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和写作要紧密结合

2009-02-12 08:47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2期
关键词:墨水想象课文

夏 超

阅读不能只停留在字、词、句的意义上,也要从作文的意图上思考,这样更能准确深入地理解文字。写作也只有从阅读材料中汲取精华,才能更快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阅读是对作家作文的分析理解,写作是对作家作品的深层次的感悟。读是基础,是为写作准备;写是运用,是更深入地阅读。

1 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的思路

总起来说,就是专题阅读,意蕴领悟,审美积淀,读写结合。写文章有主题,阅读教学也有主题。小至一篇课文,大至一个单元。人教版的课本都是把相同主题的课文作为一个单元编排在一起的,但体裁不同,内容不同,写作的角度不同。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有的是回忆录,有的是传记,讲述的是作者一段难忘的人生历程,它们使人体悟道人生奋斗的意义,感悟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学完本单元后以“成长与关爱”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作文。可以在获得艺术享受的同时得到有益的写作启示,有助于开拓视野,打开思路。

很多学生对课文中涉及的修辞方法、写作方法等只会在课堂上笼统接受,而当要求用在自己的作文里时就不会迁移了,这是因为他们对这些方法缺乏深刻理解或没有及时应用所致。《童趣》一文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观察与想象,可以这样设计写作练习:往一杯清水中滴一滴墨水,观察墨水在水中扩散的变化过程,想象水中墨水情态的变化。这是阅读后的观察,是观察后的想象,是想象后的练习。

要善于深入挖掘文本内涵,不断拓展延伸。作文教学是富有实践性的,不进行长期有效的训练无法有所收获。每天写作文、写日记必然感到缺少写作素材,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挖掘素材。如直接从课文中提取材料入文章,也可以从课文中提取材料重新组合剪辑后使用,很多考场优秀作文都是以课本中的名人、名文入篇。另外,学完课文后,有针对性地练习小作文,不仅能巩固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能有目的地进行写作训练,教师可以从课文中挖掘出省略点、隐点、续点和触点进行扩展、补充、接编和改写。

从教材中挖掘语言训练范例读一读,通过读,体会语言的韵律美,体会语言的气势美,体会语言的蕴含美;品一品,用心去体会;背一背,留下更深的印象,加深对语言的理解。《紫藤萝瀑布》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物我交融,写出一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对生命的感悟。语言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可以选一种花木,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方法,进行观察后描写。

2 结合教材阅读进行写作训练的方法

从阅读中学习、积累写作知识,在写作中实践所学知识,使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2.1 内容补写在文中某个地方补写出相应的内容,为课文添光加彩。可以为议论文补出合适的论据,如名言、事例。可以为记叙文补写合理的情节或者细致的描写。可以给叙述性的段落补上议论性的起始句或终结句。可以在两层内容之间补上过渡句。可以把概括性叙述补写成具体的描述。

2.2 佳句仿写每篇课文中都有一些句式优美、结构整齐的句子或段落,对照这些典型的句、段进行仿写,学会如何灵巧地用句组段,对写作很有好处。可以仿照文中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去写,可以仿照先总后分、正反对比、由果及因等段落去写,总之,就是学会借别人的瓶子装自己的酒。

2.3 换序变写打乱原文的顺序,换一种新的顺序重新组合,既可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又可以比较原文与改文的优劣,理解不同思路的好处。

2.4 换体分写就某篇课文,设计出不同的题目进行不同体裁的作文练习。例如结合《社戏》一文,可以设计出这样3个作文题来写:1)《社戏简介》,写成说明文;2)《在平桥村的乡间生活》,将童年时在平桥村的生活扩写成一篇富有诗情画意的记叙文;3)《我看六一公公》,写成议论文。要完成不同的文题,就要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课文,或归纳,或想象,或发表见解,尽可能地得到各方面训练。

2.5 抓住契机写随感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实际。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肯定会与之产生许多共鸣,碰撞出耀眼的思想火花。这是相当有价值的契机,写一些随感,这样既有效提高写作水平,而且也自然而然地提高的思想认识水平。

2.6 审美阅读中顿悟,培养素质中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都处在一个不稳定的阶段,审美指向不确定,审美情趣比较浮泛,可通过教材去发现、去感受、去体悟、去描绘美的生活、美的世界。

猜你喜欢
墨水想象课文
甜甜的“墨水粽”
腹中有墨水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快乐的想象
背课文的小偷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背课文
墨水DIY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