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高等学校自主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2009-01-11 07:39顾英伟刘志书韩丽娇
中国市场 2009年41期
关键词:比较研究创业教育培养模式

顾英伟 刘志书 韩丽娇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创业人才的培养日趋重要,而创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发展。国外关于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完善的培养模式,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国外的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在探讨中外高校自主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的基础上对二者加以比较,借以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并对中国高校自主创业人才的培养提出建议。

[关键词]创业人才;创业教育;比较研究;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41-0079-02

1 引 言

创业人才的培养亦称为创业教育,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在阐述“21世纪的教育哲学”问题时,提出了“事业心和开拓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的概念,强调教育要培养学生开拓事业的精神与能力。后来enterprise education即被译为“创业教育”。我国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在近年来大力促进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力求使毕业生具备生存能力、竞争能力,既可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就业,又能在求之不得或为了寻求更好的自我发展机会时走向自主创业的道路,以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这也是把高校中的技术和知识更好地转化成社会资产的有效途径。

2 国际著名高校自主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创业人才的培养最早是从美国兴起的,而且美国目前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完善,其他发达国家多从美国奉行“拿来主义”拓展本国的创业教育体系。笔者从美国大学中分别选取商学院、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科大学各1所为代表,以分析和借鉴国外高等院校创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经验。

2.1 百森商学院

美国创业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商学院,百森商学院是全球创业管理教育和研究最著名的学府。早在1967年百森就在全球第一个推出创业管理的研究生课程,并且把商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加以整合设置,多次获得美国和国际大奖。可见,百森代表了美国商学院创业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

2.2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商学院将“创业精神”定义为“追求超越现有资源控制下的机会的行为”。2001年,哈佛大学在必修课中增加了“创业家”课程。至今哈佛大学已开设了15门创业管理课程,具代表性的有“创业财务”、“创业管理”、“创业营销”等。

2.3 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应该说是在创业活动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1967年,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首次开设了一门创业教育课程,随后便不断拓展完善创业教育领域。1996年,斯坦福商学院成立了创业研究中心。90年代,为适应网络时代的到来,还一度成立了电子商务和商业中心。现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拥有社会创新中心、全球商业和经济中心等与创新创业相关的研究组织。此外,斯坦福大学工学院也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数门与创业相关的课程,包括师生研讨会性质的创业思想领导者研讨会(Entrepreneurial Thought Leaders Seminar)。医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也开设了1~3门创业方面的课程。

此外,笔者还查阅了德国、日本、印度等各个层次国家有关创业教育的文献,并与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加以比对发现,国外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以下的特点:首先是发达的服务型经济。国外第三产业发达,有着比较完善的第三产业结构,而且形式多样、便于经营、成本消耗低;其次是完善的金融体系。这意味着有健康透明及便利的融资条件,社会上对于金融投资手段的教育普及得比较好,这是创业氛围的重要前提之一。

3 国内高等学校自主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教育部从1999年开始多次组织召开创业人才培养研讨会,从2002年开始确定了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9所高校为创业人才培养试点院校。2003年下半年,教育部举办了第一期创业人才培养骨干教师培训。教育部的这一举措标志着创业人才培养正式纳入高校课堂教学体系。到目前为止,我国高等学校创业人才培养已形成如下4种模式:

3.1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模式

该模式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等方式,形成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会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

3.2 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模式

该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侧重点。其特点是商业化运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教授学生如何创业,并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资助以及咨询服务。学校成立了“创业管理培训学院”,专门负责与学生创业有关的事务。学校还设立了300万元创业基金,对创业计划书经评估后进行“种子期”的融资。

3.3 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综合式创业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一方面以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创新教育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资金和必要的技术咨询。学校建立了若干个试验中心和创业基地,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4 以南京经济学院为代表的模式

该校根据自己的学科的特点,采取课堂教学与创业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有益的新路子。他们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并将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学院为参与创业活动的学生提供制度保障,允许大学生有条件地进行休学创业;在创业实践中,学校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场所等便利条件。

4 中外高校自主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和借鉴

经过上文对中外高等学校的自主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论述,对二者加以比较,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可以看出国内高校自主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国外的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国内的创业人才培养停留在理论层面,付诸实践较少,而且通过比较可以轻易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创业人才培养观念存在问题。创业人才的培养是一种理念,在高校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都应该贯穿这种理念。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大胆走向社会,自主创业。

(2)创业人才培养理论研究不够。现有的系统理论论述薄弱,加之对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总结不够,导致理论研究不能够充分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缺乏高素质的师资。从事创业人才培养的教师除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外,更应具备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目前在高校中从事创业人才培养的教师大多缺乏实践经验,没有自身创业的经历,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这也是影响创业人才培养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4)教材、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目前尚无统一、科学的创业人才培养教材,且无明确的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学科基础薄弱,缺乏系统的创业人才培养课程;现有的创业人才培养课程同其他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及课程内部的逻辑关系都有待完善。

5 结 论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明确国内高校今后自主创业人才培养的努力方向:首先,要引入国际创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缩短我们自身的探索时间,少走弯路;其次,鉴于国情所限,创业人才的培养包括大学生自主创业都要遵循其自身规律,循序渐进,重视和发展小企业创业教育;再次,建立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把创业人才培养列入教学计划;最后,构建创业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形成我国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和辐射地区的经济状况加以发展优化,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培养模式,提升创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丁蕙,陈风华,肖云龙.美国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的特点[J].教育评论,2004(1).

[收稿日期]2009-08-24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5W167)。

猜你喜欢
比较研究创业教育培养模式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