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改革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的思考

2009-03-12 09:29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4期
关键词:主渠道形势德育

吕 霞 张 军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无论从拓宽高校德育途径、优化高校德育内容、提高高校德育实效的角度,还是从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后继有人的高度,形势与政策教育都显示出其独有的重要意义。

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初步模式,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可靠保障。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的精神,笔者认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模式,应立足本校实际,强化实用性,密切联系教学、学生和社会生产实际,科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因为形势与政策教育不仅是一门学科,重要的是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校学生健康的人格和思想道德情操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突出主渠道地位

突出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地位,应主要从3方面入手。

1.1 教学内容应体现针对性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因为形势是不断变化的,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富于变化的教学内容使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程度的吸引力,如果教师再在针对性上下一番功夫,则会极大地提高这门课程的实效性。

1.2 课程发展应具有自动生成性即通过不断进行教学探索与改革,使教学内容与形式不断与时代发展同步。首先,要加强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应着力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尽可能以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其次,尽可能采用从实践中提出问题,借助于形势与政策理论求得解决的方法;最后,要加强考核环节的改革,积极探索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考核方法,突出考核学生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和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避免用单一的闭卷考试评价学生,应把成绩的考核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和不同的环节,把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社会实践等情况综合起来考核。

1.3 课程进行应确保有效性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的,保证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接受性就非常必要。提高学生的接受性就要研究如何有效引起学生的心理需要。因为任何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共同目标的实现,都以教育客体的主观接受为前提。

2 搞好两个建设

即制度建设与机制建设。应通过制度建设确保形势政策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进而使形势政策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亮点。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制度以保障形势政策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所具有的相对稳定性与可控性,包括计划、组织制度、实施措施、考核办法。而且这些必须纳入教学管理体系之中,以制度作保障,以管理作依托。另一方面,在以制度保障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稳定性的同时,还要灵活变化,因为形势与政策不是僵硬的,而是动态的,教育对象也是变化而广泛的。所以,授课的形式、内容、事件等也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化。

3 发挥三方面的作用

要发挥好专职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作用,包括学校党委、团委在内的德育工作者的作用;发挥先进模范人物的作用;发挥国家、各级政府领导人的作用。首先,要处理好主渠道与多渠道的关系,要明确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形势政策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是基础与关键。为此,要加强教师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专职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授课能力,并制定合理的奖励激励机制。其次,要充分发挥包括学校党委、团委在内的德育工作者的作用,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与社科部牵头负责,教务处、党委学工部、团委直接参与的教育教学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4 做到三个结合

4.1 把教育目的与学生需要有机结合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应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的心理实际,把教育目的与学生需要结合起来考虑,要根据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思想需求,决定如何组织与呈现教育内容,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通过各种活动有意引导学生对一些与教育目的直接相关的社会问题产生兴趣,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

4.2 要把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4.3 要把教育人、引导人与关心人、帮助人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际效果。

猜你喜欢
主渠道形势德育
学校教育惩戒:学生欺凌治理的主渠道选择及其实现路径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发挥国有主渠道作用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发挥国有粮食企业应急保供主渠道作用
论我国器官移植面临的新形势及其立法需求
东南亚地区形势:2015年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