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寸心知
———且谈文本细读

2009-04-12 09:24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教研室特级教师韩玉兰
成才 2009年5期
关键词:挖井沙洲乡亲们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教研室 特级教师 韩玉兰

得失寸心知
———且谈文本细读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教研室 特级教师 韩玉兰

善将文本作细读,

巧随传统炼煮书。

——编者画外音

文本细读已经成语文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文本细读而产生的精彩教学风景比比皆是。其实,我觉得文本细读,与我国传统的“煮书”非常相似。

所谓“煮”书,具体说来,其实就是一种能反复诵读品味,直到把书读透的过程。《论语》里有句话:“学而不思则罔”,就是说读书时如果不深入思考,不“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悟出其中道理的话,就懵懵懂懂,成了“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先生。宋朝杨万里在《庸言》中也说:“学而不化,非学也。”说明读书不能浮光掠影,匆匆一瞥,一定要在“化”上下工夫,深入领会其含义,细致追究其底蕴,把书的内容掰开、揉碎、细嚼、慢咽、品味、吸收,化为自己的血肉才行。薄书能读厚,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厚书能读薄,着意培养自己的概括力。只有创造性地“煮书”,才能做到融会贯通,得心应手,左右逢缘。然而,这种能力不会在一朝一夕间形成,必须经历长期、反复的实践过程,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实践新课程落实新课标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从孩子入校门起,从学读第一篇课文开始,就教导他们在拿到一篇新课文时,先把课文读熟,然后边读边在书上做上记号,读一读,思一思,碰到不懂的地方问问别人;或者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这样日久天长地引导孩子来运用“煮书”的方法读书学习——字求其训,句求其旨,诵读品味,我想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就会深深领悟到煮书的乐趣,获得既能把书读厚又能把书读薄的方法和能力。

不过,所谓“煮书”,通常对中高年级而言,尤其适用于名家名篇。一年级的课文篇幅短小,通俗易懂,能不能“煮”呢?我尝试了一下,发现基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好多课文也是大有嚼头的,也是可以“煮”一“煮”的。我们凭借教材上精心选编的课文,引导孩子细嚼慢咽、品味吸收,学生和老师都可以同时收获丰厚的成果。

下面,我就以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吃水不忘挖井人》为例,谈谈我是如何做的。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一篇革命传统课文。课文讲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帮助瑞金沙洲坝的乡亲百姓挖井解决吃水困难,解放后乡亲们立碑纪念毛泽东主席的故事。教学时,我把这篇短短的小文读了又读,我不断地想,文章在大人看来浅显易懂,但是,教材中出现的“毛泽东、革命、吃水困难、石碑以及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等词句,对于七八岁的孩子却是很生疏的。如果教师不做深入浅出的引导解读,学生在读书中很难披文入情,学生的读书理解可能就是半生不熟的夹生饭,更谈不上与文本的对话。如何让学生融入文本,入情入境地感同身受?我紧紧抓住一个“井”字做文章,尝试着把书煮一煮,层层深入,实现时空对接,让“井”泉喷涌,从而让学生不仅能读,而且能够读进去,读出味道。

一、理解文中之“井”,读中领悟恩情之切

第二自然段讲毛主席住在沙洲坝时,了解到乡亲们吃水很困难,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教材中只有两句话:“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研读教材后发现这两句话留有很大的空白:很远的地方有多远?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的心情怎样?书中没有具体描述,只有极其概括的一句话。我们知道一年级孩子对形象化语言感受敏感,有兴趣,而概括的语言不容易引起他们的自主感悟,因此补满空白,联想创造,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关键,如此,学生才能情由景生,深切体验毛泽东为乡亲们“挖井”的恩情,以及乡亲们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由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片断:

我指名一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这段有几句话?齐读第一句话。

生:(略)

师:孩子们,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乡亲们会受些什么苦啊?

生:冬天的时候,天气很冷,路很滑,他们会摔倒。

生:夏天的时候,他们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会流很多汗。

生:他们到很远的地方挑水,会累弯了腰,会磨破鞋子。

生:会耽误很多的功夫,耽误干活。

这样一来,学生充分想象,乡亲们挑水的生活图景浮现在他们的脑海里,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积累和经验,他们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为指导朗读做了蓄积情感的准备。我随机引导:

师:是呀,孩子们,乡亲们就是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过着这种艰难的日子。我们来读一读第一句话,把刚才我们仿佛看到的挑水的情景读出来,好吗?

这时,学生有情有调地咿咿呀呀地读起来——

生: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重读“没有”、“很远”)

学生一读再读,把语言变成画面,语言、语气、表情出了味儿——情动于心,情传于声。对于下一句,我利用孩子爱表演爱游戏的天性,创设情景,转换角色,让学生读中演,演中体会,边演边创,在编排的情节中,自然而然地引入了一段口语交际。

师:老百姓吃的苦,受的累,毛主席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当甘甜的井水从井底冒出来的时候,乡亲们会怎么样?当人们喝着这清凉甘甜的井水时,乡亲们的心情会怎么样?

生:乡亲们会欢呼起来。

生:乡亲们会很高兴。

生:乡亲们会感到很幸福。

师:假如你是沙洲坝的一个老奶奶,你会说什么?

生:毛主席哪,战士们哪,你们真好啊!(老奶奶的语气)

师:(评价)你就是沙洲坝的老奶奶呀。假如你是沙洲坝的一个青年哥哥,你会说什么?

生:你们为我们打井,我们永远感谢你们。(青壮年的口气)

……

师:是呀!这里的人们多么感激毛主席呀!他们多么高兴,多么幸福啊!咱们就带着这种感情去读。

(生读)

这样通过创设情境,转换角色,学生兴趣盎然,既演得出来,又读得进去,润物无声地浸润在军民相亲相爱的情感里。

二、理解革命之“井”,读中感悟恩

情之深

课文的第三段讲了解放后乡亲们立碑纪念毛主席的事。也是短短的一句话:“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既是碑上的内容,也是用做题目的文眼,怎样理解?理解到什么程度?怎样让学生有意味地去读呢?也就是把它表面的意思和内含的意思读出来呢?仅仅停留在文本所描述的一处地方、一个事件上来理解教材行吗?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虽然我们不能生硬地向七、八岁的孩子讲什么革命优良传统,讲一些大道理,但完全可以通过深入浅出的恰当解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将革命的种子埋在孩子们纯洁而幼小的心灵中,这样,在他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中,遇到合适的土壤、阳光,这颗革命的种子便会适时地生根发芽。他们对毛主席及革命的意义不必了解得多么深,但是,应该让他们有一种感觉有一种情感蕴育心中。蕴情,动心,实现理解中读出味道、品味中深化认知教学目标。由此,在教学中,我又设计了第二个层次的“挖井”片断:

师:请同学们读第三自然段,看看解放以后乡亲们做了一件什么事?

生:他们在井旁立了一块石碑。

师:石碑是干什么用的?(出示书中的插图)

生:做纪念用的。

师:纪念谁呀?读读石碑上的字。

生:“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一遍是依文而读)

师:“时刻”是什么意思?

生:每天,一天也不落下。

生:永远的意思。

生:就是一辈子。

师:对!每时每刻,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都不要忘记。咱们再来读——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对“时刻想念”进行了理解。读得进了一层)

师:是呀,喝着甘甜的水的乡亲们永远地记住了——

生: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第三次读这句话,进一步激发情感)

师:毛主席是不是只帮助沙洲坝的人们挖井?还会做什么事?还帮助了哪里的人做好事?

这几个问题抛出后,学生纷纷举手,虽然只是只言片语,可是却把他们从电视上、从爸爸妈妈的讲述中以及书画中得到的积累给激发了出来。在学生断断续续的交流后,我进行了浅显的归纳提升——

师:是呀,孩子们,毛主席不仅帮着沙洲坝的乡亲们挖井,他还带领战士们为全国各地的乡亲们做了很多好事,最重要的是,他带着战士们打鬼子,消灭了敌人,解放了全中国。如果没有毛主席,我们可能吃不上饭,穿不上衣,住不上明亮的房子,上不了学,就会像三毛一样受冻挨饿,受欺负。你们知道吗?是毛主席帮助全中国的穷苦人民过上了好日子,得到了幸福啊,所以说,毛主席是全国人民的大救星。全国人民都会感激地说——

生: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第四次读这句话,理解更加深了)

这时,孩子们的小眼睛里发出了惊异的光彩,我觉得他们不仅能听懂,而且受到了深深的触动,毛主席的印象也会留存在他们小小的心田里啦。这样,这口“井”,它就不再局限于“沙洲坝”的井,它还是毛主席领导的革命之“井”;不只是沙洲坝的人民不会忘记,全国人民都不会忘记毛主席。

三、理解生活之“井”,读中感悟恩情之广

新课程强调对教材的使用和创新,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如何更好地“用教材”,青岛市张伟老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有许多典范课例。听张伟老师上课总有一种“山峰突起”的感觉,原因之一就在于他善于在文本意义之上拓展文本的现实意义,从而在教材和现实生活中搭建一架“为人的长远发展”的人文之梯。就本课而言,我们不能让这口“井”仅仅停留在沙洲坝,停留在毛主席对乡亲们的恩情之中,我们应该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从文本回归到生活中。于是,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加以拓展延伸。我问:孩子们,我们不应该忘记毛主席的大恩情,我们还不能忘记谁呀?生活中谁对你有过帮助?学生纷纷例举父母的关心,老师的教育,小伙伴的帮助,从生活的真实中再一次理解了“吃水”和“挖井人”的含义,理解了“吃水不忘挖井人”这句话的意思。

最后,教师总结:(指题目)毛主席不仅帮助乡亲们挖井,还领导人民找到了幸福,因此,我们世世代代都不能忘记他,要永远爱戴他。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不能忘了给我们帮助的人,要永远记住这句话——吃水不忘挖井人。

如此,“挖井人”走出了文本,走到了现实生活中。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丰富了学生的认识,陶冶了他们的情感,实现了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四、我的进一步思考

课上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我们的思考不应该就此结束。为什么要细读文本?为什么要反复强调煮书?不仅名家名篇是这样“煮”成的,而且,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同样告诉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也是日积月累“煮”出来的。我们的课标中指出: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要让学生逐步掌握并用好这个工具,就少不了品词析句的理解感悟,也少不了读诵记背的练习,这个过程就是“煮”;要让学生受到人文性的熏陶和感染,学生就要披文入情,角色同化,感同身受。关于这一点,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因此,一是要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例如这篇课文中老乡们对毛主席的感恩之情,如果没有学生的想象,没有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没有教师引领下的激情点燃?,学生又怎能感受军民间血浓于水的深情?二是要不断尝试着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这都需要“煮”,不去煮一煮,人文的光辉何以会照亮学生的心田?

基于以上反思,我认为,我们在阅读实践中要不断地实践这种“煮书”的方式,把学习语文“语文化”,在“化”上下工夫,深入领会其含义,细致追究其底蕴,把书的内容掰开、揉碎、细嚼、慢咽、品味、吸收,化为自己营养。这样,既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把薄书读厚,又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把厚书读薄,长此以往,语文的教育教学就会如昆明的气候——四季如春。

特约编辑 刘中林

责任编辑 廖 林

猜你喜欢
挖井沙洲乡亲们
喝水不忘挖井人
吃水不忘挖井人
“团长”何八斤让乡亲们便利购物
为乡亲们奔小康当好“领头雁”
乡亲们叫我“卖光光”书记
瑞金有咯沙洲坝
心海浪花
月暖沙洲
中央红军留在沙洲村的“红军书”
让乡亲们“零门槛”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