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黄荆棍”矫正问题学生的非常态心理

2009-01-05 02:26王家才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有节好人矛盾

王家才

问题学生,永远是班主任的心病。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心理常呈“变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强调知行合一,知行并进。可是,问题学生身上却存在知行分离现象。具体表现:1知道纪律重要却不守纪。2明白许多道理却不讲道理。3感受到了真情却不动真情。古人云:知之深。爱之切,行之坚。问题学生的“知”,不能变成“行”或“知之甚深,而行之不坚”,明是非,知荣辱,识善恶,辨美丑,却悖道而行,其中原因恐怕在于中间环节——“爱”。也就是说,问题学生心中没有强烈的道德情感——爱。

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的心理麻木冷漠呢?1溺爱。许多家长对孩子迁就放纵多,严格要求少。致使孩子道德观念装得再多,也只是知识方面的事,不是行为方面的事。2执教不严。对问题学生的不良行为,不少老师偏重讲道德概念。讲行为规范,却忽视了对其行为的密切观察,严格督促,更缺少严厉的批评。必要的惩处等有效手段。3身教欠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些学生家长就存在严重的人品问题。或是在问题学生的生活圈中,多是品质低劣者,学生在这样的“大染缸”里,很难不被染得“乌黑”。

该如何矫正这些畸形的心灵呢?我国悠久的教育历史上,积淀了不少有价值的经验。民间流行的“黄荆棍下出好人”就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要知道,问题学生不是没有向善性,只是他们常处在以下矛盾心态中:1理智认为不对。却拗不过感情的驱动力,陷入理智与感情的矛盾中。2想甩掉后进生帽子,得到别人的尊重。却由于一时达不到而破罐子破摔。陷入自尊与自卑的矛盾中。3产生了前进的动力,长期的松散、懒惰又使他缺乏毅力,陷入上进心与惰性的矛盾中。4品德成绩双低下,经常遭训斥、责备。做错事心存畏惧,又因为最终未被发现,虚惊一场而以后犯错时心存侥幸。陷入恐惧与侥幸的矛盾中。5长期的压抑感派生敌对情绪。逆反心理因之发展,他们一方商以目无师长、破坏纪律、欺负同学为“英雄行为”,以求心理满足。另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猎奇心理,你越限制,他越要一试。形成了个人需要和道德限制的矛盾。试想,问题学生在诸多心理矛盾在挣扎。如果我们“规矩”的约束力、强制性力度不够,效果如何能不打折扣?“黄荆棍”能够直接触及皮肉,让其感到切肤之痛。“动心忍性”,才能“增益其所不能”。所以,我认为“黄荆棍下出好人”的话对一些问题学生并不完全过时,如果我们正确理解并适当施行,会使问题学生受益的。虽然“禁打”、“禁罚”的呼声很高,但我面对问题学生的错误行为时仍然坚持以下原则:首先,耐心教育,使之明其理;然后,极尽关怀,使之动其情:“情理”无效之后便施以严厉批评与责罚,痛其心。

不过,“黄荆棍”并不好用。必须掌握如下尺度:有理、有节、有度。

有理:你犯的是屡教不改的错误,我真情实意拉你走出“漩涡”,决非抱着敌意,存心找茬。

有节:语气严厉,戳其痛处,迫使其心理就范,但决不讽刺、挖苦、不用侮辱性语言。

有度:注意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密切观察学生反应,施行处罚一旦发现学生表现有转机,迅速撤销。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能一棍子把人打死。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

因人而异:抓住学生个性,选择合适语言,对症措施。

因事而异:要选择有利于事情解决的语言和措施,不能发泄怒气。

因时而异:善抓时机。还要看场合。该当众批评,还是该避开公共场合。必须慎重考虑。

此外还要有一颗平常心。对批评处罚不能期望过高,它只不过是一种手段,一个步骤,严厉批评之后,必须有大量工作配合。更不要指望次次批评都有效。一旦发现这种语言和方式没用甚至有反作用,赶快改道易辙。不要与学生“顶牛”。

总之,班主任工作中,批评不可少。有时委婉和蔼,如春风化雨,但有时也必须立马横刀,如雷霆万钧。该软则软。该硬则硬。打一巴掌揉几揉,必须讲究批评的艺术。只有巧用“黄荆棍”,才能真正使“黄荆棍”下出好人。

以上所谈,是我十几年来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心得,但并不一定是真知灼见。许多不妥之处,还望各位同仁斧正。

猜你喜欢
有节好人矛盾
好人就在身边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饮食有节,远离痛风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用有理有利有节谱写一曲反抗凌辱的赞歌
好人
为什么“好人”的另一半也会出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