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009-04-02 10:05
物理教学探讨 2009年1期
关键词:提问能力问题意识探究

习 辉

摘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即运用教师的示范作用、构建民主平等的氛围,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传授提出问题的技能。

关键词:探究;问题意识;提问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9)1(S)-0004-2

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物理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同时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究精神”。

探究学习的前提是问题,没有问题就无法实施科学探究。下面从四个方面讨论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1 运用教师的示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要巧妙地把教学设计成“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观察和实验、质疑和释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提问意识。例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用提问的方式引入课题: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照镜子的情景思考下列问题:(1)镜子中的像和你自己的大小一样吗?(2)镜中的你和实际的你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吗?(3)镜中的你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根据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你认为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大胆地猜想一下,能得出什么结论?利用学生日常照镜子的生活经验,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体验和联想,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转化为教学资源,从问题出发,围绕问题展开探究。通过以上活动,可以初步界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因此,问题是科学探究的主线。老师运用提问的方式讲课,学生也就逐渐学会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学生形成了提问意识,提高了提问能力。

2 构建民主平等的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要让学生敢于主动提问,必须创设一个平等民主的氛围,给学生“安全感”。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或怕羞心理,给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鼓励学生提问,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地给予激励和肯定。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很简单甚至是错误的,也不能取笑、批评学生,应耐心地引导,使他们充满自信继续思考、提问。例如,有的学生认为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理由是在游泳池里游泳,在浅水区感到浮力小,在深水区就感到浮力大,游起来轻松。针对这个问题,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与敢于提问的精神,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人在浅水区的身体位置与深水区的身体位置的区别,从而突出V排的不同,加深对浮力公式中V排的理解,使干扰因素变为教学资源,这也是探究式课堂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智慧提出的挑战。总之,要让每个提问的学生都感受老师对他的信任与尊重,促使他们敢问,从而提高他们思维的积极性。

3 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有疑可问

“敢问”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作了心理准备,但要付诸行动必须有问题可问,所以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并教给他们发现问题的策略。例如,教师可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首先教师在课前向学生提供学习目标,布置学习内容。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这样不但使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另外,还可以指导学生在实际观察中发现问题。例如,为什么严寒的冬天,只要在花盆上盖一个塑料袋就能使一些花卉安全过冬?为了节约资源,国家规定建筑物采用空心砖,使用这种空心砖是否会降低建筑物的承重,是否会影响建筑物的隔热和隔音效果?高速公路的路面总是比较粗糙的,从减少摩擦力的方面来说,是否应使路面光滑些?这些事例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历,但未曾深入探究过的,这些问题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励学生了解它、认识它并研究它,也许在探究过程中还能发现新问题,找到新的出发点。除以上两点外,还可以指导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在实验操作中发现问题。

4 传授提出问题的技能,让学生会问

在学生“有问”、“敢问”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会问”,这是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最高层次,它使提问能力有“质”的飞跃。第一,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存量,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因为贫乏的头脑是难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第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学生提出怎样的问题往往与思维能力的水平相一致,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提出问题能力的提高。第三,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步骤,首先要确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其次是审视问题,判断所提问题有无错误;再次是语言表达问题,要求尽量使用简洁、明了、准确的语言,同时要求避免所提的问题重复。第四,让学生了解提问的方式,主要有:以设问或反问方式提问、以单一性问题提问、以系列性问题提问、以推理方式提问、以预测性方式提问等。最后,要求学生围绕教材重点、难点提出问题,抓住知识的关键。

总之,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思维,教给学生多样地提出问题的方法,让学生逐渐学会用质疑的态度来观察身边的生活,用“问题意识”的头脑去思考、解释周围的物理现象。这样,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才会逐渐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才会增加。

(栏目编辑赵保钢)

猜你喜欢
提问能力问题意识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有效提问能力培养的探究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地域手绘在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在数学建模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