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警钟秘传 浑元一气功之调和功

2009-03-07 03:07浑元居士
少林与太极 2009年2期
关键词:调和丹田练功

浑元居士

调和功分按摩功和散步功两种。

调和功是硬气功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如果练功中产生的明火暗疾不加以调和,没有放火除滞进行活血理气,将来容易致病。练功者因此不可疏忽,否则反受练功之害,往往得不偿失。

一、按摩眉梢式

身体直立,两脚分开,宽约同肩;用两手食指按于两眉梢凹陷处(攒竹穴),转揉小圈按摩,以消两眼之火;两眼极力张开(图1)。

大拇指可以扣贴食指以助按摩力度,余指握住。

注:练习调和功时用鼻呼吸,缓和自然,丹田镇静,胸开头顶。以下皆同。

二、按摩眼眶式

身体姿势不变;用两手食指按于上眼眶上,沿眼眶向外按摩(图2)。

如此按摩若干次,以消两眼之火,且理气舒肝。两眼更极力张开,以两眼清朗、泪水流出为度。

以上两式,统称“明目功”。

三、按摩太阳式

身体姿势不变;两手掌心向下,两手拇指分别按于两太阳穴上,强压通耳之筋络,向下向后按摩以消两颧之火,即耳上之火;两眼张开。往复若干次(图3)。

四、按摩两耳式

又名“聪耳功”。

身体姿势不变;两掌伸开分别按于两耳上,食指和中指分开,挟持两耳;两掌用按劲挟劲,向上向下来往按摩(图4)。

向上劲要小,向下劲要大而长,以消两耳之火;两眼更宜张开。如此往复若干次,以耳中嗡嗡冒火而脑府清朗为度。

注:五官七窍大多相通声气。笔者实际经验证明,硬功之火以走两目者为多,两耳次之,所以练功后要多加按摩两耳、两眼。如按摩得法,决无耳朵发聋、眼起白云之弊。

五、按摩额心式

身体姿势不变;左右手均可,用大拇指根部内侧按住额心,缓缓内圈摩动,五指弯曲,掌心向内;两眼张开。此法可消额顶之火而清心祛邪(额骨通心)(图5)。

按摩时,另一手臂也可屈置背后命门处(叉腰也可,不必拘泥)(图6)。

六、按摩顶门式

又名“摩顶功”。

身体姿势不变;左右手均可,单掌掌根按住顶门各部,缓缓内圈摩动;两眼极力开张,以消顶门操功吞吐之火(图7)。

按摩时,另一手掌垂放,或屈置背后、或叉腰皆可。如此往复若干次,待火气消而汗液降为止。

七、按摩发根式

又名“捋发功”。

身体姿势不变;两眼张开;两掌(八字掌型)抚于头发前根,同时向后按摩,捋至脑后停止,连续几次,即感精神倍增(图8)。颈节前挺配合,按摩时双掌缓缓有力,动作不要太快。

注:练罢这几式后,即可随意按摩。身体姿势随便,用单手或两手按摩周身各部,动作轻缓适力,以消各部之火而行其气。这些按摩也很有用,这里不再作一一图示,学者自悟。

八、揉球散步式

两手随两脚前进之势,来往前后旋动,犹如揉球状;两膝稍弯,腰节扭摆,使丹田有力,以舒各部气血(图9、10)。

放火发汗后毛孔已开,此时怕风怕凉,因此须先在室内或避风处散步。

九、拍球散步式

散步前进时,两手一上一下如拍皮球状;两膝稍弯,腹部弹抖,使丹田有力,以舒上部气血(图11、12)。

十、前踢散步式

散步时,一脚踢起然后前落,此脚落地,另脚踢起,如此反复前进;两手协动,带动腰腹,使丹田有力,以舒下部气血(图13、14)。

按摩散步后,可再练习拳械,如此既能舒放火气、强筋壮骨,又能熟习招法、利于实战,可谓一举两得。

猜你喜欢
调和丹田练功
调和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三)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三)
欧氏空间中超曲面的L2调和2—形式
唤醒丹田方法之我见
漫画
例谈调和平均数的简单应用
探究意守丹田基本原则的阶段性(一)
练功
寒假魔力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