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菜腔”传承的思考

2009-04-19 03:43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9年6期
关键词:新视野原生态彝族

李 悦

作为我国首批非物质遗产之一,“海菜腔”以其独特的彝族支系尼苏“三道红”音乐风格盛名于全国乃至世界,是留给整个中华民族后世子孙的珍贵精神财富。长期以来不少专家、学者及艺术教育工作者对石屏彝族“海菜腔”的保护和传承,已提出种种对策和措施并在短期内收到良好效果。但因实效短暂,传承方式单一,方法被动,缺乏深入分析和整体思考,及多样构架而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只有在遵循其传承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全方位多样构架,传承才能有长期的良好效果。

目前一些从事声乐教学和声乐演唱的音乐工作者,由于对很多原生态歌手及演唱缺乏了解,不但自己排斥此类音乐,甚而冠冕堂皇以“优胜劣汰”引导学生远离对此类音乐的关注。因此,在探讨其传承模式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加深对“海菜腔”原生态唱法的认识。

一、科学认识“海菜腔”原生态唱法

“海菜腔”是以彝族尼苏人为代表的彝族人民在长期的渔猎生产、生活中创造出的具有特殊技能技巧的民族声乐演唱形式。它是劳动生活的衍生物,是来源于生活的、最为直叙的思想与贴近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笔者曾分别对石屏龙朋镇施万恒和陶村鸭子坝李福英两位资深老艺人进行走访,了解“海菜腔”演唱方法技巧。但两位老艺人都只是重复演示并配上一两句解说,简短得无法用在大学所学的技法规范来加以分析和叙述。后来我发现最具说服力的演唱衡量标准早已在其歌词中传承下来了,只是以高度概括并用符合当地语言习惯的通俗话语表达出来,其演唱技巧有如下三点:

(一)“海菜腔”唱法的合理性。曾经有人认为原生态歌手很大程度上缺乏对发声技法的艺术把握,特别是一些人认为少数民族由于落后,所以他们的艺术也是不科学的,发声方法更是落后于学院里专业训练的发声方法。其实不然,“海菜腔”是一块未雕琢的璞玉,经历代锤炼,完好保存了独特乡土味且未经过商业化、市场化的修饰。“海菜腔”的演唱者无论是在乡镇的直舒胸臆还是舞台上的刻意表演,发出不协和的破音、哑音,以及出现气息不连贯、身体僵硬等不自然的发声状态很少,他们的演唱通常和谐而自然,持续而不知疲倦,显然是合乎人的生理条件的,并且很畅达的表现艺术。从声乐演唱角度讲,经过长期实践,可以很畅达地进行艺术表现、艺术传达的演唱方法都是具备合理性的,这种合理性经过几百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艺术提炼而更为凸显。以李怀秀的演唱为例,她的音质纯净、音色华美,在行腔运调的处理上也做到了刚柔并济、收放自如,可谓细腻与豪放相辅相成,高音与低音和谐相融。在演唱时不仅充满激情而且气息运用自如,装饰音的处理别具特色,中高声区转换不着痕迹,听者仿似独享一场返璞归真的精神饕餮盛宴。这种高超的技巧无迹可循,以至于众人都以为这是未加任何修饰的天然嗓音,实际上这种“让人感觉没有技巧的技巧”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积累了各种适合自己演唱的发声技巧。通常一个能把“海菜腔”唱完唱好的歌手,要经过多年专业刻苦训练,方法不当便会损伤喉咙,严重会造成声带小结,声音沙哑。这样的演唱技巧跟“海菜腔”的音乐风格息息相关,也跟艺人的地域语言语势不能分割。更为重要的是,在历经几百年集体性鉴赏的“海菜腔”演唱技巧衍化下,其演唱技巧的淘汰、提炼已无法具体探究,但留存至今的、听上去仿若未经雕饰的演唱应该说已包含“海菜腔”演唱技巧的精华提炼,当然,这点还有待众多音乐学者及歌唱家进一步探究。

(二)高音的假嗓运用。在演唱“海菜腔”的拘腔部分尤为突出,其技巧就在于胸声区突进到头声区,即真嗓和假嗓的交替。由于拘腔一开始就是一段以男声开头、气息要求很高的曲调,而后的女声呼应则更是以八度大跳及绵长的高音位置保持而进行,难度非常大,这一部分假声的运用就很明显。方法是将喉腔缩短,歌唱共鸣位置提高至头腔的鼻窦位置附近,气流变得纤细,以声带边沿的振动发出的一种尖细的声音,其音质较为明亮而柔和,由不同场合需要,又可根据演唱者自身气息及共鸣控制而将声音变得清晰、明亮。真假嗓互换使“海菜腔”在歌唱音色、力度变化、虚实对比等方面充满了无穷魅力,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音色与富有穿透力的音质,似天籁之声荡于高山与湖水之间,使曲调放射出五彩斑斓的光环,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享受。

(三)说唱结合。突出本地方言。拖声及甩腔的运用。拖声实际就是用叹气来发音的方法,在气息对抗的基础上均匀地叹气发声,整个身体积极放松,紧张的部位只横膈膜和两肋。彝族民歌里甩腔运用非常常见,运用真假声交替,其技巧只是交替频率快慢的区别。

综上,以“海菜腔”为代表的大批原生态民歌,有其民族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传承的积淀,其独特的发声、和声技巧等,无不与其自然地域、本民族的生存状态有密切的关系,是其民族文化的精华,绝非浅薄偏狭的“乱吼”。这些当地公认的歌王身上所具备的本土民族文化积淀也非外人朝夕就能轻易模仿成功的。“海菜腔”的原生态唱法并不拘泥和依赖于完全意义上的“技法”,而是在当地民族文化熏陶和即兴歌唱中逐步形成的。如同过去在田间地头或是入夜以后围拢篝火旁边演唱一样,自在无拘地表现自我,是维系生活、生存和生命价值体现的一种方式,因而歌唱性得以最真实体现,并辅以集体歌手和观众之间相互交流与欣赏,拓展其歌唱艺术的想象空间、凝聚集体创作精华,因而长盛不衰。反观“海菜腔”民间歌手,无一不是怀着对“海菜腔”的热爱而学习,当地歌王施万恒曾告诉笔者,以前为学习“海菜腔”一次次熬通宵,打着手电记录“海菜腔”歌词,四处请教走访。在他看来,当地一个能完全、较好演唱“海菜腔”的歌手至少要有五六年以上的演唱积累。

二、“海菜腔”目前传承模式

目前石屏地区“海菜腔”不再遵循其自然传承、家族传承、师徒传承、模仿传承等固有的传承模式,而逐步趋于相对单一的传承模式。石屏地区的“海菜腔”传承方式主要是两种:

一是通过当地艺人的自发式传承。就像上文提到的施万恒的传承方式,这样的传承方式已从20世纪80年代末延续至今。这种传承是局部小范围、仅凭传承人个人热情维持单一传承模式,他们肩负太多尼苏老一辈对彝族尼苏文化传统的希望。这样的传承一旦老艺人相继去世,有限的“海菜腔”曲种资料就可能随之消散流失。理应敲响这样单一传承的警钟。

二是通过政府扶持方式建立的传承点式传承。近几年随原生态音乐的升温及对非物质遗产保护的加强,石屏当地政府也高度重视“海菜腔”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加大保护力度并适当开发利用,如今“海菜腔”已经成为向国内外宣传石屏,促进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品牌之一。根据笔者调查得知,从2003年起,该县先后成立了哨冲镇慕善村“彝族花腰传统文化传承班”;龙武镇“麻栗树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龙朋镇桃园村、巴窝村“彝族

‘烟盒舞、彝族‘海菜腔”等传承班。每个传承点都有专人负责,并对全县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实行重点保护,给予适当的生活补贴,加强人才队伍与机构建设。石屏职业高级中学还开设了“海菜腔”、“烟盒舞”、花腰歌舞特色专业班,聘请民族艺人及客座讲师,以花腰新娘艺术团、龙之彝公司、县文化馆新招演员为主,招收学员,使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得到扎实有效的推进。

三、“海菜腔”发展趋势与多样化传承模式的构建

当前,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现代传媒的发展与普及,现代文化传播方式的变化等等,都使“海菜腔”受到异文化的冲击。

(一)发展趋势。根据多次实地调查,我认为“海菜腔”有可能向三种方向发展。

首先是融入现代文化成为新视野音乐。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巨大,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自然观都发生了变化。在探索石屏彝族“海菜腔”的开发、利用及传承问题时,就不得不考虑可能被融入现代文化成为新视野音乐的趋向。

其次,融人旅游文化成为新商品音乐。以石屏彝族“海菜腔”为代表的大量原生态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融入旅游文化,而成为新商品艺术的趋向也不可阻挡。例如,具有云南文化产业成功代表的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中,就有“海菜腔”的演唱,这一音乐已成为具有新商品性质的舞台化音乐艺术了。

再次,融人新民俗音乐成为新传统音乐。人们从物质到精神,从观念到行为,从生产到生活都发生着变化。变与不变是相对而言的。变依附于不变,不变中包含着变。新民俗活动同样需求着新传统音乐艺术。

(二)多样化传承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在于活态传承、生态保护。也就是说,做成标本存入库房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像文物等一些有形有质的文化遗产是以人类创作的物化形式体现的,而像“海菜腔”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因为其无形无质更体现了保存的复杂性。,这样的“遗产”就算是记录下来也只是将活生生、持续的现实生命表演过程固定成僵死的创造痕迹。同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托于人而存在的,它以技艺、声音、形象、习俗、知识等为载体,以人身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正是因为这种“活”的要素,它成为这种文化形态中最脆弱的最不易保存的艺术。

因此,“海菜腔”的传承保护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来进行,即构建多样化的传承模式。笔者认为其构建“海菜腔”多样化传承模式,一定要以明确、多样的模式为基本导向,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生态博物馆模式——其目标是突出可持续发展性,建立一种以村寨社区为单位,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原则是突出习俗的可持续发展性。强调保护和保存当地民族文化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已成为中国保护原生态多元民族文化的一种有效模式。像石屏以坝心、龙朋为主的中部地区为尼苏“三道红”的聚居地,这里的“海菜腔”和烟盒舞的保护是比较完整的,且当地还保留着较为传统的生活方式。该地的这些资源优势若以生态博物馆的保护传承方式来构建,可能是最好的。

教学培训模式——其目标是培养“海菜腔”的接受群和观众群。主要是在当地的中小学的教学计划里纳入对当地民族歌舞鉴赏和兴趣培养方面的欣赏课。据调查,桃园小学全体师生及鸭子坝小学都已把“烟盒舞”当做课间操,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广了烟盒舞的普及,“海菜腔”也正被当地教师尝试着用各种途径来加以普及。

优秀传承人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在当地培养优秀的传承人。这种模式需要建立在政府政策指导上,在培养人和被培养人自愿的基础上给予政策及资金上的扶持,要有相关法律条例的全方位保护,如医疗保险、补贴及传承教学的基本开支等。

档案资料保存模式——其模式目标是抢救、挖掘和整理已有曲目,留存“海菜腔”艺术的精华。从全县的范围对“海菜腔”资源实行统一整理搜集与细化深入调查研究,将“海菜腔”的珍贵音像资料存人历史档案,供研究人员使用。建立专题小组研究它的源头、生存、发展以及濒危消亡的因素,以笔录、录音、摄像方式保存现有曲目。

四、“海菜腔”保护发展的新趋向

云南石屏彝族“海菜腔”享誉全国,但其传承渠道非常狭窄。由于“海菜腔”宽广音域及高难度演唱技巧的苛求,要求学唱者必须具备先天性优越的嗓音条件和后天耐磨的毅力,往往让众多适龄学者望而生畏。结合“海菜腔”发展趋势的启示,我认为艺术高校的民族声乐教学可以为“海菜腔”的传承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当然,这里所说的传承,已不是原生态的传承方式,而是发展式的传承,是正确实施“保护与传承兼顾、保护与发展并举”的传承。“海菜腔”发展的基本趋向为:融人现代文化成为新视野音乐;融入旅游文化成为新商品音乐;融入新民俗音乐成为新传统音乐。“海菜腔”无论是发展成新视野音乐、新商品音乐或新传统音乐,都需要众多音乐家、音乐工作者通过采集、加工、剪接、编创形成相应的新音乐形态。尽管,这样的新音乐形态与原生态的“海菜腔”已发生很大变化,但这一剪接合成的新音乐形态,却已经受到人们的喜爱。比如,石屏龙朋镇的彝族姐弟俩李怀秀、李怀福在第十二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凭借一曲悠扬激越的“海菜腔”,夺取了继2004年全国西部民歌大赛后的又一次金奖。然而,姐弟俩演唱的“海菜腔”已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原生态“海菜腔”,确切地说是现代文化条件下的“新视野音乐”的新“海菜腔”。三年中频获殊荣的新“海菜腔”得益于一位云南艺术院校著名民族声乐教授的巧妙合成。从其歌曲形态看来,新“海菜腔”分别由悠长的和欢快的两个对比性段落构成。较悠长的一段选自石屏尼苏“三道红”的“海菜腔”,原曲很长,摘取的是其中较为精彩的拘腔部分曲调;而后面两人边唱边跳的欢快的一段是选取自石屏尼苏花腰的阿哩调子“思念调”,旋律短小,可随意反复;最后一段是第一段的重复。于是,在有限的舞台表演时间内构成了人们容易接受的A-B-A三段式。这样,新“海菜腔”就新在既能保持石屏彝族支系尼苏人的地方特色,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现代音乐的需求,增强彝族支系尼苏民歌演唱的强烈对比性,而且合成的新“海菜腔”,成为一首浑然天成的艺术作品。这一新视野下的新“海菜腔”,既延续了尼苏“三道红”的“海菜腔”中最具难度和最具特色的拘腔音乐素材,又加入欢快的尼苏花腰阿哩小调:不仅将石屏尼苏人各具特色的音乐素材有机融合,又以精美的花腰服饰增加亮点,短短几分钟内深深地打动了评委和在场观众,一举成名。可见,“海菜腔”的发展传承,可适当借鉴“海菜腔”走向全国的新视野变化,特别在云南省各艺术院校的民族声乐教学,更要适应发展式的“海菜腔”传承需求,依据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的探寻和尝试。

云南地处众多少数民族集聚地区。自

猜你喜欢
新视野原生态彝族
“新视野”号
彝族民歌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
彝族传统服饰与现代创新设计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原生态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真正的“原生态”
回归“原生态”
原生态河流亟待抢救和保护
“新视野”邂逅冥王星
九大行星的证件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