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语言

2009-04-28 09:06徐长青
商情 2009年47期
关键词:运用技巧运用方法

徐长青

[摘要]本文主要对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种类、如何运用以及运用技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体育教学语言 运用方法 运用技巧

一、体育教学语言的类别

1.介绍性语言

教师的教育教学,周而复始,往往每接一个新的班级,都要向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定下课堂常规以及体育课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良好的开端,会给以后的部分奠定成功的基础。因此,上课伊始,教师要精神饱满,寓于激情的运用鼓动性语言,引起学生的有效注意,使学生信服体育教师讲授和指导的正确性和真实性,乐意按老师的要求去努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课的顺利进行影响很大。教师的语言简明,准确生动,合乎逻辑,使学生感觉到教师既平易近人又和蔼可亲,纪律严明。

2.指令性语言

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由于视野广,空间大,要求教师的口令要刚健响亮,张弛适宜,力度得当,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迅速调动队形和组织教学。因此,动令和预令要开合有度,比例适当,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晰,节奏要明快,语言要协调。如喊“齐步—走”时,预令要拖长,动令要短促有力,是声音在一定空间内有相当的力度。

在课堂上指挥学生开始或停止练习,要求学生如何做或不该怎么做时,语言必须果断、明确,不能模棱两可,优柔寡断。

3.讲解性语言

讲解的目的要明确和有意义,讲解的内容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来确定。课堂讲解要有针对性和计划性,根据课的各部分的授课任务有的放矢的选讲内容,使学生明确重点和难点,较好的了解动作要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学中通常以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比喻动作要领。比喻的恰当、语言的生动形象、通俗形象,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讲解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简明、准确。为此,教师必须认证钻研教材,熟悉各身体练习的要领。编成简明的口诀,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例如,在讲解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时,可以归纳为“转体、挥臂、抖腕、拨指”这八个字;讲解前滚翻时,概括为“低头含胸把腿蹬,身体团紧不放松”。这样,动作顺序和动作要领便一清二楚,有助于学生掌握动作。

4.教育性语言

学生的能力、志趣、性格等方面均有个别差异,因此,针对不同的对象,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或循循善诱,或直接了当,或因而不发。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决定教学语言的表达方式。对性格外向的学生可适当采用限制性和严格要求的语言。反之,则应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以便调动他们积极锻炼的主动性。上课时,既要严肃又要活泼,处理问题要层次分明,令人心悦诚服,切忌语言唠叨反反复复。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不搞“定势论”。对犯错误的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教育,切忌打骂、体罚,以致伤害学生自尊心,在练习中表现不积极,应付了事。

5.指导性语言

如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初学动作时,由于学生的理解肤浅,不可能全部领会其动作要领,这就需要教师将动作要领加以整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关键环节上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动作。

二、体育教学语言运用的要求

1.口齿清晰,字正腔圆

体育教师的口令要准确、清晰、果断、节奏感强。洪亮的口令能使人精神振奋,动作协调整齐;反之,会把一个队伍指挥的松散无序。教师的语言必须吐字清楚,发音准确,要用规范的普通话教学,这样,教师可以迅速的组织调动队伍,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时刻井然有序。

2.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言准确

教师在教学中,对技术概念、动作要领要讲解准确、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纠正错误动作、评定动作质量以及科学术语的运用均要正确。

3.讲究逻辑,寓于哲理,具有激励性

教师的语言要富有哲理,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德育、美育的熏陶。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术语和共同的哲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同学对体育缺乏正确地认识,锻炼积极性不高,可用“生命在于运动”等语加以引导;有的成绩不理想,又想一口吃个胖子,可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欲速则不达”等加以安慰;有的同学完成动作干净利索,美观大方,可用激励性语言加以表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要善于利用它,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4.语言精练,重点突出

体育教学语言要简明扼要。教学时,要在短时间内紧紧围绕教材的中心,讲清重点,解决关键。避免东拉西扯,言之无物的空话。例如在教授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时,可概括为“一夹、二插、三抬臂”。

5.活泼生动,形象逼真

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不但能使学生对教师所描述的技术动作有深刻的理解,而且在做动作时,不用教师过多强调,就能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始终兴致勃勃地处于求知识,学动作的积极状态。

三、体育教学语言的运用技巧

1.灵活多变,高低强弱

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声音高低强弱,应根据课的需要而确定。教师的语调可灵活多变,或急或缓,或长或短。

2.语气亲切,具有诱导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要亲切热情,不要讽刺打击。当教师评定一个学生动作时,运用肯定或赞扬的语气,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产生鼓舞得效果;如果用轻视或漠不关心的语气,则会使学生失去信心,从而很难完成动作。因此,对完成动作好,掌握技术快的同学应当表扬;而对身体素质比较差,技术水平低的同学,虽然完成的动作质量比较差,但只要一个细节做得好,教师也应用赞扬的语气表扬他(她),增强其自信心,从而出色完成任务。反之,讽刺、挖苦、训斥甚至打骂,就会产生敌对情绪,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从而影响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讲话的语气,应多使用肯定的、鼓励的、赞扬的语气,少用责备的、挖苦的、批评的语气。诱导学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四、结论与建议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观念的转变,体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体育教师不但传授给学生科学理论知识,而且还要交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先成人后成材,这就给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应努力学习和掌握广博的知识,认真研究和掌握不断发展的教育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教育规律。这样,才能不断加强自身修养,锻炼自己的语言技巧,具有清晰、简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体育课充满生机与活力,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猜你喜欢
运用技巧运用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中“举反例”技巧分析
运用积极心理学,构建积极的音乐课堂
小图标,大用途
美声演唱中气息的运用技巧分析
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研究
发声练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问题导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
激趣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技巧探讨
浅谈体育教学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