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差生心态转化 促素质教育提高

2009-01-05 02:26胡明媚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差生素质教育

胡明媚

摘要:差生的出现是历史的产物。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应试教育一直占统治地位,注意尖子生的培养,忽视了差生的转化工作,以致学生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如何正确对待差生,将他们培养成为人才,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差生;转化心态;素质教育

科技、教育文化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使所有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地、健康地发展,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差生的出现是历史的产物。由于几千年科举制度的影响,特别是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应试教育一直占统治地位,从领导到教师一直注意尖子生的培养,而忽视了差生的转化工作,以致学生两极分化日益严重。这种状况如不改变,将极大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和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因此如何正确对待差生,并将他们培养成为人才。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正如柳斌指出的:“转化差生比培养几个优秀生难度更大。对教师的思想觉悟、品德、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而差生的教育有利于基础教育搞好。对基础教育的成败举足轻重。”一个人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上,谁优谁差,每个人的智商有多大差异?关键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耐心细致的工作,事物都在发展变化,只要教师像关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去关爱每一位差生。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把汗水和心血浇到弱苗、早苗的根部。这些差生成为人才就有希望。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差生之所以差根本问题在于思想。学生头脑产生了不良心态,势必产生厌学情绪。治病要治本,只有抓住后进生不良心态并及时矫正。许多问题便会迎刃而解,现将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转化差生的一些做法介绍于后。愿与教育界同仁共商。

一、平等对待。消除对立情绪

后进生由于长期得不到尊重和信任。便会对教师、同学产生对立情绪。对教师的教育、同学们的帮助置之不理,在“我”与“他”、“我”与教师之间筑起一堵高墙。其识记能力也必定会受到消极影响。

马卡连柯指出:“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要转化差生这种不良心态,教师首先应调整不良心态。做到对全班学生一视同仁,用亲近和信任来沟通师生感情,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我曾发现一个经常欺负小同学的后进生,在劳动中表现积极,抓住这个优点后,在全班进行表扬,使他从集体的温暖中受到教育,消除对立情绪。结果发现他不但改正了不良行为。而且学习成绩也在逐渐提高。

二、多给予鼓励,消除自卑心理

有的后进生智力落后,而有的并非智力落后,是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还有的从来没有体验过学习成功的愉快,智能得不到表现,因而导致学习成绩低劣。久而久之,便产生自卑心理。

要转化和消除这种不良心态,教师必须善于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设法使他们产生成功的体验和必胜的勇气。并及时给予鼓励,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我在一次劳技课中发现,后进生的创造想象能力更优于再造想象能力。他们在创造活动(科技制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想象能力,能与一般学生甚至优生抗衡。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我及时请同学们评价。当得到了同学们的赞许后。这位后进生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也不比别人差,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别人还强。有了成功体验后,便对自己产生了信心和勇气,自卑心理自然消除了。可见。对于后进生来说。他们自尊、自信的火苗,一经点燃就会变成促使他们积极向上的熊熊之火。

三、以心换心。消除疑惧心理

实践中发现。冷漠的感情只能使感情更加冷漠;积极的情感必须用温暖来换取。要转化和消除这种不良心态,教师必须真诚地热爱学生,体贴学生,以心换心,与后进生多一点交流。我在处理一位连课文也读不准的后进生是这样做的:首先,尽量和他缩短距离,接近感情。然后,让他提前熟悉一篇课文,并热心为他正音。讲课时,让他来读,他那流利的朗读赢得了全班同学的交口称赞。这件事使他深受感动,既消除了疑惧心理,又产生了一种内在动力,之后他的语文阅读能力大有长进。

四、变换方式。消除矛盾心理

后进生的内心是比较复杂的,他们外表显得对集体漠不关心。对自己的错误满不在乎,而内心却常与外在表现有相反的想法。对于后进生的这种矛盾心理应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使他们成为班级的小主人。例如。一位后进生经常受到同学们的冷言冷语。我通过仔细观察和了解。发现他善于摆弄一些小制作、小玩具,于是,便任命他为班上的科技制作小组长,使他感到“我也有进步之处”。他愉快地接受了任务。且表现得相当积极。在此情况下,教师给予正确引导。学习成绩自然有了进步,这样,既发展了个性。又消除了矛盾心理。

据了解,目前仍有一些学校和教师不顾及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认为升学有望的“尖子生”才能成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还相当严重。学生没有“欢乐的童年”。教师没有“喘气”的时间,导致后进生跟一般学生在各个方面拉开了距离。

十几年来。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对于后进生的心态转化必须做到:(1)设法减轻后进生的思想负担,比如不施加分数带来的外界压力。不排队,不喊“差生”。(2)对后进生逐步树立信心。估计他们会的就当堂提问,估计不会的就暂时不问。(3)利用一切机会引导他们观察事物。只有有了认识事物的兴趣,才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4)对后进生不能性急,要求不要过高。要有耐心,做到步步为营。(5)注意研究后进生的“思路”。在什么环节上“接通”。不在于“多”,而在于“准”。(6)鼓励后进生参加喜欢的课外小组活动和集体活动,为个性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其内容概括起来就是:要教学生会做人、会求智、会生存、会创造、会健体。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来说,只有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根本目标。并着意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充分开发学生发展潜能的素质教育,才能当此重任。只有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学生仔细观察、详细了解、对症下药、善始善终。如同植树养花,不仅浇水、施肥,还要松土、修枝、消除病虫害,才会根正、苗壮。只有抓好差生心态转化,素质教育才会全面提高,“科技兴国”战略目标和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才会得以落实。

猜你喜欢
差生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差生“腾飞”之谜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差生进行培养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