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让学生自由学习的特色学校

2009-04-19 05:53金庆红
人民教育 2009年22期
关键词:契约特色活动

金庆红

我们所在的学校——浙江省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附属小学,尽管重建只有3年的时间,却已成为钱塘江畔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前不久,浙江省、杭州市专家到我们学校调研。结果显示,有72.4%的学生会在课堂上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有87.9%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班级中很快乐。

可就在三年前,我们学校的前身——复兴一小,是杭州市上城区有名的薄弱学校。记得有一年,学生流失严重,原来三个班额的学生只好合并为两个小班(其中,借读生还超过了50%)。同时,学校的三位“区教坛新秀”也先后调走,学校发展一下子出现了滞后的状态。

为了振兴学校,上城区教育局和学校联手杭州市教科所,开始了学校的变革之路。

从儿童的天性出发寻找办学特色

2006年8月,学校易址新建,校长罗永军到任。走进新学校,校园很美丽,硬件设施也很好。但这些就是学校质量的保障吗?在上城区,环境美丽的学校比比皆是,教学质量高的学校也不在少数。要想在短时间内实现“突破”,就必须找到自己的特色。学校的特色从何而来?罗永军真诚地走近了教师,走近了学生和家长。

访谈,个别交流,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后,他发现:学生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厌学现象。老师们说:“校园生活单调乏味,学校规范有余、约束过多。”学生说:“自己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逐渐地,也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能不能从这里入手去营造学校的特色?我们想,学校的特色并不等于学校开展的一个特色项目,像篮球特色、合唱特色,它们不过是学校特色的表象,真正的特色是能影响到全体师生的日常生活的。“我们的学校特色,必须从儿童的天性出发,寻找适合儿童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方式,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罗永军对老师说。

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讨论,我们达成了共识:要建设一所让学生“自由学习”的学校。我们认为,自由宽松的校园环境、学习氛围是学生最向往的;而自由,也是最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理想状态。一方面,学生有好奇的天性,它需要自由来保护。

爱因斯坦就曾说过:好奇心“除了需要鼓励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另一方面,只有在自由的环境里,学生才能得到充分的成长。儿童有自己的情感和意识,他们希望有自由的空间,能得到尊重,可以让自己选择。

因此,学校应尊重“童权”,给他们开阔的成长空间和自由的成长机会,让他们在一种自由的状态中主动、积极地学习。2006年,我们确立了“自由学习:基于儿童天性的小学生学习方式变革”这一省级课题,以此指导特色建设。我们希望能用“自由学习”这一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出“具有健康身心、良善个性、创新思维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现代儿童”。

给孩子创造“自由学习”的校园环境

在明确办学特色后,我们结合课题研究,开始建设一个“人人可以参与,时时可以思考,处处有学习机会”的适于学生进行自由学习的知识环境。在学校大门的背面,镶嵌着人民教育2009.22两个朴素的问句:“今天我又问了什么新问题?”“今天我和同学一起快乐吗?”这两句简单的话,充分体现了我们让学生每天在校园里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的教育追求。在我们学校,一切学习资源都是开放的。

我们把校园博物馆放在了每个楼层转角的空地上,把图书馆放在了走廊的墙上,把实验室、多媒体搬到了走廊……这些学习资源,都是没有老师看守的,只要学生愿意,随时都可以取一本书看,随时都可以做实验,随时都可以打开电脑。我们希望,只要走进学校,学生就能浸润在知识的海洋里。这些显性的知识环境,通过日积月累的浸染,促成著学生的无意识学习和随机学习,激发着他们的探究欲望。

2007年10月,我们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6.36%的学生认为“校园知识环境建设”是学校最富特色的项目之一。在设计校园知识环境时,我们不仅考虑到所设项目要“好玩”,还考虑要能让孩子“玩好”,玩出名堂。比如,在学校的涂鸦区中,我们给出有奖主题“人类的表情”,只要孩子喜欢,就可以画出自己知道的人类表情:喜怒哀乐、酸甜苦辣。

参与的学生不仅展示了自己的绘画才能,而且交流了情感。又如,在走廊实验室中,我们摆上杠杆,让喜欢科学实验的学生玩得不亦乐乎。玩着玩着,他们恍然大悟:杠杆平衡的奥秘深着哪。

同时,在给出的一系列实验菜单中,还有许多是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他们随时都可以动手“玩”,在“玩”中享受发现的乐趣。针对小学生喜欢和同伴一起玩的特点,我们还设计了无人值守的“未来工程师”、“未来科学家”工作室,从早上7∶30到傍晚17∶30,每天向孩子们开放10个小时。那里有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而且绝大多数项目都“故意”设计成需要一起玩或者合作才能玩的东西。

比如轨道车,中低年级的男孩子都挺喜欢玩(车是高年级同学做好的成品)。在轨道中,一辆车也能玩,但多辆车互相追逐不是更好玩吗?于是,很多学生自然而然地聚在了一起。玩着玩着,他们会有不满足,会觉得车的速度不够快、稳定性不够高,于是向高年级同学请教怎样改发动机、怎样改机身……慢慢地,他们也变成了“老师傅”,对学弟学妹们也能指点一二了。

在我们学校,还有一个四季葱茏的菜园。在这里,每个班级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种植地。每天,学生都会三五成群去浇浇水,拔拔草,聊聊菜园里的新发现;或聆听虫鸣,品味蔬果香……这道风景让每一个走进学校的人都感叹:在这里读书的孩子真幸福!美丽、开放的知识环境,成了“自由学习”这一学校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认为,在这种自由学习的环境里,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显性知识,还有一种默会知识。他们在各种情境中,自由、自主地学习、感悟与理解,这不仅是在校阶段的需要,更是终身学习的需要。

自由学习:学习方式的变革

除了为学生创设自由学习的环境外,我们还在课程上动足了脑筋。首先,为了让学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去享受一种“自己选择、自我引领”的学习自由,我们在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开展了“学习区域活动”,即根据学习内容,设置相对固定的学习场所,让学生开展不同方式的自由学习。这项活动的时间为每周一下午。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数学实验、运动文化、军事天地、夜空探秘、科学游戏等30多个项目。

在学习区域活动中,不再是单一的书本学习,而是用游戏、活动的形式;学习活动也不再受制于时空与场景,可以到自然、社会现场内去进行。像一次数学实验活动,老师请学生测量学校“为善楼”的高度。乍一听,学生特别为难,这怎么可能呢?经过一番讨论,有人提出“是不是可以利用影子来测量”。

孩子们先测量了老师和一位同学的身高与影子长度,又测量了大楼影子的长度。测量后,大家开始寻找实际高度和影子长度之间的关系。他们先比较了几组数据的差,发现差的变化没有什么规律。

这时,一位同学嘀咕说:“会不会有倍数关系呢?”虽然声音很轻,但老师还是注意到了,他立刻给予了表扬。学生们赶紧算了一下,发现实际高度与影子长度果然存在着大约1.1倍的关系。活动后,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这样的数学实验活动真的很有趣,可比做几自由学习,快乐校园道数学题目有意思多了。

”学习区域活动推出后,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欢迎。在一次问卷调查中,98%的学生都表示,学习区域活动对自己的学习、生活都很有帮助,很喜欢参加学习区域活动的学习。其次,针对儿童好表现的特点,学校还开发出了“基于展示的表现学习模式”,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展现生命智慧的舞台。

像学校开展的“我思我想我探索”头脑奥运会活动。这个活动由师生共同设计问题,然后由学生做答。这些问题都特别有趣,比如“杭州西湖里有多少鱼,你用什么办法可以测算出?”“风筝为什么在春天放,而不是在冬天放?”等,内容涉及到数学、科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

孩子对这个活动特别感兴趣。在他们交上来的答题纸上,我们能感受到,学生的答案虽然稚嫩但饱含热情,富有童趣。他们回答说:“因为风筝是开在天上的花,所以要在春天里放。

”又如“杭州的西湖里共有三条鱼,鱼爸爸、鱼妈妈、鱼宝宝,他们一家子在湖里快乐地生活着。”为了鼓励学生们大胆质疑,每周一晨会,校长罗永军不仅给答题好的学生发奖,也给积极设计问题的学生发奖,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展示的机会。学校还有“创意妙妙贴”活动,参加活动的学生,需要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成作品。

做得好的,我们就把它展示到校园里。像利用各种碎料儿制成的儿童服装,利用各色树叶设计的邮票……创作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极大的激发。2007年,在杭州市举办的“月月创新擂台赛(中小学)”上,我们学校的学生获得了总决赛二等奖的好成绩。

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大胆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在课堂上还给孩子们一方自由学习的天地。我们先后探索、总结出了六种自由学习的模式,即“基于好奇的引领学习”、“基于好玩的体验学习”、“基于契约的自主学习”、“基于分享的协同学习”、“基于直观的想象学习”、“基于机会的激励学习”。这六种学習模式,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实践研究。

像中年级的阅读教学,我们就采用了“契约式学习模式”。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师生一起商量、拟定个性化的“学习契约”。学习契约以过程性的计划取代了内容性的计划,强调学习者如何学习的过程而非学习的内容。

比如在一份关于环保主题课文学习的契约里,我们可以看到,上面不仅规定了学生要掌握的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技能方面的6条学习要求,而且还写明了“完成这一个单元4篇课文学习的时间为9天,可借助的资源为学校老师、社区工作人员、父母、电脑、书籍,成果展示需要有图文结合的资料,小组成员之间必须互相帮助、互相督促,以确保学习任务按时完成”等要求。契约一旦拟定,师生都要在这份契约上签字。然后学生自主、自由地根据契约,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时刻与学生保持沟通,关注学习进展,及时了解契约规定的内容对学生是太难了,还是太简单了,以便做适当的调整。契约规定的学习任务完成后,学生要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接受同学和老师的提问,只要得到超过三分之二同学的认可,就能得到优秀评价。这种契约式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给了学生极大的空间,让他们“我的学习我做主”。

学生说:当我和老师一起在学习契约上签下名字时,我感觉到了一份责任,觉得自己长大了。如今,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完完全全成了学习的主人,讲解、出题、分析、总结、提炼都由他们自己来完成,教师退居到了“二线”,唯有当学生出现争议或者大的疑问时,教师才会“出手相助”。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们自由并快乐地学习着,他们获得的知识,是具有个人意义的知识。

“自由的孩子走得远!”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自由学习的学校特色,不仅发展了学生,也改变了学校。近两年来,我们学生在省、市、区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的人数年年攀升;学校承办的全国、省、市、区各级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已达30多次。

我们欣喜地看到,一种具有教科附小特色的“教育场”已经形成,它让我们有信心、有勇气走得更快、更远!

猜你喜欢
契约特色活动
“活动随手拍”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契约精神在国企成长未央
群体认同调节下的心理契约破坏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
卖地的契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