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六种流行的新理念

2009-05-12 09:47李怀平
商情 2009年13期
关键词:新理念惩罚作业

李怀平

[摘要]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先锋。我们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课改 教育理念

目前,新课改之风日浓,许多新理念如雨后春笋涌出,使人目不暇接,正处于传统教育下的教师如春风拂面,清新异常,接受起新的教育理念颇有食如甘饴的甜蜜之感,教师和家长也对教育学理论深信不疑。但换一种角度去考虑,我们会发现很多“新理念”并不绝对适合,而且还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于是,结合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对以下六种新观点提出质疑,愿与同仁商榷。

一、学习不能死记硬背,要灵活

著名教育家袁振国这样表述“在试图拥有所有知识已没有可能的今天,怎样取得知识,怎样选择知识,无疑比拥有知识更重要”,所以学习不能像鹦鹉学舌,建立自己独有的知识体系很重要。如果遗忘了某些知识,可以在书本上找寻。

这条理论还有待探讨,因为这种新观点是建立在古代死记硬背上的“矫枉过正”,古代的统治阶级希望教育能够达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目的,达到“建国君民,化民成俗”的作用,内容死板,要求死记硬背。近代以来,社会走上了专家治国,能人治国的道路,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灵活的掌握知识,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有些必要的某些数据仍然很必要背诵。例如,历史日期、书名和人名,名诗词。我坚持认为这对准确记忆和发展记忆力颇有价值。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当我们口若悬河、旁征博引时,有多少学习来的东西不是少时背诵的结果,有多少妙语不是日常积累之功呢?而且,根据记忆规律,不利用少时多背多记,等到理解再记忆,谁又等得起呢?没有最基本的积累,有怎么可能建立起独有的知识体系呢?所以,此种观点,我不敢完全苟同。

二、大力推行赏识教育,惩罚对教育学生毫无用处

近几年来,赏识教育之风日盛,惩罚教育悄悄让位,很多老师都会谨记“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嘲讽中有爱迪生”的警告,唯恐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这种心态当然值得推崇,但是,也不能走上另一个极端。我个人认为,惩罚也是一种禁止性教育,让学生接受必要的惩罚,接受一些挫折,不能不说是体验过程中的财富。愈来愈多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自己受惩罚的故事记忆犹新,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教益,适度惩罚反而有利于健全人格。

三、学习要多多益善

《教育新理念》中的“学科新视野”中提到,学科知识是知识结构的主体,需要反思教育,开放数学教育,把握信息教育,走进体育教育,感悟艺术教育,许多家长都认为孩子的学习当然是多多益善,科学、地理、游泳、英语等等无所不学,涉猎越广,在生活中竞争机会就越多。因为这条理论还有待论证,因为“素质教育是一种观念,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境界”,但要达到所有的素质都提高显然不够现实,有的学生涉猎虽广,但都是浅尝辄止,古人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认为还是要学有所长,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倘若都蜻蜓点水,反而百事不成。”

四、书籍为儿童开启通向世界的大门

阅读对学习很重要,因为阅读可以发展儿童的语言和交际能力。凡事过犹不及,所以不能只把孩子埋在茫茫书海中。在儿童阅读感兴趣的书籍的同时,也要有和同伴玩耍交流的机会。学习和玩耍之间要保持平衡。

五、儿童学习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

教育取决于教学的类别,学校的特征和所教授的知识,而非取决于在教室里待的时间。

研究发现,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其学校教学时间就越长。充实的学习生活可以让很多学生达到其目标。重要的是利用好学习时间的每分每秒,并认真制订分配时间的计划。

六、评价宜模糊,不必分层次

目前,很多人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很多评价指标不可能清楚量化,于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搜集,层次不一,学生应该掌握而又不易记牢的重点,反而不记,评价学生采用等级别,挥笔写上优良中差,评价越模糊越好”。

我觉得:作为中学教师,不能过高地估计学生的自主意识,误以为学生的选择是对的,教师不能有异议,这才能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人文关怀,一个班级,学生在文化基础上有区别,在思想觉悟上也有差异,根据学生自身情况,文化程度,兴趣特长,特定的环境资源,但是自主选择不能放任自流,尤其是思想觉悟不高,在选择上存在随意性,完成作业懒散的学生,教师督导不可或缺,引导学生,选择作业,即要做到有选择权,又要扣紧课文教学目标;既实现因人而异,分层次训练又要有助于促进每个学生素养的提高,当遇到摘抄、诵读类的选择性作业时,练前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在练后,要及时组织反馈,表扬优秀,提出希望,培养学生完成作业的责任感。学生评价采用等级别,其意义不容置疑,在评定等级的基础上,怎样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发每位学生完成作业的上进心,还需想出与众不同的办法来能够进行清楚评价的要清楚评价。

总之,教育理念作为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在不同的时期已成为一种精神力量,同时,历史是发展的,思想是流动的,教育是变化的,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只有根据特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场景、教育对象,教育任务和教育者自身的条件确定较好的教育行为方式,不断根据时代调节我们的思想,发展我们的观点才能成为教育变革的主动者。

参考文献:[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新世纪教育教学丛书.[2]李秋菊,关之信.新课程理念育语文课堂教学实施.

猜你喜欢
新理念惩罚作业
航空信带来的惩罚
快来写作业
Jokes笑话
某地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公路改造新理念的应用
某地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公路改造新理念的应用
聚焦“四性”新理念,预测2018年化学核心考点
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
信访工作的新思维与新理念
作业
真正的惩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