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化道路的图像诠释

2009-04-19 03:43梁美玲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9年6期
关键词:民族化油画艺术

梁美玲

近段时间以来,中国美术馆推出一系列纪念性的、回顾性的以油画为主的美术大展。如3月份的吴冠中个展、5月份的靳尚谊油画展、7月份的华彩北京美术作品展、8月份的“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60年大展,乃至去年底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寻源问道”油画展等,综合起来可以看出新中国建国以来各个历史阶段反映在油画艺术上的时代风貌和风格特征。回望与共和国风雨同行的60年,可以直观地感知新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发展历程。油画民族化在于形式、在于内容、更在于精神。新中国油画界几代油画家们紧贴时代脚步,用心灵感悟生活,以手中笔抒心中意,共同讴歌中华民族60年来取得的丰功伟绩的同时,也深化和延展了油画民族化的探索实践和艺术历程。

一、新中国初期的油画风貌

从1949年到1965年,伴随着新中国诞生和初期的社会经济建设,作为外来画种的油画艺术,经过中国油画家们半个世纪的探索与积累,得以以朴实的技法面貌开始了初步的民族化实践,为油画艺术赋予了东方色彩和新生国家朝气蓬勃的时代风貌。

新中国油画民族化最早表现在1949年的第一届全国美展,如戴泽的《欢迎解放军》、韦启美的《儿子立了功》、艾中信的《保证不停电》、胡一川的《攻城》、莫朴的《分地》等。这是在探索油画民族化和新中国现实主义油画历程上迈出的第一步。接着,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油画创作上体裁风格出现多样性。吴作人创作的《齐白石像》(1954年)既是中国油画肖像画的精品,又融西画的色彩、构图于中国画“知白守黑”的表现中,其高度洗练、概括的造型手法是奠定其时代油画艺术高峰的范本;艾中信的《红军过雪山》既是场面恢宏的风景画,又是难得的一幅革命历史画,全景式构图将二者有机地融进表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革命英雄主义的重大主题中。这两件作品不愧为建国初期油画民族化实践的经典之作。

另外,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的建立,使这里迅速成为培养美术人才的重阵。油画教学当时吸收了苏式写实科学的造型体系,科学的透视、解剖,准确的色彩冷暖变化训练,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代油画画家严谨的工作作风,代表画家有罗工柳、靳尚谊、李天祥等。至20世纪60年代前期,国家的文艺政策有所调整,油画家们在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和艺术转变中深入生活,以巨大的热情和体验、感受和表现现实中健康向上的时代精神。代表作品集中出现在1962年和1964年举办的第三、四两届全国美展上。像王式廓的《血衣》(素描稿和油画草稿)、罗工柳的《毛主席在井冈山》、艾中信的《东渡黄河》、侯一民的《刘少奇与安源矿工》、高虹的《决战前夕》、靳尚谊的《毛主席在十二月会议上》、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闻立鹏的《英特那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等富有崇高性感情色彩和时代特征的作品都是在当时社会上有良好影响的名作,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油画民族化和现实主义油画探索的第一个高峰。

正如从旧时代过来的知识分子唐弢所言:“这是多么大的幸福:我们和自己敬爱的领袖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我们是处在历史新页的尖端上,生活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督促每一个文艺工作者去做艺术上开路的人。”而这一时期“作为艺术上开路的人”及其作品有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春到西藏》等,作者大胆吸收了中国民间年画的风格,用油画来表现新生的国家吉庆祥和的主题。罗工柳的《毛主席在井冈山》,侯一民、周令的《六亿神州尽舜尧》等,都在社会上得到了好评。这些是建国初期,油画家们根据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的需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写实手法,在民族风格的实践上展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整体上看,反映新中国新生活的题材,表现历史的革命英雄主义主题成为这一时期油画民族化创作的时代特征和整体风貌。

二、六、七十年代的油画风貌

从1966年到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是中国油画民族化的特殊时期。1967年10月1日,由刘春华执笔、集体创作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在中国革命博物馆首次与观众见面。在这幅油画的画面上,旭日东升,毛主席满面荣光,右手持伞,左拳紧握,神态坚定,形象伟岸。这成了那个时代的油画典范。随后,《毛主席去安源》被印制成各种各样的印刷品发行,在“文革”期间共印刷了9亿多张,创造了新中国油画发行量的最高记录。在“文革”期间,“三突出”的创作原则催生的“高、大、全”的油画作品,成了那个特殊时代的注脚,表现出中国油画民族化探索道路上曲折的一面。

当然,艺术毕竟不等同于政治。艺术有自身的规律。这个时期油画虽然在主题思想上较多地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但在具体的创作、表现过程中,艺术家投入的东西是很单纯的。哪怕是为了当时政治画了一些画,他们所投入的那么一种身心灌注的态度,所表达的真情实感,比今天为了市场而作的作品更真实、更感人。所以,那一时期还是产生了很多富有朝气的、健康向上的优秀作品。如周树桥的《春风杨柳》、沈嘉蔚的《为伟大祖国站岗》、蔡亮的《延安火炬》、陈衍宁的《渔港新医》、汤小明的《永不休战》、陈逸飞的《黄河颂》、陈丹青的《泪水撤满幸福田》等,还有吴冠中的《高粱地》系列、《太湖鹅群》和靳之林的《女书记》等贴近生活、真实反映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

总之,这个时期的油画与其前50年代表现战争、英雄主义和其后80年代的伤痕油画相比,有种平和、阳光、充满朝气的气象,闪现着理想的光彩,是新中国油画民族化历程上特殊的、不应忽视的阶段。

三、改革开放初期的油画风貌

从1979年到1995年是中国油画伴随社会经济逐渐放开而在新旧并置、中西互动中开拓进取的时期。经过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学术上的正本清源之后,整个国家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西方文化的迅猛传人、国内美术新潮发起对传统的挑战,引发了对中国现状、历史和未来的大讨论,促成了文艺领域特别是油画界的反思与投入。中国的思想解放也是从艺术界开始的。袁运生的机场壁画《生命的赞歌》首次在我国壁画上使用人体形象。罗中立的写实油画《父亲》、何多苓的《青春》、《春天已经苏醒》、程丛林的《1968年x月x日雪》等带有伤痕文学色彩的油画作品相继问世,在社会上引起共鸣。罗中立的《父亲》是这一时期油画民族化探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画家以真诚而深沉的情感和思想,借鉴了西方照像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用在中国流行多年的巨幅领袖画的尺幅,塑造了一位朴实善良的中国老年农民的感人形象。这幅画创作于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初始之时,更具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以及发人深省的艺术力量。陈丹青的《西藏组画》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油画民族化探索上另一最有影响的油画作品。它和《父亲》的出现宣告了中国现实主义油画一

个新时代的开始。

而在此时期令人信服地向中国及世界展示画家艺术功底及油画民族化探索的最高成就的,还有靳尚谊的《塔吉克新娘》、《歌手》、《瞿秋白》等,詹建俊的《潮》、《回望》等,韦启美的《立交桥》,朱乃正的《国魂》,闻立鹏的《无字碑》等。此外,1989年在第七届全国美展上,韦尔申的《吉祥蒙古》和王岩的《傍晚失去平衡的少年》在反映现实社会心理和生活上做了更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故极具代表性而分获金、银奖;连续数届的中国油画年展、油画家群体和个人画展、风景静物各类专题油画展、第八届全国美展中的油画部分,影响至90年代中期,使中国油画自改革开放至世纪来临之际呈现出刚正健康的主流发展态势。总之,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1)油画技巧的熟练、艺术语言的丰富、风格形式的多样等;(2)题材的广为扩展;(3)恢复了艺术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现实主义本来意义,作品高扬艺术家的创作个性。新时期的现实主义油画创作,是一种符合现实主义艺术精神的真正的现实主义艺术。可谓“油画民族化”和现实主义油画探索的又一个高峰时期。

四、多样化形成期的油画风貌

从1996年到2009年是中国油画多样化形成和确立时期。世纪之交,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处于时代剧变当中的都市景观、三农问题、生活方式与思想意识成为油画创作的主题,并且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当代艺术在油画中反映得最为明显,与社会关联紧密的题材、内容频繁出现,如忻东旺的《早点》和“农民工系列”、徐维辛的《工棚》等表现的都市景观中的农民。油画家们关注社会,不仅有歌颂,也有批评,如徐晓燕的《开发》表现的是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的矛盾问题;刘小东的《盲人行》、许江的《老城墙》、张小刚的《大家庭系列》等以个性化的艺术视角触及社会意识深层领域,油画艺术的多样化在世纪之交的前后几年里,已见端倪。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艺术市场也迅速活跃起来。本来,艺术有市场,不是坏事,但现实中存在着艺术跟着市场走的现象。艺术家丧失了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文化立场,就走向反面了。必须清楚,90年代后期持续在艺术拍卖市场走红的某些油画,难以算得上真正的现实主义艺术。艺术品商人看到的只是艺术品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或不懂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由他们来左右油画发展的走向或命运,是艺术家的自我缺失,是艺术的异化。

近两年,由于全球金融界动荡危机,当代艺术品收藏和拍卖市场同样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这让追随市场的画商们和成长中的艺术家们很迷茫。美术界积极应对,中国美术馆连续推出“寻源问道”油画展、吴冠中个展、靳尚谊油画展、华彩北京美术作品展及新中国美术60年大展等,以正本清源,引领时尚。“时代美术馆”在2009年5至6月推出了《灿烂中国·2009——中国收藏家/艺术家对话展》,展出了艾轩、杨飞云、王沂东等52位当代油画民族化探索颇有影响力的主流油画家们的作品,是有针对性的有益尝试。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及时的,也是坚持油画民族化探索道路、明晰方向之举。

在金融危机正猛、当代艺术品收藏和拍卖市场呈现低迷状态的当口,老画家靳之林的油画《南泥湾》以1344万的天价拍出。这件受过老革命家王震同志赞许、经作者多年实地考察完成的现实主义油画巨作,经受了时间的磨砺和检验,体现了油画艺术崇高、刚健的永恒价值。这无疑是艺术收藏界的大事,从一个侧面点明了艺术及其收藏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所在,并提供了一种理性价值判断的范式,从艺术发现到艺术判断,从艺术欣赏到艺术收藏。这应是中国当代油画民族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具有不同寻常的价值和意义。

五、结语

主流油画艺术紧贴生活、反映时代风貌。不管新中国的历程有多少风雨波澜,这条主线贯穿不断,直到今天。吴冠中说:“中国的发展要有文化的支撑,要有自己民族的文化代言人,要有被世界广泛认同和喜爱的艺术作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落后,人家就不会尊重你。我们有伟大的传统文化,我们更要有伟大的现代文化。”

本文仅对新中国油画60年风貌概括叙述而言,可以有以下结论。

(一)时代造就艺术家。油画作为一个外来画种,要根植于中国的土壤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开始就走着中国化、民族化的路,老一辈的油画艺术家们结合国情、贴近社会,在探索中西文化结合反映在新中国的油画民族化上,其历史贡献是不可替代的。

(二)艺术反映时代风貌。伴随着新中国60年风雨历程,新中国油画家们始终紧贴时代的脚步,反映着时代的最强音。中国油画民族化道路是新中国的变化、进步、发展的见证。一部新中国油画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国现代发展史的真实的反映。本来,写实油画在欧洲是技术的发源,传到中国成了中国社会生活反映的手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化的现实主义艺术范型。它对新中国各个时期社会生活的图像诠释,是共和国60年风雨历程最直观的形象表达。

(三)油画虽是一种国际化的艺术语言,但作为中国当代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油画,已经在内容和形式上与西方油画渐渐产生了距离,而与中国人自身的生活情境密切相关。新中国60年风雨历程,从各历史阶段反映在油画民族化的探索及其共有时代特征的艺术风貌上,足以概览。

猜你喜欢
民族化油画艺术
江文也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创作实践研究
纸的艺术
油画去哪了
中国当代动画电影的民族化与国际化
服饰元素在油画创作中民族化意义的研究
从艺术要素看样板戏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油画《惊涛拍岸》
楚雨的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