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技工类院校体育课分层次教学

2009-03-12 09:29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4期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技校

万 涛

摘要 当前,技工类院校体育课的教学与评价标准多与普通大中专院校雷同,这不仅导致学生两极分化更为明显,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影响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整体提高。从实践角度出发,阐述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及实施方法和好处,旨在提高技工类院校体育课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 技校;分层次教学;有效手段

中图分类号:G7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4-0040-02

分层次教学,是指把同专业同年级学生中体质状况、生理状况、体育基础等相同或相近的学生分别组合成不同的体育教学班进行教学的组织方法。从笔者多年的体育教学经验以及技工类院校独有的特点来看,要通过体育课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的提高,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全面发展,在实施体育课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教学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手段。

1 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体育教学只有从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教师应当处理好一般与个别、集体与个人、点与面的关系,正确对待个别差异,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积极的课堂气氛,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关系和谐,使学生产生满意、愉快、互助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体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技工类院校与普通大中专院校的课程设置有所不同,既有理论课,还有实习课,且班级的人数各不相同。例如,笔者所在学校有机械加工、电气工程、现代服务3大类三十几个专业,各专业的班级人数、男女比例、生源地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各年级的理论课程和实习课程安排时间不同。此外,不同专业的班级,理论课与实习课的课时安排也不同。这使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评价标准的要求等方面也难以区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因而,体育基础、身体素质有较大的差异,对体育课教学内容的认知能力也不同。这些状况不仅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且在教学上容易造成学生“良莠不齐”的现象,在评定学生体育成绩方面,容易造成不合理现象。因此,有必要在技工类院校体育课组织上实施分层次教学。

2 分层次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

2.1 合理制定教学目标要做到总体目标统一,具体要求不同,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都应该掌握,但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教学速度、理解知识的层次、各种练习的设计则视具体情况而定。

2.2 科学分层新生入校后,对同专业同年级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等身体素质以及立定跳远、仰卧起坐、100米、800米等运动素质和个体心理倾向性进行测试,然后将专业课上课时间相同的学生,按照学生的身体素质的高、中、低依次分成A、B、C三个层次。

2.3 分层次授课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般要求低起点,多层次。尽量使教学系统进入相对平衡状态,又不断地打破平衡,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中应很好地利用上课的时间与空间,对能力强的学生要尽量使他们有充分发展和提高的机会;对身体和运动能力稍差的学生要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和提高。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校的实际,对不同层次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使A层学生在熟练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大纲范围能有所拓宽,对教材内容有所深化。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培养A层学生体育特长,让其参加各种体育竞赛,为校争光。B层学生在掌握所学内容基础上,对拓宽的内容有大致了解,确保达标。在进行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可适当开展一些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培养学生体育兴趣。C层学生熟练掌握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以锻炼身体、提高素质,力求达标为主要内容。

2.4 区分评价标准不同基础的学生评价标准更要区别对待。在教学中,各层次的学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鼓励学生积极锻炼身体,应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做到能者上,差者下。在一定时间内适当调整层次,对进步快、能力有提高的学生升高一个层次,对后退的学生降低一个层次。这样,激励学生你追我赶,力争上游,不甘落后,既调解课堂教学气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思想品质的提高。例如,在考核学生运球技术时,对A层次学生的技术难度、运球速度要求要高;B层次学生则可降低对技术难度和运球的要求;C层次学生则以掌握运球基本技术动作、锻炼身体为主。

2.5 要注意的方面要做到A、B、C三个层次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应做到3个结合:1)集体与个别相结合,即整体问题集体讲,个别问题单独讲;2)讲解与自学相结合,即教师在讲清关键问题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分小组合作探讨或个人自由练习;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即课内未得到纠正和巩固的,应力求在课外进行适当延伸或补充。

3 分层次教学的好处

1)不仅有利于身体素质好的学生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也有利于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增强体质。

2)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水平。

3)充分地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基本上解决“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4)能够有层次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技能,便于管理,有利于快速提高教学效果,达标率明显提高。

总之,分层次教学法对于提高技工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顺利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和水平,培养学生终生体育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素质,均是十分必要且有效的手段。

猜你喜欢
分层次教学技校
民办技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试论影响技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及对策
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分层次教学方法探讨
初中生物分层次教学案例
提高线性代数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浅议技校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技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探究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