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老子哲学思想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2009-03-03 10:01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高音练功道家

王 雄

老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我国哲学思想发展的奠基人。他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和“清静无为”的道家修炼法对后世影响很大。“无为”并不是没有作为,而是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去办事。一代武学大师李小龙将老子“无为而治”的古典哲学思想应用到武术中,将“中国功夫”升华到了“天下无敌”的境界。由此可知心理活动在指挥生理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同样,我们试将老子的道家思想运用到声乐教学中去,以期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在教学歌唱发声训练时运用“无为”的思想。

发声训练时,我们要找到自然的状态,不能有任何的做作。生理上要求没有紧张用劲儿的感觉,这种顺其自然的感觉就似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只有自然才能使各个发声器官,在松弛与积极的配合中达到平衡的状态。生理上“无为”的状态,是心理上“有为”的前提,完全的自然、完全的放松也是不可取的,生理上放松和心理上紧张是相辅相成的。生理上越积极、放松,心理上越可以实现“无为而治”,心理的调整将发挥“有为”的作用。这种无为与“有为”是在相互影响下进行的,只有这样才能将那些不必要的干扰排除。例如,歌唱发声时,喉结和声带是不能太用力的,否则会给发声造成阻力,这是所有业余歌手常犯的毛病。必须要按声乐大师沈湘所说的那样,让下巴、舌根、喉结、颈部都放松,处于“懒洋洋”的休闲状态,也就是自然的说话状态。解放思想、打开喉咙,给声音创造一个通畅的通道,是各种唱法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把最严重的错误发声法改掉,让这些生理器官处于被动的自然状态,从而达到最佳的训练目的。

二、在声乐练唱教学时运用道家“清净无为”的思想。

道家创造的太极拳是健身和搏击的武术,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他们特别强调练功时保持一种“清静无为”的内心感应,讲的是“松而不懈,紧而不僵”、“以静制动,动静结合”的功夫秘诀。笔者认为如将这些道家的练功方法应用到声乐教学和练唱上,将会取得巨大的收益。因为只有静才能稳,歌唱发声四个稳定(腔体稳定、气息稳定、喉结稳定、共鸣位置稳定)才能得以实现,他是自然歌唱的基础。所以,在练习呼吸方法时,用上道家的练功方法去努力体验“空、静、松、定”和“气沉丹田、细、长、缓、慢”的感觉,就会很容易地找到歌唱的深呼吸支持。在唱高音时,心必须要静,否则有恐惧高音的心理状态便唱不好高音,所以用上“空、静、松、定”和“气沉丹田、细、长、缓、慢”的道家练功方法就会轻而易举地唱好高音。“松”是各种唱法所要求的准则,不松就不通,不松就不好听。所以,松是很重要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就像沈湘大师所说的:“该用劲的地方就要用劲,不该用劲的地方就要放松”,这种协调的辩证关系要有安定的气息、安定的心态、安定的思维综合起来应用,才能唱出绝妙的歌声。沙拉·布莱曼是全世界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我们从她的“天籁之声”中可以听到和感觉到这种“空、静、松、定”和“气沉丹田、细、长、缓、慢”的功法。要想达到如此高超的境界,首先要修炼自己的心理状态,心不定则气不宁,气不宁则声不润。

猜你喜欢
高音练功道家
练功
早春
城市音乐“奏起高音”
练功
漫画道家思想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练功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
·智 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