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2009-01-11 07:39
中国市场 2009年41期
关键词:问题分析中小企业电子商务

许 忠

[摘 要]随着中国电子商务外部环境的逐步改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也步入务实发展的阶段。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目前中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在对国内外著名调查机构和大型电子商务企业有关调查数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作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电子商务;中小企业;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41-0028-03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宏观经济保持活力、解决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保证。但在传统商务环境下,由于中小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缺乏核心技术、资金和信用基础,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都比较弱,存活率相对较低,只能在大企业留出的缝隙中求取生存。实现电子商务,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1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

1.1 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市场整体影响力提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低成本优势和制造优势使中国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基地之一,正是由于中小企业在网络平台上的活跃,使得很多行业的大中型企业纷纷进入这一市场,其目的并不仅仅是拓展市场份额,这些原本生意不错的企业更看中电子商务的推广价值,电子商务成为未来主流商务模式的趋势越发凸显。

另外,中小电子商务企业的影响力也扩散到金融、电子支付、信用认证、物流等行业。例如:每天上百万的快递需求给中国的快递业增加海量的新业务;淘宝网以外来者的身份让传统零售业重焕活力,有利于抵御国际零售巨头的侵袭;中小电子商务企业所创造的“网络奇迹”也带来极大的社会影响力。

1.2 地区分布更加广泛,由沿海向内地扩展,但地区之间发展仍然不均衡

由于中国中小企业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区域,所以,这些地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程度相对较高。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内地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程度逐渐提高和网络商业意识日益成熟,但相比东部沿海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仍然存在。赛迪网发布的“城市电子商务成熟度排名”中,东部沿海地区的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青岛、苏州、厦门、杭州、宁波在综合评价中位居前10名。

1.3 行业分布由轻型化转向轻重均衡,各行业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所涉及的行业由轻型化转向轻重均衡,早期活跃的企业大都从事服装服饰、办公、家电、通信等消费品行业,现在涉足原材料、工业品的中小企业逐渐增多。电子商务在各行业分布日益广泛、应用逐渐深入,有利于促进企业、行业的业务协同和网络化经营的方式正在形成。但是,各行业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艾瑞公司调查中也发现,以B2B市场为例:使用率最高的是计算机软硬件、家电、服装行业,达40%以上,应用水平相对较低的是食品饮料行业。

1.4 中小企业群体内部出现分化,大部分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层次偏低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主要借助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第三方平台,其中也有相当数量中小企业同时自建网站。据艾瑞公司调查,随着电子商务应用的推进,中小企业群体内部出现分化,有的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层次日益深入,订单逐年攀升,甚至把电子商务部门独立出来成为一家企业,实现高层次电子商务应用的企业约占2%。有的企业却没有实现高速发展,约90%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还处于企业介绍、产品宣传和展示等应用的初级阶段。C2C中以个人身份从事电子商务的“网店”分化更加明显,有的注册成立公司发展自主品牌,有的努力成为制造商,还有的已经在网上开始发展连锁形态的网店模式,但是仍有相当数量的兼职小卖家成交笔数较少。

1.5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需求呈现多样化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需求开始走向多元化,过去主要集中在对信息量和操作技能方面的需求,现在对信息质量、专业培训以及诚信、支付、物流、金融乃至政策等多方面需求成为关注的焦点。其中,对建立诚信体系的需求尤为明显,中小电子商务企业一致认为诚信是电子商务的重要支柱。另外,调查还发现: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需求包括智能化的商机筛选、专业化的搜索质量、网络商人社区、完善支付和物流配送、提供融资服务等。以个人身份从事电子商务的“网店”更关注引导网络消费文化,电子商务相关法律,纠纷解决办法,商友沟通交流等。

需求多样化还表现在中小电子商务企业利益群体化的程度有所上升。例如“个人网上交易是否应该缴税”的调查显示,相对于小卖家,规模大的卖家对于“税收政策的不确定性”表现出更多的关注。

2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渠道阻力

作为一种新型商务模式,使各种社会经济关系和中小企业的运作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而消化和学习的过程却刚刚开始。例如:实施电子商务以后,传统的市场渠道被改变,产生了与传统渠道争夺客户的问题。由于传统渠道在企业营销中仍然发挥着重大作用,因此中小企业对于渠道冲突的担忧成为全面应用电子商务的阻力。

在从事电子商务时,交易伙伴(无论是客户或供应商)的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应用水平较高的企业无法进行电子商务,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障碍。此外,由于一些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缺乏延伸性和互通性功能,使得利用网络进行销售、采购等功能也无法彻底实现。

2.2 物流支付不成熟

据2007年6月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数据显示:19 家电子认证机构获得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近20家商业银行开办电子银行服务,第三方电子支付业务稳步上升。物流专业化、社会化和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信用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40余项电子商务和物流标准陆续颁布,标准推广应用工作进一步深化。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现代物流、信用、安全防护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尚不能适应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需要,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标准规范的完整性、配套性和协调性不足,市场适用性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滞后,普及应用水平亟待提高。电子商务在加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2.3 信用缺失

“诚信经营、依法纳税”是企业的生命,中小企业恰恰在这方面有很大缺陷,中小企业主对此认识不足,加之电子商务是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也让不法之徒有机可乘,以网上购物为例,根据CNNIC公布的调查报告,将近一半以上的网上购物者和七成以上的商家都有不愉快的经历。网络信用缺失主要表现在对消费者隐私的侵犯、商业欺诈、售后服务没有保障、“假冒伪劣”商品等问题。对不正当的经济利益和商业利润的追求是信用缺失背后的经济根源。此外,社会信用制度不完善、立法滞后也是重要原因。虽然国内的一些知名的电子商务企业率先建设了第三方担保、评级制度等(如阿里巴巴的支付宝、易趣的安付通),但这些制度都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第三方机构缺乏权威性、不能覆盖所有的企业等。消除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信用缺失现象,构建电子商务诚信机制,应当是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任务。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政府部门、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参与。

2.4 人才缺乏

电子商务对人才的需求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求既掌握信息技术又通晓管理、经济理论,具有营销、国际贸易、金融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电子商务人才就业难,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其中,中小城镇和农村的中小企业人才缺乏尤其严重,由于自然条件的因素,高薪也留不住人,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不愿意去,加之部分中小企业家族观念也容不下人,导致人才缺乏成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2.5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

据美国零售联合会(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分支机构Shop.org发布的报告,2006年美国电子商务销售额(不包括旅游业务)达1465亿美元,年增长率29%。另据艾瑞公司《2007年中国网络购物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年底,中国B2C和C2C总体交易额合计312亿元人民币;B2B交易额方面,中美之间也有较大差距,中国电子商务规模仍然偏小,见下表。

参考文献:

[1]阿里巴巴集团.网商崛起:2007中国网商发展报告[R].杭州:中国网商组委会及阿里巴巴集团,2007.

[2]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2007年中国网络购物报告[R].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2008.

[3]赛迪顾问.2006—2007年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市场年度研究报告[R].北京:赛迪网-中国计算机报,2007.

[收稿日期]2009-08-09

[作者简介]许忠(1968—),男,江苏镇江人,硕士,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与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问题分析中小企业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