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2009-03-12 09:29孟令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4期
关键词:电饭煲德育工作集体

孟令成

健康不仅是体魄强壮,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教育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艰巨的学习、纷繁复杂的生活,就显得十分必要。

1 认识曲高和寡的道理,善待他人

无论现代科学技术如何迅猛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多大的变化,都不允许,也不可能使任何一个正常人封闭自己,孤立于他人存在。经验表明,不少具有心理缺陷、人格障碍或行为非常的学生,起始都是由于没有能够正确认识他人,对待他人,正确处理与他人之间关系而造成的。如学生刘某,曾一度十分苦恼,对班主任说:“老师,这个社会到底要不要实话实说,我说真话,但同学们总不喜欢,甚至连家长也这样。”他举了2个例子,一次是对着一位女生的英语试卷说:“倒霉,都是因为粗心白白掉了几分,不然也可以得90分以上。”结果那位女生狠狠瞪了他一眼,从此互不搭讪。另一次是父母说,奶奶不懂得使用电饭煲,给烧坏了,被他知道了。于是等奶奶回家,他就对奶奶说:“你以后使用电饭煲小心点,刚买来的就弄坏了,几十元钱白花了。”结果,奶奶生气,父母也生气。这位学生实话实说却讨人嫌。显然,学生不被他们接纳的原因,不是在于“实话实说”,而是由于言语不恰当,常有居高临下,教训他人的口吻,而使他人产生反感和疏远。善待他人就应该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人设想。善待他人,首先应有助人为乐、先人后己的优秀品质。善待他人,应该懂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应该懂得“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的人生哲理,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善待他人,应该牢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能够实施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2 创设融洽的集体环境,营造健康、民主、和谐、宽松、进取的氛围

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调节的土壤,除温馨的家庭之外,便是需要一个团结、积极、向上的班级。否则,不良的社会集体,低劣、庸俗的网吧,就必然诱惑着意志薄弱,而又急需寻求心理慰藉的青少年。班级体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环境,班主任应有意识地通过管理、教导,包括表扬、批评、讨论、奖励、惩罚等评价手段,以及自身的楷模作用,引导集体舆论;开展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规范并强化各项行为训练,促进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对成长中的青少年直接影响最大的不是教师,不是家长,而是他们的同伴。当对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在教育子女问题上责难有加的时候,专家研究表明,问题家庭对子女的影响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么严重,影响最大的是同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十分通俗而深刻地揭示了这一道理。一个融洽的集体,宛如一个温馨的家庭,会创造出健康、民主、和谐、宽松、进取的气氛,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如同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港湾,施展才华的舞台,自我调节的方向盘,孕育着青少年健全的人格。这种教育力量常常是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实在不可小视。

3 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是自我调节的关键

鲁迅先生曾说:“我的确时常在解剖别人,但却更严格地解剖自己。”处于成长时期的青少年,独立性和自觉性迅速发展,开始深入到自己内心世界。但是,他们对自己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不够清晰、全面,甚至根本不想去认识自己。然而,人与社会,宛如船与大海。如若不知自己处在什么位置,需要驶往哪个目的地,其危险当不言自明。

因此,认识自我即要首先知道“我是谁”“我是干什么的”“我应该怎么办”。一个人生说到底就是这3个简单的问题,在不断地认识和调节中,时时纠正自己的偏差,逐步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认识自我,它包括个人对自己的价值、目标、动机、计划、希望、要求的认识,也包括个人对自己的知识、能力、地位、人际关系、交往水平的认识。它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人际交往中起到行为的指导和调节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把指导和培养学生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作为德育工作的关键,使学生全面、科学、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达到内化为学生心理需求和行为养成的自觉要求。德育工作只有转变为学生内在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时,才能说取得真正、积极的效果。

猜你喜欢
电饭煲德育工作集体
我为集体献一计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电饭煲
“拆穿”电饭煲
警犬集体过生日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一锅多用
电饭煲用智能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