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趋激烈的新军事变革态势

2009-03-10 06:01
今参考 2009年2期
关键词:军备军备竞赛反导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世界范围的新军事变革朝着纵深持续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深刻改变着世界社会经济和新军事变革的面貌,并引发了军事领域一系列革命性变化。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军事装备竞争日益加剧。武器装备呈现出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的趋势,各种武器装备联结为一个有机体系,远程攻击能力大大增强,打击精度空前提高,杀伤力成倍增长,由此带来的军事力量对比失衡的局面更加明显。发达国家加大军费投入,抢占新的军事制高点,加快研发高新武器装备的势头有增无减。

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强劲势头,促使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如印度、韩国等也加大7军费投入力度。这里,粗浅地分析一下近期以太空为主要舞台的国际军备竞赛形势,有助于我们认识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向。

美国:太空军备竞赛的带头羊

最近一个时期,美国正在紧锣密鼓地抓紧外层空间军事战略布局及反导武器系统部署,其独霸太空的战略图谋昭然若揭。美国作为后冷战时期太空军备竞赛的带头羊,从自身的战略利益和称霸太空的目标出发,一再拒绝中、俄关于太空非军事化和不搞太空军备竞赛的建议,大力发展太空武器,把太空军事化作为实现其太空战略的主攻方向。

2002年,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拉姆斯菲尔德亲自领导一个研究小组,着手进行太空战研究。得出结论说,在太空发生全面战争难以避免。只是时间问题。该小组建议美国提前进行准备,必须第一个占领太空,拥有与其地位相适应的太空武器。此后,美国太空武器研发加速向前推进。美国用于太空的军事开支是其用于太空民用开支的3倍,是全世界所有国家同类开支总和的95%。

现在,美国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卫星导航系统,在太空飞行的卫星达447颗,比其他国家所有卫星的总和还要多,其中绝大部分是军用卫星。美国正在太空抓紧部署反导系统和反卫星系统,企图建立起先发制人的太空武器库。2007年2月,它借口中国试验反卫星武器,宣扬中国“太空威胁论”,进一步强化了太空军事化与战备行动。公开推出名为“太空作战”的文件,提出必要时要“先发制人”打击他国的卫星和指挥系统,废掉对手的太空对抗能力增拨巨款,研制代号为“BASIC”的最新式间谍卫星和代号为“猎鹰”的极超音速太空轰炸机,前者能辨别地面25厘米大的物体,后者能在两小时内摧毁地球上任何一个目标和其他国家的太空设施。美国还在2008年2月21日,用海基导弹防御系统的拦截导弹摧毁了一颗美制低轨道卫星。这是第一次从地球上成功拦截并击打脱轨的、无规则运动卫星的试验,从而印证了美国反导系统具备反卫星能力,对其他国家,特别是中、俄的卫星和其他太空设施,构成了现实威胁。俄罗斯:与美国反导系统相抗衡

美国太空强军行动再度引起“连锁反应”。航天大国俄罗斯自然不甘落后。早在前苏联时代,它就进行了多次反卫星试验,其太空军备技术不在美国之下。现在,俄罗斯的综合国力正在迅速复兴和壮大之中,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太空军事威胁,也在不断加强太空战力,发展并拥有定向能武器、杀伤卫星与“天雷”等太空作战系统。

最近,俄太空部队司令弗拉基米尔透露,俄将进一步提升太空作战能力,赋予太空部队发射各种军用航天器和打击敌方太空武器系统的任务。发展反卫星武器等“杀手锏”兵器是俄确定的太空复兴计划的重点。在全球战略上,俄罗斯接连以高调姿态提出了新的军事战略。2006年,由时任总统普京签署的《201 5国家武器计划》更是号称具有革命性突破,如在其“核威慑”一章中就出现了“引进具有革命性技术突破、可供跨军种使用的洲际导弹”,“它将证明任何反导系统都是没有价值的”等话语,当时,仗着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丰厚财力,俄准备花费五万亿卢布重振军威。

面对美国在东欧家门口部署反导系统的严峻态势,俄先后试射了一系列“具有革命性技术突破、可供跨军种使用的洲际导弹”。2008年9月18日,俄从潜艇上成功试射“布啦瓦”多弹头战略导弹;10月11日、12日又以前所未有的密集程度试射4枚洲际导弹,表明与美国反导系统相抗衡。俄还在冷战结束后首次派出可携带洲际导弹的战略轰炸机到美国后院——南美委内瑞拉搞军演,实质上也是一次宣示力量和反击“北约东扩”的政治行动。格俄战争后西方的态度不仅加剧了俄罗斯的担忧,而且促使其在军事战略准备和军备、基地建设方面加大投入、更新装备。

欧盟:毫不示弱

欧盟作为世界主要的航天中心之一,在发展太空军备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它正在发展的“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堪与美国军方拥有的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相媲美。

2007年11月,欧盟为“伽利略”提供24亿欧元(约合48亿美元)资金,计划将其建成一个由30颗卫星组成的导航网络系统。建成后,“伽利略”的功能将超过美国的GPS,为欧盟发展航天军备打下坚实基础。除航天以外的其他军备领域,欧盟也毫不示弱。如英国这个老牌帝国,它的上下两院从2006年吵到2007年,终于通过了更新战略核武库的拨款计划,准备花费150亿-200亿巨额英镑更新以核潜艇为主的战略核武器。其实,英军新型核潜艇的设计程序早已启动。法国也提出了宏伟的军备发展规划。

日本:为实行太空军事化立法

在亚太,日本与澳大利亚于2007年签署了安保合作联合宣言,与美国等少数国家不断强化其军事同盟。这个横跨北南半球太平洋海域的同盟,其针对的国家众所周知。近年来,日本积极扩充军事实力,把借助军事因素作为实现政治大国战略中的重要步骤。在高额军费的支撑和国内右翼势力的推动下,日本原已强大的军事力量仍在快速膨胀。日本已制订了未来几年内全面更新自卫队武器装备的计划。日本声称自己是资源贫乏的岛国,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几乎都依靠进口,而且在海疆领土上与周边国家有诸多争端,因此要把海上自卫队作为优先发展的力量。据《简氏防务评论》透露,日本海上自卫队拥有亚洲最强的宙斯盾驱逐舰队,已经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常规海上力量。在新一轮的日本海军建造计划中,主力舰更是要向着更大型化、更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日本也亟欲在发展太空武器上有所作为。早在2003年,日本即成立了太空战略司令部。随后其太空军备事业取得重大进展,于2007年2月成功发射了四颗间谍卫星,构建全球监视网络,并研发“准天顶”卫星定位系统。日本还宣布将投入570亿美元的巨资加快其“天军”建设步伐。最近,日本又通过《宇宙基本法》,首次允许太空用于军事领域,并授权军方掌控所有间谍卫星,从而为其实行太空军事化提供了法律依据。

印度:向现太空进行“军事大跃进”

由于少数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的做法有了新的发展。许多新兴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在抓紧更新武器装备,加强军队建设和国防现代化投入,冀望以此来增大其在政治多极化战略格局中的发言权。

例如,印度在加紧研发和部署太空武器。2007年8月,印发射了首颗军事侦察卫星,并决定在2007~2011年的第11个“五年计划”内发射l 1颗不同类型的军事侦察卫星,建立对有关国家进行定期侦察的太空情报网。印度陆军还公布了《太空展望2020》远景规划,旨在打造集航天战与地面战于一体的信息化陆军,强调向太空要“战斗力”,发展早期预警卫星、超地平线雷达、能穿越太空的导弹防御系统等太空兵器。印还拟建太空司令部,向太空进行“军事大跃进”的态势日趋明朗。

韩国:发展远程作战海空军

最近,关于韩国的军事动态也值得关注,从最新“黑豹”坦克服役到组建战略机动舰队,韩国在“自主国防战略”指导下,一边加快军队的现代化更新,一边努力建设和完善国防工业,以期真正实现国家的完全“独立自主”。

韩国大力加强军备也是出于保护经济命脉的需要。韩国三面环海,资源贫乏,主要能源和原材料绝大多数依赖进口,原油90%以上的进口和60%的出口都经过海上航线前往马六甲海峡。这也是韩国注重发展一支强调远程作战能力的海空军的主要目的。

上述事实表明,一场太空领域的军备竞赛已经拉开帷幕。这是由美国挑起的。现在它反而诬称中国造成“太空威胁”,完全昧于事实和良知。中国的太空事业是为了和平目的,中国发展有限的反卫星武器完全是为了自卫,纯粹是防御性的。中国不会参加包括太空军备竞赛在内的任何军备竞赛。应该讲,这些新情况、新趋势都不利于新的国际政治秩序的建立和安全形势的改善。

(袁和平/《学习时报》)

猜你喜欢
军备军备竞赛反导
军备控制的战略思维
拒绝学校“军备竞赛”的大人们
边缘计算“军备竞赛”开启
乡镇市场上演电商“军备竞赛”
俄将用最新反导系统保卫莫斯科
无人仓的“军备竞赛”
美想用亚洲反导网罩住中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