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可被忽视的人物

2009-04-01 02:58管爱娟
山花 2009年6期
关键词:玛蒂尔莫泊桑小人物

玛蒂尔德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中一个小职员的妻子,她美丽动人,一心梦想过豪华舒适的生活,却因为一挂项链付出了十年的青春代价。小说在玛蒂尔德意外得知“项链是假的”后戛然而止,令人无限回味,甚至小说的作者都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感慨:“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传统的观念认为,就是这一挂从朋友佛来思节夫人那里借来的项链成全了玛蒂尔德,让她得以在当天的宴会上无限风光,成为整个晚宴的焦点人物,取得了她梦寐以求的“妇女们所认为的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同时又是这一挂不过五百法郎的假项链败坏了玛蒂尔德,让她付出了十年的艰辛,从一个高雅迷人的年轻妇人变成了穷苦人家的粗壮耐劳的老妇人。而这一切,又源于她根深蒂固的虚荣心。

但无论哪一种解读,人们都是把解读重点集中在女主人公玛蒂尔德身上,对她或鄙视、或同情、或赞美,而对小说中的男主人公路瓦栽先生却往往关注不够。笔者认为任何一篇小说主旨的体现都不可能单单靠一个人物来完成,每一个人物都好像项链中的每一颗珠子,只是它摆放的位置不同,因此产生的效果不同而已,但决不可忽视。莫泊桑设置路瓦栽这个人物,决不是仅仅作为女主角的陪衬,他不仅在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是我们正确解读主题的一个重要依据。

在小说的序幕部分,作者着力展现了玛蒂尔德的人生追求与价值取向,但作者在浓墨重彩地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描写她人生梦想的同时,也用极其简短的语言给我们勾勒了路瓦载先生的形象:“每当她在铺着一块三天没洗的桌布的圆桌边坐下来吃晚饭的时候,对面,她的丈夫揭开汤锅的盖子,带着惊喜的神气说:‘啊!好香的肉汤!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了……”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满足现状的男人,并且似乎不太了解和顾及妻子内心的想法,当然更加无从满足妻子的这些愿望,这也使得玛蒂尔德经常地感到痛苦,并常常整天地流泪。但是,突然有一天,路瓦栽先生得意扬扬地回到了家,手里拿着一张费劲周折才弄来的参加宴会的请柬。原来,他并非不了解自己的妻子,而且,对于妻子这种近乎狂热的梦想非但没有泼冷水,还在想方设法达成她的愿望。当玛蒂尔德为没有象样的衣服出席晚宴而痛苦难过时,路瓦栽先生毅然决然地拿出了自己预备买猎枪的私房钱;当玛蒂尔德为没有一粒珍珠、一块宝石作为装饰而发愁郁闷时,又是路瓦栽帮她出主意,让她向朋友佛来思节夫人借几样珠宝,以满足妻子的要求。当玛蒂尔德丢失了项链,六神无主,只能“倒在一把椅子里发呆”“,什么也不想”,又是路瓦栽为她四处寻找,想办法拖延时间,并作出了“赔项链”的决定。统观全文,在故事发展的每一个环节,路瓦栽先生都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只不过与个性鲜明、浓墨重彩的玛蒂尔德相比,路瓦栽先生不那么起眼、不惹人注意罢了。在《项链》中,玛蒂尔德无疑是小说的主人公,但细细研读,我们不难发现,推动整个故事情节一步步向前发展的,却是她的丈夫路瓦栽。这正应了莫泊桑的小说创作主张:“小说家写他的作品应该使用一种十分巧妙、十分隐蔽、看上去又十分简单的手法,使人看不出凿痕,指不出设计,发现不了他的意图。” 由此可见,路瓦栽在推动小说情节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与莫泊桑的创作主张不谋而和。

那么,莫泊桑设计这样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在《项链》中,他对其的态度是怎样的,这对小说主旨的体现又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舞会结束后,他怕妻子着凉,亲自为她披上从家里带来的家常衣服,体现了路瓦栽先生对玛蒂尔德入微的温情和体贴。当玛蒂尔德意犹未尽地离开宴会回到家,想重温一下刚刚结束的美妙时光时,却意外地发现项链不见了。为了寻找项链,路瓦栽先生想尽了一切办法,做出了所有努力。在寻找无果的情况下,路瓦栽先生又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借债偿还。为了买一挂新项链,他花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并四处借钱,还与许多放高利贷的人打交道,咬着牙忍受住了“压在身上的残酷的贫困,肉体的苦楚,精神的折磨”。人们常说“夫妻本是同命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可是路瓦栽先生对他的妻子非但不离不弃,并且毫无怨言,白天辛苦工作,晚上加班加点,“常常到了深夜还在抄写五个铜子一页的书稿”,陪着妻子熬了整整十年,才把所有的债务全部还清。

路瓦栽所做的一些正体现了他处于社会底层的无奈,他无法满足妻子的要求,他能做的只是在妻子遭受痛苦时给予安慰和尽量弥补。路瓦栽先生看似平庸,但小说字里行间却处处显示出他的善良、细心和体贴。由此可见,莫泊桑对其的态度应该是同情的,这与他的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莫泊桑本人就是小公务员,他从 1872 年起,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长达数十年,这段经历使他对小职员的生活状况和精神境界有了深刻的认识。本身属于下层小人物之列,所以他对这一阶层的一切都很熟悉,莫泊桑创作这篇作品的目的,固然有揭露资本主义上层社会的享乐主义和虚荣风尚对社会严重腐蚀的一面,但更多的却是书写小人物的命运,表现下层小人物的可贵品质,对小人物多舛的命运寄予深切的同情。

综上所述,路瓦栽这一人物在《项链》中,不但不可被忽视,相反他在推动小说情节发展、体现作者写作目的以及升华主旨方面起着其他人物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钱理群.《项链》告诉读者什么[J].语文学习,1994,(1).

[2]柳鸣九.莫泊桑精选集[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管爱娟(1975.3—),女,苏州大学教育硕士在读,现任教于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旅游系副主任。

猜你喜欢
玛蒂尔莫泊桑小人物
莫泊桑眼里的“傲慢与偏见”
莫泊桑眼里的“傲慢与偏见”
从《述善集》看元代小人物的创作
一块棉布造就莫泊桑
十年蜕变:重读《项链》的思考
把自己看做小人物
小人物的施予
小人物的大格局
如果佛来思节退钱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