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灵剪纸的艺术美与传承思考

2009-04-19 03:43凌建英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9年6期
关键词:剪纸艺术文化

凌建英

剪纸艺术源远流长,是华夏文化的代表,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近年来,山西广灵彩色剪纸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风格,融传统与现代为一体的题材内容、剪刻技艺、构图造型等赢得人们对剪纸艺术的强烈赞叹与认同。本文试图从广灵剪纸对艺术美的追求和生态空间的开拓两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广灵剪纸的艺术内蕴美

据专家考证,广灵剪纸最早可追溯到初唐,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人日》中就有“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之句。广灵剪纸大约在明代形成,在清道光年间成熟。广灵地处山西省东北边陲,永定河上游,太行山脉东端。漫长历史的孕育,地理文化的打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形成了广灵剪纸独特的艺术内蕴美。

(一)和谐故土情的体现

《论语》讲:“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广灵剪纸立足本土,透视出古代这一朴素的文化内涵,表现出了情理相依、心物同一、主客相融的和谐美。

剪纸起源于乡村,最早是窗花,即早期北国农村小木格窗户里白纸上的贴花,有各种色彩和造型,在起到增加窗纸的厚度而结实保温作用的同时,更主要的是美的点缀,表现了北国民众对多彩生活的营造,以温馨抗严寒的心态。当人们坐在炕上叙话的时候,窗上的造型带来丰富的想象和多重的话题,尤其是自己动手创作的,温馨之余更增加了亲切。这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表达出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和积极创造。“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贫瘠的北国,荒土的高原,寒冷的冬季,孕育的是追求和谐的北国人对故土深深的依恋和认同,他们用美的眼光发现美,创造美。广灵剪纸在表现题材上丰富多彩,在与其他地域剪纸有相同题材的基础上,突出地表现了本土性特点,乡土气息浓郁,尤其是对名胜古迹的艺术创造,从本地的广灵水神堂,到云冈大佛、恒山悬空寺、应县木塔,发展到系列作品如《魅力山西》长卷、《山西风光》、《晋商家园》、《古都大同》、《广灵风光》等珍藏册。

广灵剪纸也表现出浓郁的北国风情、民俗特点、生活场景。《汉书》说:“上之所化为风,下之所化为俗。”关于民俗生活的剪纸是广灵剪纸的一个主要类型。如《威风锣鼓》,以红色为基调,以阳刻的手法,把塞北社火特有的一种喜庆活动从视觉到听觉传达了出来,把一个北国汉子的体态、舞姿和神韵配上夸张飘逸的长绸传神地表现了出来,极富动感;《剪刀面》,表现了农家幸福生活的场面。剪刀面是晋北的一种地方饮食,而过去在北方吃白面是非常难得的,所以在做饭的过程中全家上下都体现出一种期盼和喜悦。作品中的面以自然剪刀剪法造型,尤其是主人、孩子的衣服纹样和面部各器官都呈现出剪刀面型,人物与锅中煮的面相对应,表现出生活的红红火火。其他还有在不同岁时节令和人生礼仪的民间风俗。正月初一家家挂春幡、剪门神、贴窗花,一派喜庆气氛;正月十五闹花灯,灯上的剪纸绚丽多彩;二月二龙抬头,龙、牛等相关图案剪出来,以祈风调雨顺;五月端午节,家家门上贴“五毒”、公鸡,以避疫。在婚嫁等礼俗中,剪纸福、双喜等字样中阴阳相交的“阴阳鱼”、“鱼咬莲”、“莲里生子”、“龙凤呈祥”图案相配,寓意子孙繁衍、生生不息,传承了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对研究晋北地区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广灵剪纸作为一种地方文化,以民族“天人合一”的理念,以特有的情感,以艺术的语言和符号,色彩和线条,造型和纹样歌颂了生生不息的这方热土,承载了传承本土文化的历史职责,更使自身从薄薄的一层纸中表现出文化的深邃和厚重。

(二)对纯真美的礼赞

广灵剪纸作为一种民间文化有着与其他民间文化不同的特点,即不受巫文化影响,没有对神灵的崇拜,没有妖魔鬼怪的表现,始终包涵着一份殷殷绵绵的审美情感,朴实真挚,充分体现了人类向往朴素、温馨、纯粹与隽永的心灵。剪纸通过各种造型纹样表现出人们对生活丰富多彩、岁岁平安的祈愿,蕴含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渴望,传载着集体的吉祥文化意象主题,表现了人们心理活动的深层世界观;对人格精神的塑造,充分揭示了劳动人民纯真热情、饱满健康、嫉恶从善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人类共有的审美情趣和理想。

二、广灵剪纸的艺术形式美

英国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提出了“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的命题。广灵剪纸就印证了这一命题。广灵剪纸在传承和创造中,以历史的线、单一的纸、五彩的色、多种的形进行艺术形式美的追求,以精湛的工艺、独特的审美眼光,把民众对美好生活的理想、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纯真善良的情怀和对故土热恋的情感浓缩在各种艺术意象之中给我们以无穷的味。

广灵剪纸是全国少有的以阴刻为主的点彩剪纸之一,表现为刀刻染色。在刀工刻法上,阴刻为主,阳刻为辅;构图上,简洁饱满、完整连贯、线条流畅、光滑整洁,不留毛齿沟豁;在染色上,赤、橙、黄、绿、青、兰、紫七色调配,不仅要求熟练地掌握调色、点染、平涂、套色、洗色等基本技巧,而且还强调对比的手法:冷暖相配,明暗相间。一个成品要经过图样设计、湿、踩、晾、晒、刻、染、包装、装祯等38道工序,是一种现代机器生产无法取代的纯手工工艺,由此产生了艺术形式美的特征。

(一)造型美。剪纸艺术是以造型而体现的,形式上的创造,构图的设计,布局的安排,刻功的运用是其产生艺术魅力的关键。剪纸艺术境生象外,产生象外之象。“造型更趋于传情而不是在于写形,在于写意而不是在于写实。这种抽象的造型经历文化的积淀已经形成其独特的符号系统”。广灵剪纸造型把雕刻、绘画和书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美学符号,表现了中国传统艺术崇尚和谐、自然、静穆、对称、优美的美学思想。如广灵剪纸艺术研究中心创作的《廉生威》,以单色红纸把“廉”、“脸”、“莲”相融成为清官的头部形象,整个构图以白描的手法,将脸部文字化、廉字形象化、莲花意象化,即整个脸部是以廉字体现,廉是以戏曲脸谱的形象出现,廉字上部“一”是一顶清官的帽子,下面的两竖。撇和捺以胡须表现,飘然生动,威武刚毅;帽子下面整体以剪刻的莲花花环相衬,整个造型简洁清丽,表现出一种高风亮节和凛然正气。广灵剪纸由独特的点彩刻剪创造了戏曲脸谱剪纸造型,借用传统画论中所谓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创造出意象性精神的脸谱艺术,色彩细致分明,把戏曲脸谱逼真地表现了出来。更有几十根或上百根细如蛛丝胡须,排列均匀,上下一致,根根飘然又一丝不断。广灵剪纸的发祥地——广灵蕉山乡西蕉山村剪纸代表王兴才、王兴利兄弟,展示的几幅《脸谱》中,胡子最多的可达一百多根,精细到了极致。这不仅体现了广灵剪纸艺人极高的刀刻水平和传神表现力,更体现了极高的审美价值:以戏喻人。广灵剪纸中每个脸谱造型的创造,实际上是广灵人对生

活酸甜苦辣的感悟所进行的一种艺术表现,同时红、黄、蓝、白、黑等表现剪纸人对七彩生活飘然洒脱的情趣追求,同时更体现了中国人群体的宇宙色彩观念和文化认知;胡须则又表现出人们对生命长久的渴望,对人人平等的心理寄寓。

(二)技艺美。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以艺术真实更真实地表现生活,这是任何一种艺术的理念和追求。广灵剪纸近年来更高地追求艺术真实,在保持传统剪纸技艺的基础上,追求一种既有传统精神又有现代元素美的视觉效果,进行了新写实剪纸即多层剪纸艺术的开拓。这种剪纸突破了传统的平面剪纸图层,根据设计图案需要,由不同着色的剪纸在关键适中的点线上套压,有二色套,三、四色套,甚至多色,形成多层画面组成的完整剪纸,增强了三维立体效果,拓展了剪纸的表现空间,艺术意境深邃厚重。作品工艺手法更为剪裁精致,细腻生动,虚实相生,深浅相间,冷暖对比,立体感突显,如《人说山西好风光》系列,从晋北的《北岳恒宗》、《五台瑞雪》到晋中的《晋祠之秋》、《乔家大院》再到晋南的《皇城相府》等,以新写实主义手法融山西自然风光、古今人物及乡土风情为一体,为人们展现出三晋大地上的历史文化概貌;《海上升明月》集海岸、海岛、礁石、波浪为一体,一轮明月映入波光粼粼的浪涛之中,构成了一幅海岸月夜的迷人画面,表现了炎黄子孙渴盼海峡两岸统一的主题。该艺术手法强调文化内涵及人文情结,使作品达到唯美和浪漫情调相结合的最佳境界。

二、生态空间的开拓及反思

非物质文化遗产个体与周围的自然、文化环境构成了自身的文化生态系统,只有系统内的各项因素相互作用才能维持这一个体健康、稳定的发展,“不能将具体文化事项从它的生存环境和背景中割裂出来‘保护”。如何在时代变化的过程中,构建适合自己发展的新生态系统,形成抢救、传承、合作、研究和开发多位一体的传承理念,广灵剪纸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同时也引发一些思考。

目前,为广灵剪纸建有剪纸艺术专题博物馆——中国(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和职业培训学校,风格各异的中外剪纸在此得到了艺术的融会,珍品的收藏,专业剪纸实用人才得到培训。博物馆和学校的建立,为更多年轻人从事这一行业搭建了平台,形成良性循环,生产性保护为剪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建馆设校、注重生产性保护的同时,应进一步与高校结合。高校是知识群体、青年群体和信息与智能的集聚地,有利于产品研发理念的提升。同时,产品的展示,学术的交流、课程的开设,从知到爱,可以提高年轻学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甚至愿意投身于剪纸艺术。这样有可能培养一批知识型的剪纸人,以综合的文化知识为积淀,以创新活跃的思维为开拓,提高剪纸的艺术水准,把剪纸艺术打造成高端的艺术。

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离不开学术研究的。广灵曾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大同·广灵国际剪纸艺术展和“国际剪纸艺术高层论坛”。参会的全国各省、港、澳、台和多国的“学者们站在中华民族大文化的角度去思考民间剪纸艺术的诸多问题,形成了多学科、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方法,标志着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学建设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就广灵剪纸本身的专题研讨几乎没有。广灵剪纸目前还属于商业化的开发保护类型,在理论和市场领域研究还是一片空白。应该有一个研究团队,从剪纸本体文化传承、理念主题、风格技法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市场信息、产业发展等进行系统研究,这样才能确保广灵剪纸的全面发展。

现在看来,广灵剪纸使中国剪纸由民间家庭作业向集团产业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产品有美术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挂历、贺卡、邀请函等类型。但是,要适合现代市场,着重长远利益发展,必须树立文化精品意识和主流艺术市场的大概念。当今社会是高科技的社会,是媒体和消费的时代。剪纸要发展,一方面要继承传统剪纸中至今仍有价值和生命力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融入今天的生活中,创造出大众喜闻乐见的产品,“创作出剪纸电影、电视、动画、服装、玩具、游戏等艺术精品,树立中华民族自主高端剪纸艺术品牌,让民族艺术与科技结合起来为社会创造更加丰富的艺术品”。

目前进行广灵剪纸创作的主要有广灵剪纸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广灵蕙花民间艺术发展公司、广灵县瑞博实业有限公司。这些公司都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影响。然而,他们往往各自为阵,以个别代全体,不能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固然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激烈的,如产品的新设计、创新技艺等轻易不能外传,但应该明确自身只是广灵剪纸的一部分,应该树立大广灵剪纸的意识,以自身优势和风格为依据,以提升广灵剪纸的文化内涵、丰富题材内容、树立风格特点、开拓产业渠道等为理念,通力合作,相互提携,公平竞争。这样才能形成风格多样的广灵剪纸,才能尽快推动广灵剪纸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真正的文化品牌。

在我们看来,广灵剪纸应当广泛地推广自己,积极与作家合作,赢得作家创作广灵剪纸的动机与欲望。以作家的文采、想象力真实细致地描绘剪纸文化。希望作家以艺术的眼光,以史为线索,以当代为切入点,写出不同时代剪纸艺人的命运,真实地揭示民间艺人的心理,对艺术的热爱,生活的清贫,环境的封闭、人们的漠视,坚持与放弃的矛盾心理等。如自居易的《琵琶行》、冯骥才的《神鞭》、邓友梅的《烟壶》、贾平凹的《秦腔》等,能够激起读者对民间文化强烈的认同。

猜你喜欢
剪纸艺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大嘴蛙学剪纸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手工剪纸
剪纸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剪纸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