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互动模式

2009-05-12 09:47黄秋云
商情 2009年13期
关键词:师生交流文本

黄秋云

[关键词]阅读教学 互动模式

新课程指出师生是相互交流、启发、补充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教学相长。新课标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深化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语文知识的牢固掌握,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靠老师“灌”而得到的,而是通过学生的“学”得到的。课堂上教师津津乐道于每篇课文的主题思想、写作特色或按“考点”对学生进行各种所谓阅读模拟训练时,阅读过程中应有的心灵体验、思想碰撞、精神对话却消失了。一句话,作为阅读主题的感觉消失了!语文学科应具有的人文价值观、情感教育可怕的消失了。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我认为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应重视师生及文本的互动交流,使教与学互动起来,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净化心灵世界,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二、互动方式探究

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教、学双方既输出、交换、反馈信息,又输入、处理、储存信息,形成自己独特信息系统。语文教师一定要真正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把学生推向语文教学的舞台,从根本上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提高,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

文本材料是作者创造性思维的产物,是作者主体对社会生活客体独特的体验与感受。即使对语文知识的演绎也跳出了语言的规则系统而成为富有个性的动态言语行为。阅读文本是对所传递信息的解读,这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更是教师、学生共同与文本作者之间存在的必然的信息交流。因此,与之相应的必然是教师、学生、作者的三者互动。

表现在师生互动上。例如我在上《藤野先生》一课时,要求学生在读完课文后,将自己喜欢的章节讲出来,最好能讲明为什么喜欢。有同学说喜欢结尾,其呼应开头,又是全文主题的升华。有的说与先生交往的事例写的好,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绵绵深情。我因势利导,询问写了哪些事例,体现了什么精神。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此外,作者的革命精神溢于言表,让学生回想有没有看过或听过类似的事例。这是知识的一种迁移,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各抒己见,解决了课文的重点甚至难点,既满足了程度较高的学生的需求,一般学生也没有压力,更为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了学生不断追求新目标,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的精神。

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也能激励学生进取、探索,这是新课标倡导的合作学习。“合作”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改变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的方式,它还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辩论上。

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重视师生的交流,通过不同的互动方式,使教学达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互动,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师生交流文本
如此交流,太暖!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