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制作中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2009-03-12 09:29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4期
关键词:课件制作原则

陈 霏

摘要 一个课件的成败,往往不是取决于技术,作者的制作思想和原则会对课件的整体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应充分把握课件的科学性、教学性、可操作性、简约性、艺术性等原则。

关键词 课件制作;原则;制作思想

中图分类号:G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4-0060-02

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多媒体课堂教学在教育领域已日趋广泛,现代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增强了课堂内容的直观性,拓宽了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了课堂容量,起到了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媒体课件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制作技术,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课件制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笔者认为课件制作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 把握教学性原则

多媒体课件的用途在于教学,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对象、以及教学中不同的重点和难点选择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同时应发挥多媒体的特点,用生动活泼的内容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如果一味追求课件各个环节动画及艺术效果的应用,而轻视主要知识点的解决,即使课件应用了多种制作手段,动用多种媒体制作软件,学生除对你的课件感到惊叹、对千变万化的动画所吸引外,和文字常规教学没有什么两样,很容易失去教学的实效性。因此,课件制作中,一定要注意利用某个课件进行教学的必要性。首先是选取那些常规方法无法演示或不易演示、演示观察不清的内容。其次是选取课堂上用常规手段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最后是能通过提供与教学相关的媒体信息,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情景)、资源环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源。

2 把握可操作性原则

课件的操作要尽量简便、灵活、可靠,便于教师和学生控制。在课件的操作界面上设置寓意明确的菜单、按钮和图标,最好支持鼠标,尽量避免复杂的键盘操作,避免层次太多的交互操作。为便于教学,尽量设置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控制,可以方便地前翻、后翻、跳跃;对于以学生课堂练习为主的课件,要对学生答案的输入做即时应答,并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训练次数和训练难度;对于演示课件,最好要可以根据现场教学情况改变演示进程。

3 把握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无疑是课件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是演示模拟实验,更应符合科学。多媒体课件的内容要从科学性出发,以保证其正确性、准确性和目的性。对教学内容,其选材、例证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模拟、动画应符合科学原理,画面真实。不能为追求美观而违背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在表达方法上,应采用比较、分类、归纳、分解、演示和模拟仿真等科学手段来表达丰富的教学内容。课件中显示的文字、符号、公式、图表及概念、规律的表述力求准确无误,语言配音也要准确,但在科学性的评判上宜粗不宜细,要做具体分析。如果片面强调科学性,就会束缚人的手脚,不利于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发展。所以,演示模拟原理要正确,要反映主要的机制,细节可以淡化,要尊重事实,允许必要的夸张。科学性的基本要求是不出现知识性的错误。

4 把握简约性原则

多媒体课件能够对多种媒体进行集成,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集成性并不是简单意义的多种媒体堆砌,应注意构图、文字、色彩、配音等方面的处理,对于内容应做选择性地精简,提高效率。同时,课件展示的画面应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画面的布局要突出重点,同一画面对象不易多,避免或减少引起学生注意的无益信息干扰。注意运动物体与静止物体的色彩对比、前景与背景的色彩对比、线条的粗细、字符的大小,以保证学生都能充分感知对象。避免多余动作,减少文字显示数量,尽量用语言声音表达,过多的文字阅读不但容易使人疲劳,而且干扰学生的感知。

5 把握艺术性原则

课件不仅要有好的内容,而且还要有好的表现形式。作者要考虑到多媒体课件是展示给学生看的,能使人赏心悦目、使人获得美的享受,这样的课件才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才能让学生感觉舒服,从而引起对课件内容的兴趣。艺术感染力强的课件,其中的动画、声音、图文都有很强的感官冲击力,它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理解和促进记忆力方面有良好的效果。一个课件的展示不但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优质的课件应是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展示的对象结构对称、色彩柔和、搭配合理,有审美性,使人获得美的享受,具有较高艺术性。因此,课件在界面的布局、颜色的搭配、图片的使用、配音的选择以及动画的运用、视觉效果上都应仔细斟酌,注意细节,反复试验。同时,课件的界面还要保持简洁统一,既要有艺术性,又要有整体思想。

6 把握适度信息量原则

演示型多媒体教学课件信息量太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一种看法认为多媒体课的信息量就是要大,只有信息量大,才能体现多媒体的优势。但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是有限的,切不可让他们囫囵吞枣、贪多嚼不烂。在制作课件时,演示时间不要过长,一节课只突出一个重点、强化一个难点,避免信息量过大,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及时验证和巩固所学的知识,避免教师、学生被课件牵着鼻子走。适度信息原则就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效组织信息资源,提供适度的信息量,在解决教学难点重点的同时,让教师自主地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对信息进行加工。

7 把握开放性原则

做过课件的教师都知道,制作课件要花大量的时间。若能直接采用现成的课件或对原有课件作少量修改就能为己所用,必将使多媒体教学大为普及。使用别人制作的课件来上课,是很别扭的,自己的思路和风格无法发挥,融于课件中的思想、进程思路、表现方式、体系结构和技巧运用与自己的风格可能相去甚远,再加上教学对象的差异,课件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了。因此,制作的课件是否有开放性,能否稍加改造就可以为其他教师所用,这在今后是需要大力提倡的,也符合信息时代的开放共享要求。

猜你喜欢
课件制作原则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三角函数的化简要遵循“三看”原则
任务型课堂教学中课件的制作和使用
无生上课,此处无“生”胜有“生”
浅析幼儿课件制作课程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
中学物理多媒体课件的艺术设计
超越伤害原则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