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生态农业旗帜大力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

2009-02-01 07:32
活力 2009年12期
关键词:项目区黑土地流域

佟 凯

拜泉县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进行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线的生态农业建设。县委、县政府几届班子持续接力,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一本经念到底,一件抓出点,带领全县58万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励精图治,打造秀美山川,创建生态家园。30年的时间,全县水库塘坝总量分别达到138座和1 352座,新增蓄水能力2.6亿立方米。累计治理侵蚀沟1.8万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8.5万亩,占应治理面积的66.3%。全县农业生态条件和生物生存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治理后的坡耕地减少径流78%,泥沙流失量减少89%,土壤有机质提高0.51%,空气湿度提高10%~14%,风速降低58%,17年没有出现风剥地,粮豆薯总产比1986年提高了74%,累计增加粮食57亿斤,增收35亿元。畜牧业总产值是1986年的18倍,牧业、渔业累计增收16.3亿元,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效益的同步增长。2006年,被国家授予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

一、历史奋斗之路尽显辉煌,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

拜泉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1958年荣获周恩来总理签发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的奖状。但靠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而建立起来的辉煌转瞬即逝。随着人口的剧增、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愈演愈烈的毁林毁草开荒,使这里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大自然亮出了黄牌:干旱、风沙、洪涝、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交替出现,频繁发生。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全县的森林覆被率已下降至3.7%,黑土层厚度由垦殖初的1米锐减到3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由8%下降到3%,水土流失严重,年流失表土厚度达4毫米,256万亩坡地年跑水1亿立方米,跑肥12万吨,跑土1 400万吨,相当于年流失一个村的土地,这意味着长此以往200年后的拜泉将无地可耕。恶化的生态环境导致了生态性贫困,粮食亩产不足百斤,人均收入不足百元。岌岌可危的生态环境,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唤醒了全县上下的生态意识:要使农业彻底摆脱风险型弱质产业的束缚,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结束以牺牲资源为代价的掠夺式生产经营历史,把拜泉放在历史的、现实的、本县的、外埠的纵横坐标上,用发展的观点,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来重新审视县情,确定新的生长点。1986年,县委、县政府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做出了痛定思痛之后的科学抉择——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多年来,坚持将控制水土流失作为生态经济工程的主旋律。期间,经历了初期调整垄向、中期兴修“三田”、近期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现在的立体开发四个阶段,推广“十子登科法”,以治沟治坡为主攻方向,采取生物、工程、农艺措施相结合的办法,设立“三道防线”,建设“三种水库”,层层拦蓄,控制水土流失:第一道防线——坡面防护工程,即山顶栽松戴帽,林缘与耕地接壤处挖截留沟,控制坡水下山;第二道防线——田间工程,即按等距营造农田防护林,等高垄作修梯田,蓄水保墒就地渗透;第三道防线——沟道工程,即沟头修跌水,沟底修谷坊,沟侧削坡插柳,育林封沟,顺水保土,累计治理侵蚀沟1.5万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8万亩,占应治理面积的80%。治理后的小流域既是生态区,又是经济区。上升乡九龙山流域遵循“林上山、粮下川、梯田埂种苕条栽中间,坝内蓄水养鱼,坝外开发种稻田”的治理模式,两年共治理流域面积8 000亩。在典型的引导下,全县共辟建立体开发经济区182处。九龙山、五岭峰、马川山、狼洞山、太平沟等一个个生态区,集资源的保护、开发于一体,融绿色食品生产、旅游观光于一身,充溢着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独特魅力。我县的生态农业建设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得到了国家的关注,更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我县在高起点上高规模、高标准地搞生态农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不断调整思路,进一步丰富内涵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肯定以小流域治理为主线的生态农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更加自觉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定位上更加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在发展目标上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相统一,不断增强发展后劲,进而科学提出了“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在建设理念、措施、管理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创新。

1.围绕理念创新,在认识上实现了“三个转变”。坚持以实践引领创新,以创新指导实践,使治理理念在持续实践中得以创新和完善。一是实现被动治理向主动治理转变。通过借灾反思和效益对比,提高了全县上下对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的认识,参与小流域治理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实现了“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过渡。每年秋季会战都会出现“千军万马战秋寒”的感人场面。二是实现单一治理向综合治理转变。针对过去治理措施单一,有效的综合防御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工程设施的防护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实际,坚持以规划为先导,以“坡水田林路”综合防治为主要治理模式,进行综合治理,使各项水土保持防护措施相得益彰,真正达到治理一坡、成功一片、效益一方的目的。三是实现分散治理向连片治理转变。改过去的分散治理为集中连片治理,由起初的村与村间流域连片治理,到乡域内流域连片治理,由乡镇与乡镇间流域连片治理,到现在的县域内流域连片治理,在已治理的流域内消灭了“盲区”和“死角”。由于在认识上实现了三个转变,使我县以小流域治理为主线的生态农业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

2.围绕措施创新,在落实上做到了“四个强化”。小流域治理工程是新形势下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既是利在当代,又是惠及子孙的利民工程。为了把黑土地保护工程建设成为精品工程和样板工程,我们在工作落实上做到了“四个强化”。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将小流域治理由部门行为上升到政府行为,县政府成立了以主管副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黑土地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领导小组,加大了组织协调力度。坚持县委常委、主管副县长包小流域制度,打破分工界线,变一龙治水为多龙治水,形成了工作的合力。县领导深入项目区指导、研究、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做到了“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流域,在组织领导上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将小流域治理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每年县政府都要与项目实施乡镇负责人签订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责任状,落实了目标考核责任制,将任务指标层层分解到乡镇、落实到流域,做到了权责清晰,任务明确。三是强化技术指导。我们在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之初,对乡镇的水保技术人员就新的技术要求和标准进行了系统培训,提高整体防治技能,为实施黑土地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项目实施中,我们组织县水保技术人员深入项目区,严格按照国家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以我县坡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模式为主,借鉴和推广外地成功经验,指导群众科学施工。特别是在水平梯田建设中,我们在技术上严把基线关、清表土关、生土筑埂关、表土还原关和整平耙细关,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四是强化典型作用。我们在项目实施中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和幅射作用,不断地完善老典型,培育新典型,并通过各种形式的现场会议加以总结和推广,形成了比、赶、超的工作氛围,使治理的标准和质量逐年提升。2008年我县前进项目区和群胜沟项目区是国家农发水保项目,治理面积大、建设任务重,前进项目区所在地兴国乡党委政府乡党委书记亲自挂帅,搭起帐篷,将工程指挥部设在施工现场,乡村干部吃住在山上,全乡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投工1.5万个,高标准治沟66条6 820延长米,最大的侵蚀沟长达600米、跌水达到400级,超额完成计划投资的150%;群胜沟项目区东腰沟小流域所在地大众乡积极组织人力、物力,日均投工2 000个,高标准完成水平梯田1 800亩。在典型的拉动下,全县形成了比、赶、超的工作氛围,小流域治理工作适时掀潮,做到了秋收与小流域治理同步推进,不但保证了建设进度,而且在治理标准和质量上也有大幅提升。

3.围绕机制创新,在管理上推行了“五项制度”。为加强和规范黑土地保护工程项目管理,我们加大力度抓了项目建前、建中、建后管理,全面推行了制度化管理,力求黑土地保护工程发挥最大效益,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优良的生态环境。一是推行农民投工投劳承诺制。通过“一事一议”,共投工投劳135万个,有效地解决了建设投工不足这一难题。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以奖代补经验在全省得到了推广,在国家财经报上进行了刊发。二是推行基本建设“四项制度”。我们推行了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和合同制,使小流域治理工作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三是推行资金使用报账制。我们设立了项目资金专用账户,实行专人管理,严格按照资金使用报账程序拨付项目资金。同时,加大了对建设资金的管理、监督和审计力度,杜绝了挪用资金等现象,提高了项目资金的运行效益。四是推行项目建设公示制。我们在项目区内对实施黑土地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的目的、意义和项目建设投资渠道、建设规模、建设标准、投工数量、建后管护等事项逐村予以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增强项目实施的透明度,杜绝了变相操作和“缩水工程”等违规行为。五是推行治理成果产权确认制。坚持“谁治理、补助谁”和“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对黑土地保护项目按照管理权限,逐项、逐级分解,落实到乡、到村、到人,做到权、责、利三者统一,既提高了责任人管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提高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项目效益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30年来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有力证明,以小流域治理为主线的生态农业是强县之举、富民之路。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过程中,我们要把生态农业建设的过程,既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又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把生态环境视为农业的生命线,把生态农业视为人类的生存线。自觉地把生态农业建设纳入市场经济轨道,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刘佳)

猜你喜欢
项目区黑土地流域
我国首部东北黑土地白皮书为“用好养好”黑土地提供科技支撑
区域联动护流域
《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施行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
黑土地上稻花香
建构流域跨界水环境污染协作治理机制
称“子流域”,还是称“亚流域”?
宝鸡峡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
华阴市农发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