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文化建设探讨

2009-02-18 09:11周少敏
经济师 2009年1期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文化建设

周少敏

摘 要:从企业文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入手,阐述了企业文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以及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1-235-01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先进生产力理论,已经成为许多企业走向成功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法宝,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下尤为如此,尤显重要。

1.企业文化的概念。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组织的基本信息,基本价值观核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基本看法,是由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信仰的行为规范,价值体系,是指导人们从事工作的哲学观念。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

2.企业文化的内容。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应包括如下几点:(1)经营哲学,也称企业哲学,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方法论原则。它是指导企业行为的基础。(2)价值观念,是人们基于某种功利性或道义性的追求而对人们(个人、组织)本身的存在、行为和行为结果进行评价的基本观点。企业的价值观,是指企业职工对企业存在的意义、经营目的、经营宗旨的价值评价和为之追求的整体化、个异化的群体意识,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准则。只有在共同的价值准则基础上才能产生企业正确的价值目标。(3)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4)企业制度,是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的行为带有强制性,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种规定。企业制度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使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内外人际关系得以协调,员工的共同利益受到保护,从而使企业有序地组织起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

3.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主要特征的企业制度,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载体,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制的核心。现代企业制度是由现代企业(Modern Enterprise)的组建而形成和制度化的。现代企业是由一群领取薪水的高、中层经理人员所管理的企业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的多单位企业。企业从单人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发展到现代公司制,不论从企业规模、组建制度,还是企业营销战略方面都有质的突破。

4.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的关系。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一套观念、信念、价值和行为规则,以及由此导致的行为模式,是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来源,是企业职工的精神支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企业改革的必由之路,其目的在于使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提高竞争力。这种竞争力的形成不仅依赖于企业制度的创新,也依赖于企业文化的创新。因此,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文化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一方面,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必然要求现代企业文化的产生;另一方面,企业制度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现代企业文化的指导和支持,需要通过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来提高广大员工对改革的认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实行“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实质上就是要彻底改变企业作为国家行政机构附属物的“行政式”企业管理模式,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使企业能自主经营、自我改造、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走上依靠自身独立发展的道路。但是,如果企业不变革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模式,必然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矛盾和磨擦,抑制企业和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妨碍企业发展。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实行“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使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摆脱传统企业文化的束缚,形成自己的目标追求,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这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

现代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把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管理理论推向了一个新阶段,把现代市场经济下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竞争与合作、权利与义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计划与市场、集权与分权等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企业成为内求团结、外求发展、以不变应万变,使企业成为既能反映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又能体现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新型企业。因此,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以后,企业只能实行“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只能依靠自身,依靠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力量源泉——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选择这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

5.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文化建设要求。文化是文明的积淀,某种意义上,它更深层决定了该文化圈中人们的行为准则、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和国家构建的制度。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具有同等的对应性。现代企业制度需求的企业文化至少应该具备以下特征:其一,该文化鼓励竞争与创新;其二,该文化体现成就感、团队合作精神和整体荣誉感;其三,企业在其自身环境中营造的文化氛围,应具有浓厚的认同性;其四,该文化体现富有个性的企业形象与文化品位。企业文化相对于现代企业制度而言,其共性不言而喻。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制度创新,创新的企业制度为企业文化的发展增添新的养分。新型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的充分结合是行业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选择。

6.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关键措施。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文化,关键要突出以下几点。

第一,培育现代制度下的企业文化的关键在于企业价值观念的转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旨在提高企业活力,而释放企业活力之关键在于企业价值观念的转变。要培育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文化就必须摒弃旧的企业价值观念,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的企业价值观念。具体地说,应在经营管理方面,树立“效益—贡献”的价值观念。在企业营销方面,树立“顾客满意”的观念。在人员管理方面,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念,重视人的价值、理想、道德等因素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第二,注重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的形成,不是一个自然的形成过程,它需要理性提炼和培养,具体途径为:确立企业共同目标。确立共同目标需要企业在大目标中融合员工的小目标,使员工感受到企业每一个目标的实现给他们带来的利益与荣耀,促使员工奋发向上,引导员工树立与企业一致的价值观念并付诸行动,从而产生价值共识。发挥楷模的作用。一是指企业领导者要以身作则,带头倡导并贯彻企业精神;二是指宣传企业中最受敬重的那些集中体现了企业价值观的人物,用他们的行为指导普通员工的行为。

第三,不断提高企业管理者素质是重点。伴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健全与完善,企业要成为市场的主体,就要有具备战略意识,富有竞争性、开拓性的真正的现代企业管理者。因此,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是企业管理者素质的培育和提高。强化企业领导者的改革意识。必须采取种种有效措施,提高企业领导者的素质,使其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改革意识,加强作风建设,使他们成为改革的积极支持者和促进者。同时加强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可通过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用市场经济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逐步转变观念,更新管理知识。

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是一项程序复杂、要求较高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它不仅要求有一批具有很强策划能力的设计者,而且还要求有社会制度的保证、文化制度的影响和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和普遍认同。因此,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从而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企业都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山西铝厂工贸公司 山西河津 043300)(责编:廉靖)

猜你喜欢
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文化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浅谈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会计监督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