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桂一诗选

2009-04-30 06:04伊藤桂一罗兴典
外国文艺 2009年2期
关键词:水车岳阳楼核桃仁

〔日本〕伊藤桂一 作 罗兴典 译

伊藤桂一(It keiichi)1917年生于日本三重县,现住东京。中学毕业后开始发表诗作,并很快成为日本现代诗人协会会员。1985年被推举为该会会长,1997年被授予“贤达诗人”称号。著有《竹子的思想》、《伊藤桂一诗集》等诗集。

伊藤桂一是日本著名的现代抒情诗人,他的诗渗透着对人生以及自然景物的挚爱,具有感人的魅力,这里选译的几首晚年诗作尤显这一特色。他在《竹韵》中对竹子的独特感受和描绘,任何人读了都要为之动容。《风之迎》中,家犬那安然离世的情状,哪个爱犬之人读了而不潸然泪下。他少年丧父,全凭母亲一手养大,因而对老母怀有特别的感情,无论走到哪里,他总是把老母挂在心上,《天坛公园的启示》便是最好的见证。我国改革开放后,伊藤桂一数度访华,游览山水,意图找到破解中华古老文化之谜的钥匙。《死的乐章》中,他视死为面向大自然山水的“最恬适的归宿”。他嗜钓如命,耽听莺歌,曾在一首《春钓》的诗中写道:“每逢春天,就会遇到我的恋人——绕山细细流淌的河川,听川流轻歌,闻黄莺啼唱……”总之,他的诗不以绚丽见长,而以恬淡取胜,正如他晚年生活的“淡泊与宁静”。

译者

竹韵

有了竹子

山就有了柔情

因为竹子会撒娇

有了竹子

山就时而发笑

因为竹子会逗乐

竹子一身妩媚清凉剔透

因之稍一接触

就有溶化的感觉

时而踮起,时而弯腰

几时看她,她都在做体操

莫非这世间一切

都迷漫着音乐

在归途

只有竹子向人施礼

在山区溪流的傍岸

夏天也有黄莺儿啼鸣

看着竹子

人也多了温存

不由得想融入

最亲近者的怀抱……

风之迎

家犬临终之日

早有风来迎迓

家犬欲乘风而去

伸伸脖子翘翘尾巴

为饲主献上惜别的目光

然后钻到椅子底下

仿佛事先和风有了密约

风也随机潜入椅下

从暗淡的光线中

悄悄儿把犬魂卷走

天坛公园的启示

从祈年殿南望肃穆的祭坛

顿觉有树影掠过心间

我立刻预感到

老母已不久人世

在公园内的小卖店

我买了一个在核桃仁里

镶有观音像的小摆设

算是给母亲的一份厚礼

不过我心想

她也许已没有辨认佛像的意识

五月阳光普照

在新绿飘香的北京一隅

那掠过我心间的树影

莫不是来自上天的启示

归国不久母亲离世

我把核桃仁的佛像放进灵柩

连同在天坛受到启示时

那一瞬间的眩晕

深深地锁在那核桃仁里

洞庭湖畔

我在岳阳楼下捡石子

石表呈现出类似甲骨文的花纹

据说人们对花纹各有各的解释

读解它便成为我的旅程余兴

阴云下的长长湖滨

码头上停靠着艘艘货轮

我不由想起布满湖上的战船

仰望钟鼓之声相闻的城楼

高悬的青龙旗庄严耀眼

岳阳楼三醉亭仙梅亭

以及傍岸听涛的雅致怀甫亭

“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面湖大开的楼门上刻着的诗意

眼前是浸没整个吴楚的茫茫湖水

在临近雨期催人发困的景色中

心底朦胧升起细雨的雾霭

我欲变鱼沿着刻字上溯

直到终于破解石表的甲骨文

抬起搜寻石子的眼来看看岳阳楼

但见一老鹰绕着楼宇轻歌曼舞

青龙旗肃穆地低垂

此时楼上可见吴将鲁肃的英姿

洞庭湖上的日落时分

孤独的渔翁坐着小船撒网

兴许这是永远留在水面的影像

俟后看到的只有满天星星

我在楼上的小卖店购买剪纸

不知从何而来的垂发少女

出现在我面前为我充当翻译

看她腋下夹着学日语的笔记本

我似乎从中发现了

破解石表甲骨文的钥匙

水车小屋

在深山四野无人的小村

有一间水车小屋

屋里住着我孤独的小鹪鹩

和一个名叫“山姥”的老婆婆

屋里只有水车旋转

老人拾来树上掉下的小山果

捣成碎片捧给我

“嗬!快来吧,小家伙”

待到春初黄莺打鸣

老人对我唠叨不停

小鹪鹩呀

你只会“嘁嘁嘁”地叫

怎不如黄莺儿那么动听

送你去学习你可应允

可是我依然只会“嘁嘁嘁”地叫

只要能得到老人的施舍就开心

昔日村里若有风闻

保准急忙忙传给全村里的人

可是如今只剩“山姥”和我

相依为命静听水车声

水车发出各种美妙的音响

宛如黄莺儿在歌唱

听来实在令人高兴

(责任编辑:沈维藩)

猜你喜欢
水车岳阳楼核桃仁
孙高华
威风凛凛的东北虎
大回转冲水车
水车转转转
诗“画”岳阳楼
水车
观五朝岳阳楼
水车真好玩
不经意诞生的经典
醋泡核桃仁可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