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下的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2009-04-15 08:10姬智勇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2期
关键词:社会教育多元文化学校教育

姬智勇

摘要 德育内容是指用来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政治思想道德观点、原则和规范体系,是指用什么样的世界观、道德价值观、道德原则和具体的道德规范来培养年轻一代。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多元文化

一、多元文化下的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由于多元文化的影响,人们的各种思想观念随之发生变化,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的成长阶段,他们的可塑性很强,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容易造成其道德认知的困惑和道德规范选择的艰难,若不及时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思想政治教育,势必会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面对这种形势,积极主动的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培养中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是摆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亟待解决的崭新课题。

(一)人生观发生变化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传统的重理想信念、重精神、重人文的高尚道德情操的价值追求在广大中学生的头脑中淡化,他们的注意力转向更加关注个人的发展,重个人价值的实现,重物质追求,在精神价值与功利价值的表现上呈现尖锐的矛盾。

(二)价值观发生变化

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按劳付酬的思想在中学生的思想成长中引发了一定负面影响。在大多数学生认为我给社会多少贡献,社会就应该给我多少回报,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等同起来。部分学生中这种对集体对社会缺乏责任意识现象,使当前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受到干扰。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学生加强民族教育、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当前中国国情教育、社会发展史的教育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三)集体主义观念发生变化

通过调查,对于班级体有一定责任感的学生只占34%;有12%的学生明显缺乏对班集体的感情并缺乏集体责任感;学生之间能够和谐相处的只占28%,认为往往都是表面友好,但交心很少,只关心自己的学习,可见,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给学生在心理上和人际交往上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和障碍。

二、多元文化下中学生思想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尽管国家在推行素质教育,但社会上“望子成龙”、“学而优则仕”的影响依然存在。“考高分、上大学、挣大钱”;“考研拿硕士博士”、“出国留学拿‘绿卡”,是一些学生和家长的奋斗目标。他们认为,只有这些才是实在的,其它一切都是虚的。试问,倘若培养的学生都奉行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何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延至何时!一个有责任心、使命感的中国人应该认识到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了。

(一)学校德育教育存在误区

1、德育目标定位失当。

2、德育课程安排欠妥。

3、德育方法运用简单。

(二)家庭德育教育的不足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家庭德育对孩子的成长显示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家庭德育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家庭德育教育乃学校德育的巩固,家庭德育在学校与社会德育过程中起着关键的纽带作用.但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一想到培养孩子成才,就很自然地联系到智力开发,一讲到家庭教育,认为就是盯住孩子的学习,而对于孩子如何做人的起步教育则忽略不管。

(三)社会不良环境的冲击

中学生的教育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与社会进步极不相称的、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丑恶现象。现在有些地方,街头书滩上渲染色情和暴力的书刊屡禁不止;影视节目中渲染暴力的作品太多;游戏光盘中也有大量不健康的东西;不少录象放映厅、歌舞厅等场所进行着不健康的活动,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逐年增加,青少年吸毒问题也有发展趋势,这不能不令人警醒和深思。校园周边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良好校园环境的建设,这些不良环境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三、应对措施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有的放矢。要彻底改变这种状态,我们必须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环节着手,更新人才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一)进一步强化学校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快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要把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

(二)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

家庭是育人的摇篮,家庭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所以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首先要转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要对学生家长进行正确的成才观、人才观教育,使他们能正确的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三)积极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从社会来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学校德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必须积极治理社会上的文化娱乐环境,加大社会不良因素的治理与监管,加强对网吧的日常监管,严格落实不准在学校200米内设网吧、不准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等措施,发动社会多种力量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及学生的生活环境。要增强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感,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实施精品战略,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要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要切实加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工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形成尊重未成年人、关心未成年人、帮助未成年人的社会氛围,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展成才。

猜你喜欢
社会教育多元文化学校教育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谈小学阶段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形式的结合与创新
中学技术学科STS的实施研究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