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催生货币三国演义

2009-03-25 02:51
蓝盾 2009年3期
关键词:亚洲货币欧元

枫 溪

世界金融危机从天而降,由美国向全球扩散,中国也无法置身其外。所幸经过30年成功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外汇储备之多雄踞世界之首。于是,这一波金融灾难,出现了“风暴这边独好”的局面。可以肯定地说,任何风暴吹来。“我自岿然不动”。

万事预则立。当同一地球上的许多地区陷入愁城或正哭泣的时候。你我他同为全球化的世界居民,也需要全面了解、认真思考当前的金融形势。

当源于华尔街的美国次贷危机终于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时,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弊端便无可隐藏地充分暴露了出来,国际社会要求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面对美元已经不可避免走向衰落的局面。美国仍旧试图确保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欧盟希望。借助这次危机,巩固和提高欧元的影响力,以求进一步获取世界经济的领导权。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新的国际金融体系能够体现自己的利益诉求:亚洲国家呼吁建立亚洲区域货币的呼声日渐高涨。金融危机正在催生国际货币体系新的变局。一些专家预测,也许未来会出现美元、欧元、亚洲区域货币并驾齐驱的新局面,这使人们很容易联想起1800年前魏、蜀、吴三国的故事。

各领风骚一百年

在黄金本位制的襄助下,英镑曾经当了100年(1815~1914)的世界货币霸主。经过两次世界大战,随着英帝国的衰落,美元趁势而起。1944年7月,当盟军已完全掌握二战局势,在远离欧洲和亚洲战场的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4个国家代表齐聚一堂。就战后世界金融问题进行研讨。为期三周的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决定成立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通称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确立了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以及固定汇率制度,建构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金融秩序。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规定,国际间确认美元对黄金的法定平价为35美元兑1盎司黄金,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均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汇率,美国政府承担用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美元获得了等同黄金的地位,甚至比起黄金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连续发生经济危机,黄金大量外流,导致美国黄金储备急剧下降。1971年8月15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不得不宣布美元停止官价兑换黄金。此后。各国也纷纷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随之宣告分崩离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了。美元霸权地位当然有所削弱,但美元依然占到全球贸易结算比重的60%以上,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占到64%左右。在美国境外流通的美元占其总发行额的55%~70%,其中四分之三的大面额美元是在境外流通。美元依旧占据着世界中心货币的地位。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一个大国的经济主导地位都不可能是恒久不变的。纵观15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史,主导世界经济发展的国家一般也就各领风骚100年。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无不如此。美国是从1920年开始主导世界经济的,从历史发展的规律看。美国主导世界经济的日子也不会太长了。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便出现了问题。它的经济增长其实是通过举债来支持的。美国连年出现巨额的财政赤字,但美国人却可以不受节制地超前消费。美国消费者借债消费。产生了9150亿美元的信用卡债,1.5万亿美元的汽车和其他消费债,以及10万亿美元的住房抵押债,几乎等于美国一年的GDP数额。美国人在国内举债消费的同时。美元还要对外过度供给,1982年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是55亿美元。此后一路飙升,到2006年已经增长到8100多亿美元。25年间美国对外提供的美元增加了147倍。这就导致了境外美元资产的迅速膨胀,世界官方外汇储备中美元储备已经从1981年的700亿美元,扩张到2006年底的3.33万亿美元。膨胀了46.6倍。自2001年以来,美元指数开始了长达7年之久的弱势之旅。美国经济也在新兴市场国家的快速崛起中。表现暗淡无光。美元相对于世界其他主要货币持续贬值,带动美元的真实有效汇率下降约30%。1999年至2007年。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由70.9%下降到63.9%。此次金融危机对美国的金融和经济是又一个更为沉重的打击,也许由此会成为美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世界经济矛盾的焦点将会更加集中在美元的前途上,世界经济也将越来越无法容忍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元面临着“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境地,美元时代走向终结已是无可挽回的大趋势。

心有余而力不足

面对当前令人不安的金融局面,部分欧洲国家多次呼吁召开新的布雷顿森林会议。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大声疾呼:“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重新回到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恢复市场的秩序。”英国首相布朗则早早描绘了他所希望的国际金融新秩序,包括增强IMF对全球市场的监管地位、建立全球经济的预警体系、加强对跨国企业的监管、建立在危机中采取合作和一致行动的机制等;法国总统萨科齐的表现最为直接:“欧洲想要它,欧洲要求它,欧洲将得到它。”从欧洲这些要人的言语中不难看出,欧洲正试图通过新一届布雷顿森林会议,重获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欧洲要想主导世界经济。势必要想方设法扩展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影响力。

先来回顾一下欧元的成长经历。1978年。欧共体9国同意建立主旨在稳定汇率的欧洲货币体系。1979年3月,欧洲货币体系开始生效。欧洲货币单位“埃居”(BCU)成为欧洲记账单位。1991年12月,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条约计划从1999年起实行统一货币。从此,欧共体变成了欧盟,欧元取代了埃居。1993年1月1日。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全面实施,12个成员国之间取消内部边界,实现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的全部或部分自由流通。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开始生效。1994年1月1日,经济货币联盟进入第二阶段。欧洲货币局正式成立并运作。1995年12月15日。欧洲理事会马德里会议确定单一货币名称为“欧元”(Euro)。1998年5月1日。欧盟布鲁塞尔首脑特别会议确认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卢森堡、葡萄牙、奥地利、芬兰和爱尔兰共11国为欧元创始国。1998年7月1日,欧洲央行正式取代原欧洲货币局。2000年6月。希腊加入欧元区。1999年1月1日,欧元开始启动。不过迎接它的却是一连串的“恶劣气候”:当时正逢美国经济持续高涨,欧洲和日本的资金源源不断流向美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强势美元与弱势欧元的局面:科索沃战争又让人们对欧元的信心大打折扣:石油价格的上涨也对欧元造成了巨大冲击:而疯牛病、口蹄疫的肆虐,又使得本来就因进口涨价而吃紧的欧洲价格形势

更是雪上加霜。2001年欧元对美元的比率。一直在1比0.85左右苦苦挣扎,有人把此时的欧元称之为一个“生不逢时的孤苦幽灵”。从2002年7月15日起,欧元走上了好运。在那一天。欧元与美元打成了平手。汇率变成了1比1。此后,美元汇率不断下滑。而欧元汇率却日趋坚挺。2004年欧元持续走强。这显然与欧洲的经济基本面关系不大,主要是受美元疲软推动。目前,欧元区的经济规模与美国基本相当。欧元主要在欧洲及周边国家使用,在国际交易中约占五分之一的份额。欧元已经成为美元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资料显示,在全球外汇储备总额中,美元外汇储备占比从1999年的70.9%下降到2007年底的63.9%的同时,欧元占比却从1999年底的17.9%上升到了2007年底的26.5%。

不过。欧元发展势头虽然强劲。企图取代美元仍然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其一,欧洲经济近年来一直是增长乏力。现在又面临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欧盟委员会前不久发布的经济预测报告显示,继2008年第二季度环比出现0.2%的负增长后,欧元区经济的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将分别出现0.1%的负增长。按照通常定义,如果连续两个季度出现经济负增长即为经济衰退。其二。欧元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欧元是建立在超国家协议之上的,仅有成员国遵守承诺的道义约束。而迄今为止主要国际货币都是由国家信用刚性支持的。虽然发行欧元的欧洲央行可以独立制定货币政策。但有三个缺陷:欧洲央行没有最后贷款人的法定资格、没有对欧洲的银行实行监管的权力(这两个权力属于各成员国央行及有关当局)、无权决定汇率政策(这一权力归成员国财政部)。这就说明。欧元的前景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欧元虽然目前还不足以与美元平起平坐。但欧盟如能抓住此次金融危机的战略机遇,加快经济整合的步伐。进一步推进内部协调,欧元将有望在未来全球的经济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欧元之父”邀请“亚元之父”

欧元区的诞生,不仅改写了欧洲的历史。也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欧元开创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不使用武力统一诸多国家货币的先例,也给人们开启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像欧洲大陆这样一个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语言、文化、生活习惯存在很大差异的区域都可以实现货币统一,其他地区为什么不可以仿效呢!

日益密切的亚洲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也催生了人们对亚洲未来共同货币——亚元的期待。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后。有不少学者、甚至各国的财金官员,都认为亚洲地区应该创立一种新的货币——亚元,借此稳定本地区经济。目前,亚洲地区在世界贸易和货币体系的地位举足轻重,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五分之二左右,占全球新投资金的三分之二左右,同时在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中大约占到一半以上。随着此次金融危机的降临,创立亚元呼声又趋高涨。被誉为“欧元之父”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蒙代尔,是当今世界最优货币区域理论的首创者。曾获得199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并担任过联合国、世界银行、美国财政部等多个国际金融组织和政府机构的高级顾问。他因倡议并直接设计了世界第一个区域货币——欧元,而获得了“欧元之父”的美称。他在南开大学曾发表题为《亚洲需要共同货币吗?》的演讲。他指出,随着欧洲和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亚洲经济今后的发展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而中国入世后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剂强心剂。亚洲经济要继续保持当前势头。亚洲各国就应该有更紧密的经济关系,应当尽快建立类似欧洲货币组织的亚洲货币基金会(AFM),以减低市场经济中亚洲各国的货币风险。增强国际贸易服务抗冲击力。并以此为基础。最终建立可行的新货币——亚元。蒙代尔教授认为,亚洲货币基金会和亚元的建设。应该首先包括中国和日本这两个经济大国。中国、东盟加上日本和韩国最适合承担发起人角色。他说。中国连续20多年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拥有广阔的市场和良好的经济环境,在创建亚洲货币基金会和亚元过程中。应承担主要角色。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近年来。亚洲金融合作的不断深入,亚元诞生的希望越来越明朗。东盟各国和中、日、韩三国,在2000年5月签署了关于双边货币互换安排的《清迈协议》,这个协议让亚洲金融合作从构想变为现实。2003年6月,由亚洲11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出资10亿美元设立的亚洲债券基金。为催生亚洲共同债券市场搭建了平台。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2008年5月,东盟10国及中、日、韩三国财政部长。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发表声明,宣布将共同出资800亿美元建立一个共同外汇基金,用以维持亚洲地区的货币稳定。同年10月。上述13国又进一步加紧磋商,决定争取在2009年上半年将8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库建立起来,同时成立一个区域性监管机构。以提高对本地区各经济体的监控力度。有专家认为,此次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建立的800亿美元储备库,也许会成为未来亚洲区域货币诞生的起点。

亚洲区域货币的诞生能给亚洲各国和世界发展带来哪些好处呢?

1、有了统一的货币。有利于亚洲各国共同一致抵御外汇风险。2、有了统一的货币,可以有效降低区域内的交易成本,大大提高区域内的贸易额度。3、亚元诞生后。必然会逐步形成美元、欧元、亚元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国际货币多层次多元化的格局。有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与繁荣。当然。由于亚洲各国在政治体制与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亚元诞生的过程将注定是十分艰难而漫长的,也许需要比欧洲用40年才推出欧元的时间还要更长一些。因此。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建议,亚洲各国可以通过先推出一揽子亚洲硬通货作为亚洲统一货币发展中的替代品,以解决亚洲货币与美元和欧元挂钩而产生的问题。

多元化初现端倪

此次金融危机过后,世界经济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美元虽然已成为明日黄花,但能够取代美元的新的世界货币尚未出现。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美元仍旧会处于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欧元在国际贸易,和外汇储备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亚元的诞生虽然尚需较长的时日。但由于中国经济仍会持续快速发展,在未来20至30年内,经济总量将与美国、欧元区并驾齐驱,甚至可能超过这两个经济体。毫无疑问,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将会加快,人民币成为区域性关键货币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将最有可能出现以美元为主导、以欧元与人民币为欧亚两翼,再辅之以英镑、日元,形成相互竞争又相互补充、多层次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新格局。

(责编金锋)

猜你喜欢
亚洲货币欧元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亚洲足球
那些早已红透VOL.03半边天的亚洲it gril,你都关注了吗?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日全食令亚洲很兴奋
第二期《漏洞在哪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