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宽基础”模式的职教现代物流概论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

2009-01-11 07:39
中国市场 2009年41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实践设计

陈 莉

[摘 要]现代物流概论课程是物流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但是该课程在职业学校的实践当中有很多误区,本文从分析现代物流概论课程目标定位入手,结合学校实际,大胆地、全方位地对现代物流概论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重新设计与改革,最后,创造性地对该课程的教学评价进行改革。

[关键词]职业院校;现代物流概论课程;设计;实践

[中图分类号]G40-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41-0073-03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方兴未艾,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也是刚刚起步,无论是在理论体系还是在教学实践层面都有待完善。如何针对物流业的实际需求培养出满足物流企业需要的职业人才,同时又如何针对学生的个性需求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劳动者,是我国职业教育界必须正视的问题。

1 现代物流概论课程培养目标的改革与设计

目前无论是中职、高职、本科甚至研究生院校物流专业均开设了现代物流概论课,对于这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定位,不同学校有不同观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正因为如此,关于该课程职业院校应如何定位没有标准,这样,对于物流专业的建设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更不利于物流人才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去伪存真、求真务实,从而为后来者提供参考。

1.1 课程定位分析

有不少院校将该课程作为精品课程建设,而现代物流表现出跨学科、跨行业、实践性强等特点,其活动复杂,功能繁多,在进行物流专业建设时,尚且要考虑分很多方向,不能将现代物流概论作为一门精品课程来建设,该课程只能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或入门课程来定位。如果是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现代物流概论可以考虑作为一门精品课程来建设。

1.2 设定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核心的课程目标

作为物流管理专业一门必修课,其培养目标主要来自于职业素养方面的,即通过这门课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物流、物流有哪些岗位、各岗位人才的要求是怎样的,告诉学生应如何来学习物流知识、提高技能,应注意什么事项,同时让学生观察生活,将物流与生活链接,让学生喜欢上物流这个行业。这是该课程主要的培养目标。

2 现代物流概论课程内容的改革与设计

针对传统的建筑在学科体系理论知识基础上的教学,职业教育改革鲜明地提出了“行动导向”的全新教学观。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遵循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动手中获取职业技能并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

2.1 优化课程结构

在第一学期第一周安排“专业教育讲座”,在课程初期安排学生到百润发等商贸流通企业、伟创利等制造企业物流部门、得尔达物流公司等不同类型物流公司去生产见习,在课程中期邀请锦海捷亚国际物流公司徐总来开讲座“如何学习物流管理专业”。

2.2 改革教学内容

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教材的内容应主要是结合专业需要的基础知识。针对教材教学内容庞杂、理论多的情况,考虑学生今后发展、择业的需要,结合现代物流发展趋势,遵循基础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对教材进行内容上的改革。

(1)“删”一方面就是删去内容较深、难并且在后面课程又会出现的一些内容。如:物流系统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等要素,在该课程中只须讲述其概念,举一些例子,让学生知道这些物流活动即可,而不必讲更深入的知识。同样删去物流技术中有关仓储、运输、配送等技术内容。另一方面就是删去与其他课程交叉的内容,国际物流结点内容在物流经济地理课程中重点讲述,因此删去该内容。

(2)“增”就是增加知识点,本着基础性、实用性、系统性的原则,增加一些物流专业需要了解的知识点。如国际物流模块增加国际贸易术语内容,而在外贸实务中就不再讲述该内容,在物流技术模块中增加RFID等现代物流技术,在供应物流中增加采购的有关知识。在企业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几个模块中增加案例应用内容,增强学生对以上内容的感性认识。

(3)“强” 就是强化一些内容。因有些内容在日后物流专业分培养方向后课程中不会再出现,因此在考虑基础性、系统性基础上,强化一些内容,让学生透彻、系统地掌握物流的方方面面。如:强化物流分类、流通加工、包装、客户服务、装卸搬运等物流要素的内容,强化第三方物流、物流质量管理、物流标准化、供应链管理等内容。

(4)“调”一方面调整授课的先后顺序。如物流系统内容放在运输、仓储等功能完后再安排。另一方面对授课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如将物流系统各要素仓储、运输、装卸搬运等合理化内容安排在物流成本模块,这样符合学习知识的科学规律。将物流技术有关包装技术、集装化技术安排在物流系统及其要素模块包装内容。将现代物流特征安排在现代物流技术模块。将物流标准化、物流质量安排在物流系统后。

2.3 “案例导入+内容+案例应用”三段式课程内容安排

即每个模块的开始都有业务案例导入,每个模块后都有案例应用分析,每个模块安排相应的实验课程。

该课程总共80课时,实验课24课时,生产见习4课时,讲座2课时,机动4课时。

3 现代物流概论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陶行知老先生有句话:“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是对教学方法最贴切的描述。对于该课程,全面、积极推广应用“以学生为主、以培养能力为主、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为原则的教学方式方法,极大地提高实用性、实践性教学的教学效果。主要尝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模拟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

3.1 业务案例导入

鉴于职业院校的学生主要具有形象思维的智力特征,如何将抽象的逻辑建构的知识体系形象化、具体化、生活化和职业化,提高学生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选择物流行业中的实际的工作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从物流业务的实际工作案例导入,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其学习动力。如在讲述第三方物流内容时用宝供物流的例子,让学生在熟悉宝供物流的同时掌握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类型、特点。

3.2 大量利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媒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承载和传递教育信息的中介物,如用于教学或培训的设备、仪器、工具和记载教学材料的教科书、录像带等。我校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设施设备,为教学方式改革提供了条件。如在讲述什么是流通加工时,将老师结婚发的各种包装样式的喜糖给学生看,告诉他们,这就是流通加工的一种。同时带学生去机房,让学生上网收集第三方物流公司资料,要求学生制作出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宣传片,学生在制作宣传片的同时掌握了第三方物流的内容,也提高了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制作课件等能力。

3.3 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是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适应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职业、从业素质。

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先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课堂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中心,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导学式教学法等有益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调整“教”与“学”的方位,以教师引导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思考、学生质疑、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为主要环节,进而使教师站在核心知识的高度,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思考内容、思考角度、思维方式与岗位工作发展动态自然而然地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

4 现代物流概论课程教学评价改革

职业学校课程教学评价改革应提倡新的评价体系,即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质性评价为主导手段,以形成性评价为实施过程,突出的是改进和激励的功能。

4.1 注重学生学习态度

课堂是学生学习态度集中体现的舞台,是学生各种能力得以训练的场所,也是各种能力展现的处所。举一例子,如果某位学生上课总是睡觉,这门课的知识他(她)定是没掌握,更别说能力提高。反之,如果某生总能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勤于思考,自然他(她)的态度肯定是好的,各种能力也相应地得以提高。因此,抓住课堂是对某门课程成绩评价的关键所在,也是正确、全面评价一个学生最核心之所在。物流经济地理课程知识点多,老师在课堂传授的知识是有限的,要求学生课下要利用各种途径去搜集资料,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是方法,更多的是学生要学会老师教授的方法自主地学习。

4.2 “应用型作业任务”

即结合每一模块教学内容,将作业设计成一个个应用型的任务。比如:模块一:物流如何分类,你将来的物流对象是什么,为什么;模块四:第三方物流,可以出一┨狻—“如何来介绍一家第三方物流公司”,通过这样的题将每一模块的知识整合起来,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既易下手,又感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能力。

4.3 “以非知识内容考核为主的命题”

通过答案的灵活多样性,给学生想象力等的发展创设一种弹性环境;考试还要测出学生学习过程和思维过程的问题所在,以利于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思维的指导与训练。考试内容没有固定答案的题目,只要答案能自圆其说就是正确的,以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考试内容的视界将变得更加开阔灵活,可有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同发展。

4.4 考核评价方案

参考文献:

[1]傅锡原.现代物流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王胜华.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探索[J].科学咨询导报,2007(2):236-237.

[3]居宇鸿.《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评价改革方案实例[J].教育理论研究,2009,33(4):96-97.

[收稿日期] 2009-08-18

[作者简介] 陈莉(1975—),女,安徽东至人,硕士,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经济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实践设计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