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河的“紫金”岁月

2009-03-25 10:34
中国对外贸易 2009年2期
关键词:紫金山紫金金矿

成 明

在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矿业冬天”里,陈景河正带领紫金矿业逆势扩张,并以此成就其让紫金矿业成为全球领先的矿业巨头的梦想!

1月5日晚,福建经济界、企业界2009开春盛典一一“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颁奖典礼揭晓了三十个“福建改革开放三十年最具影响力、贡献力品牌”。紫金矿业在三十个品牌中排名第一,集团公司董事长、总裁陈景河出席颁奖典礼。

陈景河身上有太多的光环。创造了“紫金速度”、“紫金奇迹”的他,除了担任紫金矿业董事长兼总裁外,还同时担任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席团主席、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福建省黄金协会理事长等多项职务。

少年立志,迈入“紫金”岁月

1957年,陈景河出生于福建永定一户贫穷农民家,作为“土楼之乡”永定长大的农家孩子,陈景河自幼的家庭环境不好,用读书来改变人生,也就成了他小时候最简单的愿望。

1977年,陈景河迎来了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这一年,国家在“文革”后首次恢复了高考。陈景河决定参加考试,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人生。凭着高中打下的扎实基础和勤奋努力,陈景河顺利考入了福州大学地质专业,成为“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

在那个年代,陈景河选择的地质学专业,被认为是“苦哈哈”的专业。

“我们当年学地质的同学里面,到现在有70%人转行做了其他的行业。”陈景河说。但他还是选择了坚持。而在大学期间坚持刻苦学习地质知识,也为他后来发现并开发紫金山特大金矿打下了基础。

大学毕业后,陈景河被分配到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进大队后就被分配到紫金山进行地质勘探工作。

紫金山位于福建省上杭县城以北、汀江左岸,山中“怪石嶙峋,耸峙天表”,山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金、铜矿当地人形象地比喻为“铜娃娃戴金帽子”。从1960年至1980年,国家先后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勘探,但均没有发现有勘探价值的矿山。

“找矿是个非常困难的过程,紫金山的矿藏不是在地表,而是在地下。大家都认为有东西,但怎么找出来需要看技术支撑。”刚大学毕业的“毛头小伙”陈景河不信这个邪,他一头扎进了紫金山,在大山深处做勘察。

1982年,陈景河带着勘探队在紫金山脚下安营扎寨。“我在山上的破庙里住了两个月,风餐露宿,最艰苦的时候,一天只有1桶水,20多个人用。只能烧饭喝水,洗澡根本不可能。”陈景河对记者说,当时山上有100多个老洞,是宋代留下的采矿遗迹,“山洞很小,人都要钻进去采集样品,每次出来都黑乎乎的,脏得不成样子。”陈景河和他的队员每周5天,从山脚爬到山顶,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

陈景河的心血没有白费。1983年,经过了一系列科学鉴定,陈景河终于发现了梦寐以求的矿山,而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紫金山被认为同时拥有大型金矿和特大型铜矿'在后来的10年间,通过勘探证明,紫金山的预测储量数字不断扩大。

由于往返爬山同时还要兼顾勘探实在太累,后来陈景河就干脆住在山上,一年到头除了探亲都不下山。“从发现到勘探矿山,用了整整10年!”陈景河回忆这段岁月颇有感慨,他的太太是位医生,后来干脆也跟随陈景河搬到了紫金山上。

就这样,从25岁大学毕业到35岁,陈景河把自己青年时代整整10年的黄金岁月,都奉献给了紫金山。

打破常规“变鸡肋为宝”

1992年,地质勘探员陈景河发现福建上杭县紫金山黄金矿后10年,上杭县决定要开发这一矿山。

不过,当时这一决定面临巨大的争议,国家工业部门的专家在进行开发性工业试验后,预计紫金山的金矿总储量只有5.45吨左右,而且矿石品位低,开采后不能盈利。紫金山金矿在行业内,被认为是开发的“鸡肋”。

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尽管行业内已认同紫金山存在金矿,但认为开采难度高,开采很可能面对亏损。“为什么开发亏损?一是金价低,二是技术能力各方面等一系列的问题。”陈景河表示,

但作为紫金山金矿的发现人,陈景河并未在专家的建议面前退缩。他认为,紫金山金矿尽管品位低,但储量远远不止预计的5.45吨,通过压缩成本,仍然具备开发潜力。

“我们发现这么大一个矿,国家投了几千万资金来勘探,如果不开发出来,不仅仅不能造福于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甚至造成国家投资的严重浪费。”他说。

为了坚定自己开发紫金山金矿的决心,陈景河放弃了在福建地质矿产局的铁饭碗,申请调职到上杭县矿产公司任总经理,自己来开发紫金山金矿。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在紫金山金矿勘探用了10年时间,我了解这座矿山,让我这么放弃很不甘心。”陈景河。

就这样,地质勘探员陈景河来到了这个“职工只有76人,总资产仅351万元,靠买卖零星矿产品度日”的无名小企业。

为了实现低品位基础上的开发盈利,经营上的“新兵蛋子”陈景河决定另辟蹊径。

当时在黄金采矿业中,有一种成本较低的“堆浸工艺”,但是在潮湿环境中使用效果不好,这种技术很少在南方实施。但由于福建上杭县位于南方,有专家就做出了“南方潮湿多雨、紫金山地形险要,不适合采用堆浸工艺”的常规判断。

但陈景河再次打破了这一常规,他根据紫金山金矿的矿石特点,大胆采用了投资额低、生产成本低的堆浸工艺,用700万元创造企业年处理5万吨矿石的能力。

1993年,成功投产后的上杭县矿产公司正式更名为福建省上杭县紫金矿业总公司。

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陈景河和紫金矿业的技术人员,经过了多次反复实验,对矿石进行“破碎一筛分一洗矿一重选”等多套工艺,攻克了矿业界的技术难题,使得品位低至0.9克的矿山变废为宝,成功具备了开发的可能。

“通过这一系列手段,我们的开发成本,是当时行业平均水平的10-20%,大大提高了矿山的开采价值。”陈景河说,在此基础上,紫金山金矿储量大的优势开始显现,它从预计的可开采黄金5吨增加到300吨,再到500吨以上,创造了“越挖越多”的奇迹。

目前紫金矿业的矿石开采最低品位已经下降到0.3克、0.2克乃至0.15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陈景河向记者透露,从可开采的数量上,紫金山金矿已经不仅仅是中国最大,而且是全球最大的金矿之一。

上市融资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陈景河的主持下,从1993年到2000年,紫金矿业进行了多次技术改造,迅速奠定了其在国内黄金采矿业中的地位。紫金山金矿在可利用储量、采选规模、黄金产量、矿石人选品位、单位矿石处理成本、经济效益方面,都成为国内的佼佼者。2000年,紫金矿业的总资产达到了约6亿元,年度销售收入约4亿元,已经是8年

前的200倍。

不过,陈景河并不满足。

他提出了一个在很多人看来不切实际的想法,要让紫金矿业走出福建,在更大的平台上进行竞争。

陈景河对紫金矿业内部的员工声称,“要10年再造10个紫金”,即到2010年,紫金矿业的资产总额达到60亿元,销售收入达到40亿元。在这个目标的激励下,陈景河开始寻求资本的帮助,使紫金矿业走上跨越式的发展道路。为此,陈景河对公司进行了改制,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股份制改造。

2003年12月23日,紫金矿业成功在香港上市,上市前全球第四大黄金生产企业南非金田宣布购入紫金矿业约5%股份,成为紫金矿业策略股东。全球矿业巨头的青睐,使紫金矿业获得了投资者的追捧。

通过上市融资,紫金矿业如陈景河所愿走上了跨越式扩张发展的道路。通过在国内和国外收购矿产资源,紫金矿业已经拥有近百家下属公司,目前经营20个黄金矿山,集团年产金占国内黄金产量20.53%,同时还是中国第三大铜生产企业、六大锌生产企业之一。

到2007年年底,紫金矿业的销售收入接近150亿元,陈景河提出的“10年再造10个紫金”的计划,仅仅用了六七年,就造就了超过30个紫金的规模。

一直以来,有色金属采矿行业被认为是典型的“传统行业”,但就是在这个传统行业里,陈景河和他的紫金矿业创造了“紫金现象”、“紫金速度”,被业界广泛关注。

伴随着紫金矿业的成功奇迹,投资紫金矿业的股东也获得了难以想象的财富膨胀,紫金的“造富效应”成为同行业中的典范。

发现和开发紫金山金矿,让陈景河这个农村孩子,跻身中国亿万富豪行列。

除了回报股东,紫金矿业也在实施对员工的激励计划,紫金矿业的员工每年都可以根据公司的利润增长,获得公司的现金分红。“未来,紫金矿业也会根据情况,酌情推出员工的股权激励计划,以实现员工和企业价值的同步增长。”陈景河透露。

全球金融危机带来并购机遇

“现在在全球500强企业中还没有中国的矿业公司,包括中国最大的矿业巨头中国铝业都没有进入。”陈景河说,他的规划是,到2020年紫金矿业要成为全球性的矿业巨头。

“我们之前的六七年增长了超过30倍,现在基数大了,增长速度放慢一点,如果13年增长20倍,只要能够达到,我们肯定进入世界500强。”陈景河说。

陈景河有底气这么说,相比力拓等受到金融危机打击的国际矿业巨头,紫金矿业的财务状况要好得多。

“我们账上有50亿至60亿的现金,没有负债,如果把负债率放到40%左右,我们可以有100亿现金,如果高一点比例,我可以搞到200个亿,这些资金都可以用来收购。”

在陈景河的操盘下,目前紫金矿业已经在加拿大、缅甸、越南、俄罗斯、蒙古、秘鲁、塔吉克斯坦、南非等国家拥有矿山资源,并在2007年入股英国伦敦上市公司Ridge Mining并成为其最大股东。以要约方式成功收购英国伦敦上市公司蒙特瑞科,创中国公司以全面要约方式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第一例,以及中国收购英国上市公司的第一例。

陈景河表示暂时不准备进一步加速扩张,他认为紫金矿业最好的收购及海外扩张时机,应该是2009-2010年。由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下跌、金融危机带来股灾等因素,全球矿业股票的价值已被低估,在低价时买进将是较好的收购时机。

“我们是很理性的,虽然这种低迷时候会存在机会,但是更要慎重。我认为海外矿业公司最困难的时候应该是2009年二季度以后,那时将会出现最佳买入时机。”陈景河说,在国际化和“走出去”方面,紫金矿业仍将处于中国矿业企业的领军地位。

陈景河说,从开始把紫金山金矿成功开发,到带领紫金矿业成为中国最大的黄金企业,未来,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矿业冬天”里,带领紫金矿业逆势扩张,在新的10年里,成为全球领先的矿业巨头!

“我们是很理性的,虽然这种低迷时候会存在机会,但是更要慎重。我认为海外矿公司最困难的时候应该是2009年二季度以后,那时将会出现最佳买入时机。”

新闻链接

1957年生于福建省永定县

1978.2~1982.01福州大学地矿系学习

1982.2~1983.12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

1984.1~1985.12福建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1986.1~1992.12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

1992.12~2000.8福建省闽西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2000.8~2006.8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6.8~至今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猜你喜欢
紫金山紫金金矿
气球上的五星期(九) 光束与金矿
紫金山铜矿露采边坡稳定性分析
紫金茶业获系列信贷政策大力支持
南京紫金山糙叶树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
南京紫金山种子植物野生草本花卉资源调查
城市森林公园负氧离子变化特征及其休闲保健功能
蒙面偷袭
上帝给你比例尺
回民村的千年古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