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阅读训练

2009-03-25 02:51魏国华
新校园·中旬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帕瓦罗蒂蔡先生林徽因

魏国华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18分)

奥运传奇人物杰西西·欧文斯传

10.2秒的男子百米纪录,19年内无人问津;8.13米的跳远纪录,沉睡长达25年之久;1980年,美国政府设立“杰西·欧文斯奖”;1984年洛杉机奥运会开幕式上,欧文斯的外孙女吉娜·汉菲尔手持火炬跑进会场。杰西·欧文斯缔造了一个传奇,但他的传奇始终离不开那一抹神秘的“黑”。

欧文斯1913年9月12日出生于美国南方阿拉巴马州一个黑奴后裔家庭。由于家境贫寒,排行第七的他从小遭受支气管炎和肺炎等各种疾病的折磨,但其运动天赋却在体育课60米短跑中得以发掘,他被邀请加入田径队,通过系统训练,欧文斯成为所在高中的田径明星。19岁那年,他以9秒4的成绩跑平了100米短跑世界纪录,凭借这一出色的成绩,欧文斯敲开了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校门。

运动成绩的优秀并不能让周围的人忽略欧文斯身上的“黑色”标签。1933年的美国被种族隔离制度的阴霾所笼罩。田径场上,师生为欧文斯热情呐喊;但走出田径场,欧文斯与所有黑人学生只能住在校外;外出时,他们被隔离在“黑人食宿区”。

1935年5月25日,美国召开第十届安阿伯大学生运动会。欧文斯背部受重伤,但他仍在短短45分钟内创造了三项新的世界纪录,平了1项世界纪录;下午3点15分,100米跑9秒4,平世界纪录;十分钟后,3点25分,跳远8.13米,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又过了九分钟,3点34分,220米跑20秒3,又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下午4点整,在220米低栏这个项目上,他又成了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成绩22秒6。

“要知道,大部分人的生活就像一个大衣柜,里面装着一件体面的外套,但更多的是些互不搭配的脏旧衣服。而我,毕生的训练只为了那10秒钟。”在欧文斯看来,体育成为他的全部。

1936年,第11届柏林奥运会在纳粹操办下臭名昭著。希特勒想借这届奥运会大肆宣扬“雅利安人至上”的种族优越论,但可惜事与愿违。

男子百米决赛,一名黑人运动员,像离弦利箭,首先到达终点,扩音器宣布美国运动员杰西,欧文斯打破了世界纪录。但更让希特勒震惊的是,这个黑人竟囊括了一百米、二百米、跳远三块个人金牌,而且获得男子4×100米接力金牌。欧文斯成为该届奥运会的头号英雄,媒体把这届奥运会称为“欧文斯运动会”。

大失所望的希特勒看着百米金牌被一名黑人运动员轻易夺走,情绪失控,忘记了东道主首脑应有的风度,气急败坏地离场,赛后甚至回避为冠军颁奖和握手祝贺的仪式。对此,欧文斯的回答镇定自如:“我到柏林不是来跟什么人物握手的,我是来夺金牌的,现在我已达到目的,这就足够了!”

尽管奥运会上攻破了纳粹的种族歧视,然而,载誉归来的欧文斯却无力反抗本国潜藏的歧视目光:“当我回到美国故土,除了希特勒的那些故事,我还是得从公共汽车的后门上车,不被允许坐在前排。希特勒拒绝和我握手,但白宫总统一样拒绝和我握手”

欧文斯没有得到美国政府的认可,他和其他黑人运动员一样没有逃脱失业的命运:“当我带着1936年4枚奥运金牌回到美国,我得到前所未有的赞誉,人们纷纷邀请我参加各种活动,但没有人提供给我一份工作。”

欧文斯的家庭还是一贫如洗,大学四年级时他不得不退学,随后以跑步维持生计。他不得不屈辱地与汽车、摩托车赛跑,甚至为配合主办方和赛马比赛:“奥运冠军的头衔成了个负担”为了谋生,我不得不和动物赛跑。”

直到上世纪50年代后,欧文斯的生活才渐有起色,1955年他受邀担任美国国务院负责体育运动的官员。1976年国·藤奥委会授予他银质奥林匹克勋章。五大洲20家著名报刊评选他为“本世纪世界最佳运动员”(排名仅次于球王贝利)。1980年3月31日,欧文斯因肺癌去世。

(本文有删节)

1、文章开头就写欧文斯骄人的成绩的作用是什么?(4分)

2、作者为什么说“他的传奇离不开那一抹神秘的‘黑”?(4分)

3、种族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该文也涉及到了这一话题,并通过传主欧文斯之口表明了作者的看法。请结合画线句子,对其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进行评价。(4分)

4、奥林匹克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欧文斯个人一生的经历,也可以说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诠释。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感触?请结合文章自选任一角度进行具体的阐述。(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18分)

帕瓦罗蒂的悲伤

朱伟

帕瓦罗蒂的死其实是没有悬念。不到两年前,他的最后一次全球告别演出到北京,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音乐会在嘈杂的北京体育馆开幕,导致半个北京城交通瘫痪。在那个夜晚,看他披着漂亮的彩色围巾端坐在宝座灯光下,以电扇降温,借话筒以油滑的声音控制,像演唱流行歌曲一样绘声绘色演唱《今夜无人入眠》,来收获迷信他声音的大众狂欢,我只感到一种悲伤。那个夜晚,作为一个他曾充满磁性声音的热爱者,我已经向他告别过了。或者说,那是一个彻底冻结了我对他热情的夜晚,那个夜晚,刻薄些说,心中那个曾燃烧过我激情的老帕已经死了。

我心中那个帕瓦罗蒂其实活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1965年他30岁,在斯卡拉歌剧院与只比他大8个月的摩德纳老乡、比他先成名的著名女高音弗蕾妮合作,唱《艺术家的生涯》中的鲁道夫而成名。他最有名的成名唱就是鲁道夫那首充满真情的《你这冰冷的小手》。那时的老帕,充满情感容积的声音真是构成了极迷人的男性磁性厚度。著名指挥家波宁吉就因为看中了他的声音可开发性,才拉他开始了与自己妻子,著名女高音萨瑟兰的合作。

萨瑟兰与帕瓦罗蒂的合作,使老帕的声音能量得以进一步发挥。萨瑟兰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取代声音已经衰竭的卡拉斯成为女高音之王,她的声音比卡拉斯更有高度、更漂亮。我一直觉得帕瓦罗蒂的高音之王,实在是她培育、激发的结果。他们合作在1968年录制多尼采蒂的《军中女郎》,老帕在那段被称为男高音禁区的《啊,多么快乐的日子》中,唱出了他一生最著名的连续9个漂亮的高音C,那时他33岁,真是热力惊人。二十世纪80年代后,他其实再不可能气势如虹地唱出这样的高音。萨瑟兰使他明白了美丽音色不仅是“音高的辉煌倾诉”,而且音高必须与漂亮的抒情结合起来,将高音域持续的华丽绵延成委婉曲折的诗意。随后,在贝里尼的《清教徒》中,他唱出了高音D,从此稳坐了第一男高音的地位。

这第一是指他的声音高度,并非指声音的表现能力。他与萨瑟兰的组合,也成为卡拉斯与斯苔芳诺之后的最佳组合。应该说,从声音内涵与对角色理解的深度,帕瓦罗蒂与前辈那些伟大的男高音是不能比拟的。在他之前,整个五、六十年代,有那么多修养优秀的男高音:吉利、比约林、斯基帕、斯苔芳诺,声音一个比一个漂亮。强大的声音能

量,也有科莱里、莫纳科。

优秀男高音的标准,首先是声音的宽度,音高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情感的浓度与强度,音质还要漂亮,能表达声音的质量,这质量常常来自对角色的身份认同。帕瓦罗蒂最大的优势是音域的宽阔,而最大劣势则是典雅的气质,但这不妨碍他在六十年代后期与整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能量发挥,其声音本身优势还是远超过了西班牙男高音多明戈,我以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1971年《爱的甘醇》、《弄臣》;1972年《拉莫摩尔的露契亚》、《图兰朵》;1973年《清教徒》;全部是与萨瑟兰合作。他的黄金时代尾声大约是1984年与萨瑟兰合作的《诺尔玛》。

无论男高音还是女高音,热力四射、如雷贯耳、蛊惑人心的高音黄金期一般都很短暂。声音容积的急速大容量付出,很快就会使圆润的声音发干,宽阔的音域变窄。帕瓦罗蒂从1965年到1984年,延续了20年,已经是辉煌的结果。在我看来,他是在声音无法再满足歌剧生涯后,晚节不要,才渐渐堕落成为一个在大众舞台上,通过声音控制下的表演,疯狂赚钱的机器。这是一个从艺术走向骗术的过程。这行骗,指通过麦克风与高级音响,通过声音组织,不再需要付出巨大的能量,轻松放大声音效果,面对广场大众,获得了巨大的效果。他的演唱会,刻薄些说,其实就是越来越操控自如的声音游戏——当感情变成炫技需要,华丽就变成声音控制的油滑。

帕瓦罗蒂确实使歌剧向大众普及,大众不可能知道吉利,不可能知道弗蕾妮或者萨瑟兰,但全世界人都知道了他帕瓦罗蒂。他不需要拿出他真正唱高C、高D的声音,就能让全世界每个角落里人为他疯狂,成千成万人通过他,不知道普契尼,但认识了《今夜无人入眠》的旋律。这不知道是歌剧的幸运还是悲哀。

我是固执地认为,美丽的声音只在珍藏中,通过麦克风与音响来放大效果的声音,本不是真实的声音,所感受到的其实是虚假效果。在广场上、大会堂或者体育场里,那就没有多少艺术家孜孜以求的歌剧了。艺术只在小众保护下才可存在,所以那些优秀的高音美声都是以尽量减少演出,预防声音过度开采而维护自己的美丽音色——它是需要吝惜与珍藏的。

从这个意义,我以为,如果说帕瓦罗蒂是“最后的男高音”,那也是指他的1985年以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歌剧的听众都开始老了,年轻一代不再需求认真计较音质高低了,艺术越来越冷落,歌剧院前已经门可罗雀了。被快餐哺育出来的人习惯了音响轰炸,谁还有耐心在歌剧院里慢慢分辨真正优秀的声音呢?

(引自2007年9月16日《燕赵都市报》,有删节)

1、请阐释“我心中那个帕瓦罗蒂其实活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含义。(4分)

2、“悲伤”本应该指帕瓦罗蒂的去世,作者为什么要说成是“帕瓦罗蒂的悲伤”?(4分)

3、作者特意写到帕瓦罗蒂在北京的“全球告别演出”,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5分)

4、文章说“这不知道是歌剧的幸运还是悲哀”,请联系全文谈谈自己的看法。(5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18分)

一代才女林徽因

林杉

阳光正在窗户上泼洒着桔黄色的写意。林徽因用目光寻找着那一对靛蓝色的小鸟,它们在窗外的竹梢上跳着、唱着,仿佛从唐诗中飞来的鸟儿,阳光梳理着它们轻灵的羽毛。有时它们便跳到窗台上来,在这个狭长的窄窄的舞台上蹁跹着。

林徽因多么羡慕窗外的一切,羡慕在窗台上舞蹈的小鸟,她也需要那么一小点儿平凡而简单的欢乐,而此刻,她却只能躺在病床上,一任阳光在窗棂上涂抹着晨昏。

从大足考察回来之后,因劳累又受了风寒,她的肺病再次复发,连续几周,高烧四十度不退。上坝村无医无药,梁思成去李庄镇请来史语所的医生为她诊治,无奈他也学会了打针。

艰苦的日子伴着川南的冬天来临了,营造学社的经费几近枯竭,中美庚款基金会已不再补贴,只好靠重庆的教育部那杯水车薪的资助。成员的工资也失去了保障,幸亏史语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负责人傅斯年和李济伸出援助之手,把营造学社的五人划入他们的编制,每个人才能拿到一点固定的薪水。

林徽因和梁思成两人的工资大部分都买了昂贵的药品,用在生活上的开支就拮据起来,每月开了工资,必须马上去买药、买米,通货膨胀如洪水猛兽,稍迟几天,就会化作废纸一堆。

林徽因吃得很少,身体日渐消瘦,几乎不成人形,在重庆领事馆的费正清夫妇,托人捎来一点奶粉,像吃油一样谨慎地用着,为了改善一下伙食,梁思成不得不学着蒸馒头、煮饭、做菜,他还从当地老乡那儿学会了腌菜和用桔皮做果酱。

实在没有钱用的时候,梁思成只得到宜宾委托商行去当卖衣物。

衣服当完了,便只好把宝贝一样留下来的派克金笔和手表送到那山一样巍峨的柜台上。帐房先生对梁思成视为生命的东西,却越来越表现出冷漠和不耐烦。一支二十年日夜伴随他的金笔,一只从万里之遥的美国绮色佳购得的手表,当出的价钱只能在市场上买两条草鱼。拿回家去,他神色凄然地说:“把这派克笔清炖了吧,这块金表拿来红烧。”

林徽因除了苦笑,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唯一没有当掉的就是那架留声机了。在最艰苦的日子里,音乐成了他们的药品和粮食。林徽因喜欢贝多芬和莫扎特的作品,一曲《维也纳森林故事》、一曲《月光水仙女之舞》、一曲《胡桃夹子》,便把人带人一个奇幻的世界,只有在音乐里才能同遥远的先哲对话,让心灵听到明日的传闻,只有音乐才能让他们暂时忘掉苦难。

从这只黑色底片上旋转出来的音乐,把浸渍在盐水里的心,悄悄地冰释了。那音符是一群精灵,因为它们的降临,这两间简陋的屋子里充满了光辉。阴冷的冬天,在大面积地退去。音乐的芳香,在所有的空间弥漫着一个季节的活力。

更多的时候,林徽因以书为伴,雪莱和拜伦的诗伴她挨过沉默、孤寂的时光。那些诗句,一个字一个字地在她的心里生长着:你那百折不挠的灵魂——/天上和人间的暴风雨/怎能摧毁你的果敢和坚忍!/你给了我们有力的教训:/你是一个标记,一个征象,/标志着人的命运和力量;/和你相同,人也有神的一半,/是浊流来自圣洁的源泉。

当她觉得自己的生命快要耗尽的时候,她便从这些诗句中,重新汲取到了力量,如同一个在沙漠里跋涉太久的旅人,惊喜地发现了甘泉和绿洲。

病情稍微好些的时候,林徽因便躺在小帆布床上整理资料,做读书笔记,为梁思成写作《中国建筑史》作准备。那张小小的帆布床周围总是堆满了书籍和资料。

林徽因、梁思成和大家一起商量恢复营造学社已经停了几年的社刊。

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川,出版刊物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在李庄乡下。没有印刷设备,他们就用药水、药纸书写石印。莫宗江的才华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他把绘制那些平面、立体、刨面的墨线图一揽子包了下来。他描出的建筑图式甚至可与照片乱真。从抄写、绘图、石印、折页、装订,学社

的同仁一起动手,最紧张的时候,连家属和孩子们也都参与了劳动。一期刊物漂漂亮亮地出版的时候,大家高兴得又笑又跳。

继抗战前的六期汇刊之后,第七期刊物便诞生在这两间简陋的农舍里。

向命运喘息的人,却终究不会把自己抵押给命运。有时候,命运当胸一拳,会击倒一个虎背熊腰的壮汉,然而,林徽因却顽强地抗争着。

窗子外面的景色变幻着,田野重新勃发生机,雨后的甘蔗林,可以听到清脆的拔节的声音,那声音如火苗般燃烧着。棒棒鸟照旧是窗台上的客人,它们洞悉所有季节的秘密。林徽因把她的诗句写在纸上的时候,阳光仍旧在窗户上泼洒着桔黄色的写意。

(选自《一代才女林徽因》,有改动)

1、文章开头和结尾的景物描写有怎样的特点?在文中有何作用?

2、找出文中能够表现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当时生活处境下仍不失诙谐幽默的语句并说明其含意。

3、在林徽因最艰难的日子里。是什么支撑她走过这一段人生之路的?请简要分析。

4、综观全文,林徽因在当时有着怎样的遭遇?在她与命运的抗争中,表现出了哪些可贵的品质?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18分)

从砍柴牧牛到学做木匠

齐白石

(1)同治十年,我九岁。十一年,我十岁。十二年,我十一岁。这三年,我在家,帮着挑水、种菜、扫地、打杂,闲着就带着我两个兄弟。最主要的是上山砍柴,砍了柴,自己家里有得烧了,还可以卖了钱,补助家用。我那时,不是一个光会吃饭不会做事的闲汉子,但最喜欢做的,却是砍柴。邻居的孩子们,和我岁数差不多的,一起去上山的有的是,我们就成了很好的朋友。上了山,砍满了一担柴,我们在休息时候,常常集合三个人,做“打柴叉”的玩儿。打柴又是用砍得的柴,每人取出一捆,一头着地,一头靠在一起,这就算是“叉”了。用柴耙远远的轮流掷过去,谁能掷倒了叉,就赢得别人的一捆柴。掷不倒的算是输。也就输掉自己的一捆柴。三人都掷倒了,或者都没曾掷倒,那是没有输赢。两人掷倒,就平分输的那一捆,每人赢到半捆。因为三捆柴并在一起,柴耙又不是很重的,掷倒那个柴叉。并不太容易,一捆柴的输赢,总要玩上好大半天。这是穷孩子们不用化钱的娱乐。我小时候也挺高兴玩的。

(2)后来我作客在外,有一年回到家乡,路过山上,看见一群砍柴的孩子,里头有几个相识的邻居,他们的上辈,早年和我一起砍过柴,玩过打柴叉的,我禁不住感伤起来,做了三首诗,末一首道:

来时歧路遍天涯,独到星塘认是家。

我亦君年无累及,群儿欢跳打柴叉。

(3)光绪三年,我十五岁。父亲看我身体弱,力气小,田里的事,实在累不了,就想叫我学一门手艺,预备将来可以糊口养家。但是,究竟学哪一门手艺呢?父亲跟我祖母和我母亲商量过好几次,都没曾决定出一个准主意来。那年年初,有一个乡里人都称他为“齐满木匠”的,是我的本家叔祖,他的名字叫齐仙佑,我的祖母,是他的堂嫂,他到我家来。向我祖母拜年。我父亲请他喝酒。在喝酒的时候,父亲跟他说妥。我去拜他为师,跟他学做木匠手艺。隔了几天,拣了个好日子,父亲领我到仙佑叔祖的家里,行了拜师礼。吃了进师酒,我就算他的正式徒弟了。

(4)仙佑叔祖的手艺,是个粗木作,又名大器作,盖房子立木架是本行,粗糙的桌椅床凳和种田用的犁耙之类,也能做得出来。我就天天拿了斧子锯子这些东西,跟着他学。刚过了清明节,逢到人家盖房子,仙佑叔祖带了我去给他们立木架,我力气不够,一根大檩子,我不但扛不动,扶也扶不起,仙佑叔祖说我太不中用了,就把我送回家来。父亲跟他说了许多好话,千恳万托地求他收留。他执意不肯,只得罢了。

(5)我在家里,耽了不到一个月。父亲托了人情,又找到了一位粗木作的木匠,名叫齐长龄,领我去拜师。这位齐师傅。也是我们远房的本家,倒能体恤我,看我力气差得很,就说:“你好好的练罢!什么事都是练出来的,常练练,就能把力气练出来了。”

(6)记得那年秋天我跟着齐师傅做完工回来,在乡里的田塍上,远远地看见对面过来三个人,肩上有的背了木箱,有的背着很坚实的粗布大口袋,箱里袋里装的。也都是些斧锯钻凿这一类的家伙,一看就知道是木匠,当然是我们的同行了,我并不在意。想不到走到近身,我的齐师傅垂下了双手,侧着身体,站在旁边,满面堆着笑意,问他们好。他们三个人,却倨傲得很;略微地点了一点头,爱理不理地搭讪着:“从哪里来?”齐师傅很恭敬的答道:“刚给人家做了几件粗糙家具回来。”交谈了不多几句话,他们头也不回地走了。齐师傅等他们走远,才拉着我往前走。我觉得很诧异,问道:“我们是木匠,他们也木匠,师傅为什么要这样恭敬?”齐师傅拉长了脸说:“小孩子不懂得规矩!我们是大器作,做的是粗活,他们是小器作,做的是细活。他们能做精致小巧的东西,还会雕花,这种手艺,不是聪明人,一辈子也学不成的,我们大器作的人,怎敢和他们并起并坐呢?”我听了,心里很不服气,我想:“他们能学,难道我就学不成!”因此,我就决心要去学小器作了。

(节选自《白石老人自述》,有改动)

1、结合全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4分)

(1)第一段中自石老人详细讲述了童年“打柴叉”的游戏,你认为作者的目的是什么?请写出两点。

(2)第二段中“我禁不住感伤起来”,白石老人为什么感伤呢?

2、结合原文具体概括一下白石老人的两位木匠师傅的性格特点。(4分)

3、第(6)段中自石老人回忆师徒二人遇到“小器作”木匠的故事有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4分)

4、《白石老人自述》大部分是齐白石晚年口述。由晚辈记录下来的,后人对这本传记的评价是“我手写我口”。请概括本文的语言特点,并简要分析。(6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18分)

蔡元培

傅斯年

凡认识蔡先生的,总知道蔡先生宽以容众;受教久的,更知道蔡先生的脾气,不严责人,并且不滥奖人,不像有一种人的脾气,称扬则上天,贬责则入地。但少人知道,蔡先生有时也很严词责人。我以受师训备僚属有25年之长久,颇见到蔡先生生气责人的事。他人的事我不敢说,说和我有关的。

蔡先生到北大的第一年中,有一个同学,长成一副小官僚的面孔,又做些不满人意的事,于是同学某某在西斋(寄宿舍之一)壁上贴了一张“讨伐”的告示;两天之内,满墙上出了无穷的匿名文件,把这个同学骂了个“不亦乐乎”。其中也有我的一件,因为我也极讨厌此人,而我的匿名揭帖之中,表面上都是替此君抱不平,深的语意,却是挖苦他。为同学们赏识,在其上浓圈密点,批评狼藉。这是一时学校中的大笑话。过了几天,蔡先生在一大会中演说,最后说到此事,大意是说:

诸位在墙壁上攻击某某君的事,是不合做人的道理的。诸君对某君有不满,可以规劝,这是同学的友谊。若以

为不可规劝,尽可对学校当局说。这才是正当的办法。至于匿名揭帖,受之者纵有过,也决不易改悔,而施之者则为丧失品性之开端。凡作此事者,以后都要痛改前非,否则这种行动,必是品性沉沦之端。

这一篇话,在我心中生了一个大摆动。我小时,有一位先生教我“正心”“诚意”“不欺暗室”,虽然《大学》念得滚熟,却与和尚念经一样,毫无知觉;受了此番教训,方才大彻大悟,从此做事,决不匿名,决不推自己责任。大家听蔡先生这一段话之后印象如何我不得知,北大的匿名“壁报文学”从此减少,几至绝了迹。

蔡先生第二次游德国时,大约是在民国十三年吧,那时候我也是在柏林。蔡先生到后,我们几个同学自告奋勇照料先生,凡在我的一份中,无事不办了一个稀糟。我自己自然觉得非常惭愧,但蔡先生从无一毫责备。有一次,一个同学给蔡先生一个电报,说是要从莱比锡来看蔡先生。这个同学出名的性情荒谬,一面痛骂,一面要钱,我以为他此行必是来要钱,而蔡先生正是穷得不得了,所以与三四同学主张去电谢绝他,以此意陈告先生。先生沉吟一下说:“《论语》上有几句话,‘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意思是,赞成他的进步,不赞成他的退步,何必做得太过分呢?人家洁身而来,就应该赞成他的自洁,不要老追究他过去的事)你说他无聊,但这样拒人于千里之外,他能改了他的无聊吗?”

于是我又知道读《论语》是要这样读的。

北伐胜利之后,我们的兴致很高。有一天在先生家中吃饭,有几个同学都喝醉了酒,蔡先生喝得更多,不记得如何说起,说到后来我便肆口乱说了。我说:“我们国家整好了,不但要灭了日本小鬼,就是西洋鬼子,也要把他赶出苏彝士运河以西,自北冰洋至南冰洋,除印度、波斯、土耳其以外,都要‘郡县之。”蔡先生听到这里,不耐烦了,说:“这除非你做大将。”

此外如此类者尚多,或牵连他人,或言之太长,姑不提。即此三事,已足证先生责人之态度是如何诚恳而严肃的,如何词近而旨远的。

1929年(选自《傅斯年全集》。有删改。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教育家。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倡求学自·由,主张对新旧思想“兼容并包”,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发祥地。)

1、概括文章第一段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作用。(4分)

2、文中“受了此番教训,方才大彻大悟”,“彻悟”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3、文章第五段中写出蔡先生批评我们引用了《论语》中的话,你认为先生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4、结合文章所记述的三件事,探究一下蔡先生责人是如何做到“词近而旨远”的?(6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18分)

大自然是生命的基石

高维生

他身背画架,提着装满了画笔、调色板和油彩的画箱,又一次出发了。在俄罗斯的大地上,他感到坚实和幸福。他的作品不仅表达了大自然的风情,更多的是热爱。

19世纪的伊萨克·列维坦,被称为“俄罗斯第一风景画家”他是俄罗斯的、也是世界的画家。列维坦忠诚地记录了大地上事情,一座木桥面,一条河流,一片草场,一只丢弃的木船,一个歪斜的十字架,一株桦树,一朵乌云。这些平常的景物,透过列维坦苦难的眼睛,流露出深深的爱意。这样的情感,像山间渗出的泉水,一滴滴,一片片,形成了湍急的河流,在辽阔的土地上奔流。当他支起画架,面对大自然一草一木,怀念和回忆,过去和现在交织一体。一支画笔,一起一落,在绷紧的画布上留下了博大的痛苦的思索。贫困的童年生活,像一笔厚重的财富存在生命的银行中,影响了列维坦的一生。忧郁研磨的颜料,融入列维坦的画中,这种颜料和别的色彩的调和,发生了质的变化,有了冲击人心的震撼。不论是乡村的蜂房,夕阳中的村庄,孤独中的小木桥,寂寞的教堂,列维坦让它们暴涨出诗意的生命。在给俄国文学大师契诃夫的一封信中,列维坦写道:“我还从来没有如此爱过大自然,对于它如此敏感。我还从来没有如此强烈地感觉到这种绝妙的天空,它流注于一切,但非人人能见,甚至无以名之,因为它不是理智与分析所能获得,它只能由爱来理解。没有这种感觉就不能成为画家。”

1884年,23岁的列维坦首次参加巡回画派巡回展览协会的画展,1891年成为它的会员。列维坦在大地上奔走、写生,他不想当一个伪“风景画家”,拿相机拍下一些景物,回到画室机械地加工,东移西凑。一座村庄,一处庄园,一条河流,一朵云絮,有着自己的精神背景,传说和朴素的大自然不可能复制。情和景交融的氛围,深藏一种复杂的东西,这里有爱和欢乐,有痛苦和绝望。这是普通的小河,三根剥皮的原木,漫不经心地搭在河上,桥的另一端是在泥泞的土路上铺了一段木板小路,伸向远处的林中。乡村的人,从桥上来来往往。列维坦根据古老的传说,创作这幅画作。1862年,31岁的列维坦在一所庄园里作画,在夜晚,享受一潮潮扑来的草香味,听虫鸣,听古老的故事。传说化作精灵,飘荡在园子的角落,像清晨的露珠打湿了画布,滴在调色盘上,列维坦创作了他的代表作《深渊旁》。看过画的人,被夕阳中的光线和静静的河水震动,一株株簇拥的树中,似乎传出一种声音,循着声音,沿着木板路人们走向远处的树木中。1892年,列维坦创作了《通往弗拉基米尔的路》,这幅画让许多进步的知识分子落泪,并不是画的技巧多么与众不同,而是画深处溢出的思想。这条路没什么特殊的地方,在俄罗斯的大地上,太普通了,但它不是通往幸福的道路,它接通的前方是西伯利亚寒冷的、潮湿的矿井,那里是人间的地狱。1825年,十二月党入失败后,大批知识分子就是从这里被押往西伯利亚的。大块大块的阴云,遗弃的路标,在血和泪冲刷的流放路上,发生了多少感人的事情,列维坦倾注了深厚的情感和良心。

伏尔加河养育了列宾,也哺育了列维坦,给了他丰富的艺术养分,他很多题材表现了母亲河的一情一景,一朝一夕。列维坦的生命之树深扎在大地上,展现性格,他不是谁,是伊萨克·列维坦。一个人拒绝和时代的潮流合作,专注自己的艺术天地,这是需要勇气和力量,不是任何人都能做的。

漫长的冬天将要结束了,乘着雪橇悄悄地远去,春天是诗人和画家笔下常现的题材。俄罗斯的一位大诗人帕斯捷尔纳克写道:“二月。该弄点墨水来哭泣/和着泪水写二月的悲歌/这时那踩得直响的稀泥/闪出一派黑油油的春色。”俄罗斯的春天,少了冬天的粗犷,多了一些浪漫的诗意。列维坦送给春天的礼物是《三月》,雪后清爽的空气,有了一股春的味道,列维坦看到了明天,桦树重新披上新鲜的衣裳,大地野花烂漫,春天的希望让列维坦兴奋。列维坦对人民充满了关爱,他在想守林人经过旅途的跋涉,终于回到家中,脱下笨重的大皮祆,坐在壁炉前,和家人其乐融融的情景。

列维坦的画作,对俄罗斯深刻的理解,不是停留在物象的表面上,发一些小情感的抒情。他驮载了太多的民族的和生命的重量,他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向往。

(《列维坦画集》列维坦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1月)

1、“这种颜料和别的色彩调和,发生了质的变化,有了冲击人心的震撼。”“并不是画的技巧多么与众不同,而是画深处溢出的思想。”这两句话中,“质的变化”“思想”分别指什么?

“质的变化”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想”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对传主自身的语言、心理和行为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是人物传记的重要表现手法,请分析下面两则材料对表现列维坦的作用。

(1)“我还从来没有如此爱过大自然,对于它如此敏感。我还从来没有如此强烈地感觉到这种绝妙的天空,它流注于一切,但非人人能见,甚至无以名之,因为它不是理智与分析所获得,它只能由爱来理解。没有这种感觉就不能成为画家。”

(2)他不想当一个伪“风景画家”。

3、传记通常要写传主的业绩、荣誉等,但本文的主要内容却不在这里。本文的写作重点有哪几方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4、文学艺术是相通的。列维坦的创作观也同样体现在文学家的创作上。请以你熟悉的作家和作品为例,阐述这种创作观点。(不少于60字)

猜你喜欢
帕瓦罗蒂蔡先生林徽因
林徽因和八个飞行员的情谊
一个真实的林徽因
林徽因的美,都在这里
出身卑微并不可怕
此情只应天上有
胜任
精品赏析
奇怪的邻居
我收获了几桶“金”
帕瓦罗蒂终于离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