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听的音乐,动感的语文课——浅谈语文课中音乐的应用

2009-05-12 09:47田静艳
商情 2009年13期
关键词:语文课音乐教学

田静艳

[摘要]随着语文教法的改进和创新,音乐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挖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构建了积极健康的心理结构。

[关键词]语文课 音乐教学 音乐的作用

作为语文教师,我悲哀地发现,语文在学生心目中倍受冷落。他们常常醉心于数学的灵活,化学的神奇,英语的时尚……。如果一味地从学生身上或者从社会影响去找原因,显然是不客观的,语文老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优劣,这才是真正制约语文发展决定性因素。因此,我注意了教法的更新,注意到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尤其是音乐的引入,使语文课诗情画意,妙不可言。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与别的艺术是相通的。比如和文学艺术,早期的诗歌,将“诗”和“歌”融合在一起,在吟唱中表现生活,传情达意。现在的“音乐散文”,也是借助这一形式来诠释人生,倾述心声。所以说音乐和语言一样,都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但音乐在表达人类情感方面更细腻、深刻、生动。利用音乐这一特点,让音乐为语文教学服务。我们知道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强调对课文的分析、结构的安排、人物的性格、写作的特点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之,初中学生就其年龄来说,他们的理解、概括等思维能力还很有限,有意注意的时间还很短。如果适时将音乐引入语文教学,让它走进课堂,通过音乐的旋律给学生强烈的刺激,借助形象进行记忆,这对提高学习效率是大有裨益。

我尝试着将音乐引进课堂。音乐用节奏、旋律等各种手段来表现人的情感。而文学的音韵、节奏就吸取了音乐的技巧,时而柔和,时而铿锵,伴着美妙的音乐诵读,让音乐诠释课文。仅枯燥地朗读只会使学生索然无味,而音乐的介入让课堂诗情画意,充满美感。人们易对美丽的事物产生兴趣,学生亦然。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倾注极大的热情,他们愿意开口读、用心读、有感情地读,在入情入境的朗读过程中,对文章的风采格调、脉络层次、语言表达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都会潜移默化地理解、吸收。

当然,有些课文大气磅礴,有如长江大河;有些课文清新小巧,有如泉水叮咚;有些课文激昂热烈,恰似狂风骤雨;有些课文细腻含蓄,又像和风细雨。所以音乐的选择就非常关键,不恰当的音乐非但对课文理解没有帮助,还有可能阻碍学生的领悟。音乐的节奏、旋律、风格、感情应该与课文相近,这样才能感染学生,真正体会文章的内涵。比如学习《甜甜的泥土》时,我选用钢琴曲《永远的爱》,在深沉的音符中,学生们仿佛能看见母亲那沉重的身影,音乐让文字再现成动感的画面,学生进入了情境,感情很自然地就把握好了。再比如古诗《题破山寺后禅院》写了寺院的闲雅幽静和诗人的忘情脱俗,淡泊宁静,意境幽深寂静,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因而在朗读时我配以雅致、空灵的《空山鸟语》古筝曲,用音乐烘托气氛,让学生在弥漫着钟磬之声的赏心悦目的古曲中走近作者,与他一起呼吸。一起思考。学柳宗元《小石潭记》时,我选用意境幽深的古筝曲《渔舟唱晚》。

运用这种方法,学生不仅对课内文章朗诵感兴趣,而且主动地去朗读课外读物,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我的学生参加校朗诵比赛时就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高涨。

由此,我认为音乐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在教学中,我认为有以下具体运用音乐的方法:

1.音乐巧设开头开讲可借助于音乐吸引学生,让他们快速地进入课文的氛围中,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情境之之中,奠定感情基调。

例如在学习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时,课前,我播放了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并要他们用一句话表述自己的感悟。不幸的命运、激昂有力的音乐似乎让学生听到了掷地有声的金石之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让学生感觉到“敢于与命运抗争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让人倾倒的,不仅仅是你盖世的才华,更是你无以伦比的勇气。”去感知作者所要表述的内容。

2.音乐制造高潮

“文似看山不喜平”,同样,一堂好课也应该是波澜起伏、高潮迭出。通过音乐刺激学生,调动他们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讲授余光中的《乡愁》时,考虑到学生也许很难理解作者对母亲的依恋,对爱人的热恋,对祖国的苦恋,因而在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后,我播放《思乡曲》,让学生在乐曲中静默,在乐曲中思索,在乐曲中走近作者的精神世界,与作者一同呼吸,一同思念,一同悲伤,一同无奈,作者感染了读者,读者理解了作者。后来的学习,学生异常活跃,发言积极而主动,课堂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高潮,文章分析就有水到渠成之感,学生的思想在音乐中得到了升华。音乐也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使得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充分表现出来,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激活了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音乐妙助结尾

许多老师很注意导语的设计,为授课创立情境,但往往却忽视讲课的结束技巧,要么是不了了之,要么就是简单的布置练习,并未抓住这一时机延伸和拓展知识,如果这时巧妙地运用音乐,可以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在学习《甜甜的泥土》时,我是以flash动画《懂你》结束。学生跟着旋律一边唱一边想,深深懂得“把爱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的母亲。爱的温馨也溶入了学生们的心田。音乐结尾使学生产生了新的情感体验,有了进一步的思想感悟,从而深潜到文章所构筑的内部世界。音乐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挖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构建了积极健康的心理结构。实践证明,音乐教学更适合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易于塑造学生的创新品质。

“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语文教学正是借助于音乐语言,使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所倾吐的情和意,去叩击学生的心灵,也给语文课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语文教法的改进和创新,语文教学一定会在自己的春天里大放异彩。

猜你喜欢
语文课音乐教学
语文课文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宝贝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