生都知道后进生不是差人一等,不仅如此,还要让全班知道后进生对于班级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师要经常在公开场合如班会上、课堂上,刻意表扬后进生,表扬他们的独到之处。让其他学生知道某某同学某一方面也是很优秀的,让后进生感受到他在班级里也是很有价值的,也有值得骄傲的一面。这样就会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由“要我改”变成“我要改”,从而主动配合教师的转化教育工作,最终取得最佳转化效果。

当然,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复杂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以一颗爱心去温暖、滋润、感化、激励那些后进生,就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猜你喜欢
优秀生优点关心
《如此优点》
我的优点是什么(上)
我的优点是什么(下)
开心与关心
高中英语学习优秀生特质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中怎样发挥优秀生的作用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