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为走动式管理注入温情

2009-01-22 08:48顾巧英
中小学校长 2009年12期
关键词:家书教职工愿景

顾巧英

走动式管理,是管理者常用的现代管理方法。学校领导者通过这种方式深入到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深入到教师群体中了解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生活常态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并以实际行动证明学校对师生的关注和支持。我校近年也以走动式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方式。行政成员经常性地主动走进办公室、教室、师生活动场地,通过观察、倾听了解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协助师生解决这些问题。另外,在学校全体行政成员走动发现的基础上,由我代表学校每周以“家书”的方式记录下一周来师生中涌现出来的温暖感人的事例,一周来在大家的努力下学校所取得的成绩,以及还需要大家共同关注亟待完善的问题记录下来,发送给全体教职工,并送上学校最诚挚的感谢与祝福……封封图文并茂的“家书”蕴含着我们管理者的智慧与心血,为我校的走动式管理注入了浓浓温情,也成了我们与教职员工情感沟通、分享、共融的独特通道。

一、“家书”公开公正满足着“尊重需求”

人渴望被尊重,被认识,这是每个人的共识。当然,我们教师也不例外,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拥有一定文化层次的教师群体对尊重看得更加重要。

我们的教师忙忙碌碌地行走在教育之路上,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姿态,为了孩子和学校用心地编织着清朗纯净的天空,轻轻拂去市井的尘埃,留下了一道道清浅而绵长的痕迹。家书,就以温情地方式再现了每周教师为学校、为学生、为同伴所付出的点点滴滴,表达着学校的感激之情,表达着学校对教师及其行为存在价值的认可与尊重。

约翰·高尔斯华绥曾经说过:“人受到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尊严上。”是啊,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师要求得到的很少,只是一份自我价值的肯定与尊重而已。这就是教师与众不同的高尚之处。当我们通过家书重温这样的一个个细节、一个个场景时,便会由衷地升起几分对同伴的钦佩之意,对学校的理解之情,对事业的执著之志。

一周周的,每次敲着一段段的文字,读着身边一位位的老师,一次次地反省着自我,温暖、感动。用这样的方式记录下这一份份感动,只为让我们彼此了解,互相温暖,也为学校留一丁点儿印记。

这一周,尽管只有四天。但四天的生活,有众多的瞬间足可以让我们记住。

记得我们的郑彩华老师,明天就要代表平湖市参加嘉兴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展示了。不巧,紧要关头,郑老师病了。边挂着盐水边完成着试教等准备工作。几次相遇之间,看到原本精神的她脸色也憔悴几分,心里几分歉疚,几分心疼。一边教着语文,当着班主任,还要挑起学校综合实践学科的担子,这份付出无以为计。只是希望这两天,我们郑老师的身体能尽快恢复。把这课上了,晚上早点休息。毕竟,身体是最重要的。

记得因为我们的苗苗老师有喜了、王老师请假了,我们的许多老师都无怨无悔地给学校分忧。时亚萍老师挑起了一年级的重担,彭玉梅老师挑起了品德课教学的重担。要知道她们都是我们敬重的老前辈!张扬老师一边排练嘉兴比赛的节目,一边代起了不少音乐课。这一份勇于为学校分忧的情怀,也是我们附小老师的精神特质!感谢你们。每一位在此之间默默付出的老师们!

记得我们的王静娟老师为了看老师们的结题材料,熬夜到凌晨两点。

我们用善心坚持行走在教育之路上,我们在忙碌中品味着那份艰辛付出后的共同幸福。正如邱萍老师所言:八小时,不够啊!但忙碌着,也充实着。身为教育者的我们都不是享清福的人。

——《感动·温暖——致全体教职工的第三封信》节选

二、“家书”大度大气彰显着“幸福分享”

人是情感的动物,难以摆脱情绪的困扰。一个人的情绪往往影响着人的整个精神状态,并且在一段时间内,使周围的事物染上同样的情绪色彩。所谓“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可见,情绪对人的工作、生活、学习以及健康都有很大影响。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情绪具有弥漫性的。“家书”,以其独特的方式传递着淡然处世、快乐工作、幸福共享的理念。我们通过家书把快乐传递,让一份快乐变成数十份快乐;把幸福传递,让一份幸福成为共同的幸福;把恬淡传递,让彼此的心都沉静起来……在这无声无形的分享之中,调节着我们大家的心境,平和、大度、坦然、淡待、温暖、感动…一一植入心底。

最近抽时间在翻看徐光辉老师借给我的奥格·曼狄诺的《人性的优点》,对大师的观点“行为是思想的花,境况源于思想。人的健康、幸福、富有与否,都取决于自我的思维——你是你之所想”颇为感慨。大师言:大约这样的理我们都懂得,但真正能够把它应用到生活中的并不多。是啊,我们的每一天面临的种种事务的心情与结果不就是在自我的思想下所进行着的吗?快乐或是生气,阳光或是阴霾……都由自己选择。

因为大方善良,我们的曹雅敏同志这周来为了第一线的老师、学生能够在期末的复习中方便宜行,马不停蹄地打印、印刷,文印室里浓浓的墨香见证着她的默默付出。即便是再忙。她也总对我们需要的帮助莞尔而纳。人都说,雅敏慧心、良善,守候在后勤这方阵地,是大家的坚强后盾。这可是附小之幸。

因为心境坦然,我们六大工会小组更多地本着情趣参与,快乐收获之心奔跑在新操场上。虽然亦是摩拳擦掌,虽然也有竞争一二,但领先的也好,落后的也罢,个个都是喜气洋洋,更是对涌现出来的意外的“飞毛腿”老师崇拜连连。文弱书生常青一鸣惊人:幽默大王过老师居然健步如飞;女中豪杰勤苗老师让人意料之中却仍惊叹声声……咱们的彭老师应是最后一次参加在职教职工的比赛活动了,这不,留下运动的“飒爽英姿”让我们重温记忆。乐过之后,久未运动的我浑身酸痛了好几天,但觉得值!

因为温和宽容,因为纯洁之爱,我们的班主任们,不但在周五的交流会上开诚布公地说出自己的教育心得,亮出自己的经验,而且依然行走在和家长面对面的家访路途中。放弃了周末的休息,即便晕车翻江倒海,也“乐”在其中。这等境界怎不让人感动。“不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家访的空白点。”王永初副局长在校长书记会议上的话在耳畔回响之时,我们的很多班主任已经快访完一遍了。而后,又是以拳拳爱心投入到了期末寄语的书写之中,用温和宽容的心发掘着学生的可圈可点,用诚挚真切的心提出着殷殷希望。

……

思想的列车执著地前进着,塑造着我们自己和附小的境况。美好的思想总会带来美好的结果。让我们一齐精心呵护这样的纯美思想之花,获得健康、幸福与富有!

——《境由心造行由心生——致全体教职工的第十五封信》节选

三、“家书”无形无痕提升着“团

队士气”

人,都需要归属感。一所学校,一个团队能不能给予成员归属感,将直接影响到成员的精神面貌、尽心程度与工作效果。而每一位教师特有的价值观念、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又反过来深刻地影响着学校团队的精神风貌,继而左右着学校团队的凝聚力、积蓄力和战斗力。“家书”,用温情无痕的方式向全体教职工传递着学校团队的价值取向,肯定着成员们为团队所付出的心血,努力让教师找到自己的位置,升起强烈的归属感,为共同提升学校团队力量而努力追寻着。

在我的感觉中,一直以为“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于一个班级如此,于一个学校更是如此。当我上个学期第一次看到您的信和陆校长周末寄语的时候,一下子就很激动,因为这样的方式能让大家感受到一种被肯定的感觉。事实上人心都是一样的,小孩子在班级做的事情希望老师能够关注到,大人也是如此。那字里行间中对上周学校生活、学习等的回顾,让涉及到的老师感受到来自集体的关爱,从而能够积蓄力量以更稳健的步伐前行:也让另外的老师感受到附小这一个团队的魅力,从而萌发出“我是这么一个温暖的团队中的一员”的自豪之情。

好几次,当交流到大队部的一些问题需要尽快调整的时候,孙老师、盖老师都会非常自然地跟顾书记说说,让她在“附小家书”中再提一提。我所见识到的大队部的事情只是学校众多条线中的一个缩影,但是“借一斑”却是能“略知全豹”的,因为学校中的方方面面——上周各条线的工作情况,本周的努力方向都能在信中找到影子。这就像将各条线拧成了一股绳,多好!绳子粗壮了,有方向了,整个团队也就有了方向和前行的力量,多好啊!

——叶冬梅老师回信节选

四、“家书”温和温情实现着“共同愿景”

老子言:“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耳目焉,圣人皆孩之。”一个国家的发展,为王者要依赖于民众,体现全社会整体的意愿。一所学校的发展自然也是符合此道。

每所学校都是在独有的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发展的。学校核心价值观是一所学校全体师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和行为活动中共同遵循、信奉的原则与信念。学校核心价值观的上位是学校使命,下位是学校愿景。一所有愿景的学校才是有希望的,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才能成就教师个体。但是,学校愿景只有被教师群体理解、认可,将个人愿景融入于学校愿景,并为之共同努力之时,学校愿景才成为了共同愿景。因而,共同愿景汇聚着多数教师的意愿、凝聚集体意志。在共同愿景的激励下,教师通过合作互助、分享学习,个体的提高与学校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同步实现。

“家书”,为学校愿景与教师个人愿景走向融合架起了一座桥。

读你的信,也在读你的心,读学校的心。真的!好几次。你别出心裁地插进几幅漫画,或一段轻松的文字,用意我们都能感受,你人道的关怀,拉近了干群的关系,用你赏识的眼光热情地回顾着一周工作。我想:那些辛苦付出的老师们再苦也会觉得值得。你篇末的“提醒”让我们知道必须做好,做实每一件工作,这不仅是学校的需要,也是自身工作的需要。

——陈建勤老师回信节选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个小木屋,那是与外界沟通的窗口,常常地,你为那从窗口满泻而入的金光,满心欢喜,无比自豪。是的,人生怎能没有光明,心灵怎能任其麻木,任其幽暗?心灵小木屋,必得有大千世界的光和热涌入,才会有生机,有生趣,才能酿出感动和温暖。

每周的附小家书,恰如一扇心灵百叶窗,叶面上记录着一周发生的点点滴滴,叶片上闪烁着身边朋友忙忙碌碌工作的身影,让我们感受到教育事业的平凡和美丽。

每个周末,附小家书都会带着一如既往的温情如期而至,怀着一颗敬畏的心打开这扇心灵百叶窗,随着文字的流淌,去阅读身边所发生的你已知的和未知的故事,感受自己家园的精彩世界,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我。

——胡燕萍老师回信《心灵百叶窗》节选

我们的教师说得多好“我是这温暖的团队中的一员;这不仅是学校的需要,也是自身的需要;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这源自灵魂深处的言语与决心就伴着“家书”而生。一位位教师在不断地超越中成就着自我,更成就着学校。

我们的“家书”还会不断延续,延续着的不单是学校管理方式的外在形式,也是学校教职工心与心融合,情与情共融,意与意相通,志与志汇聚的进程……

责任编辑:杨雪翠

猜你喜欢
家书教职工愿景
一起向未来
南县:举办跳绳比赛
春节家书
一封家书
家书( 连载一)
人小鬼大狄仁杰
愿景管理: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新理念
新时期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探析
中小学愿景型领导的现状及改进
新年新愿景:希望会照进每个人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