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学鹏:国家型赌徒

2009-05-13 09:00唐学鹏
凤凰周刊 2009年28期
关键词:损失率投向中东

唐学鹏

2008年对于主权财富基金(SWF)是极其惨痛的一年,据德意志银行测算,SWF从2007年峰值的3.5万亿美元下跌至目前的3万亿左右,缩水18%,主要是因为股票组合资产价值的暴跌(缩水程度达到45%,债券价值跌幅较小)。例如韩国投资公司(SWF)年损失额为400亿美元,损失率高达66.7%;口碑出色的新加坡淡马锡损失378亿美元,损失率31.4%;阿布扎比投资局损失约1830亿美元,损失率约40%。而中投则因为建仓时间晚,海外投资缩水2.1%,但不同的是,中投伤及的是本金,没有任何先期利润可以冲抵。由于今年上半年全球股市转暖,对于那些还保持仓位的SWF来说,浮亏将减少一些。

SWF的惨痛并没有成为新的SWF成立的阻碍。“诠砖四国”中,中、俄已有SWF,而巴西和印度即将组建SWF,中东最活跃的15支SWF将会增资(国家划拨),而西方一些国家(包括日本)也对设立SWF兴趣浓厚,也就是说SWF将是一种不断壮大的力量形态,它的生长速度将是异常惊人。

尽管SWF必将演变成全球资本市场举足轻重的力量,但细致探究SWF的运作规律却乏善可陈。SWF被很多意识形态分子认为是国家战略的一种“经济编队”,对SWF的利润考核也并不严格(例如中投并不受约于特别国债利息的支付),SWF在投资过程中往往要考虑官僚要求、资源战略和地缘政治等因素,所以很多人坚持认为,SWF是“神秘、无迹可寻的黑暗大杂烩”。

采取沉闷的“不可知论”态度是错误的,实际上我们可以从以往的SWF总交易记录上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然后结合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作一些简单的推演,力求能够提供出一些“类经验式”的规律。

如果剔除动荡的特殊年份2008年,从1984—2007年全球29个主要的SWF(包括2007年成立的中投)大约进行了2662次交易,亚洲7个SWF主导了2046场交易,中东15个SWF实施了532次交易,而西方世界(例如挪威)7个SW主导了84次交易。亚洲SWF的总交易金额达到1320亿美元,中东总交易金额为1240亿美元,而西方世界则为400亿美元。这意味着亚洲SWF处于“高能量级”,但中东SWF单次交易的手笔更大。1992年亚洲SWF交易了39笔,而在2007年则达到了332笔;中东则从1992年的21笔上升到2007年的203笔,而西方世界则维持年均10笔左右的股权收购。而从投向上看,亚洲SWF将交易数的75.7%投向亚洲(其中投本国为57.4%),投向美国笔数只占8.6%。而中东SWF则热爱“山姆大叔”的资产,投向美欧澳占比61.7%,投向亚洲的部分不到20%。而西方世界则主要投向欧美。

我们会发现,亚洲的SWF持续性地加大了在亚洲的收购,而中东也不断扩大了亚洲的交易。最近,亚洲和中东的SWF似乎有“扎伙投资”的意向。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阿布扎比和科威特等地的SWF签订协议,互为投资伙伴。而这种“扎堆”协议很大程度上将是在亚洲联合出击。亚洲资产会变得更加热门,其中亚洲的房地产和金融的交易变得愈来愈大,亚洲SWF 2033次交易中,671次有关于房地产和金融。而中东SWF也同样热衷于亚洲的房地产和金融,179次交易中20%是与亚洲房地产有关。西方世界SWF原本最热衷美欧的制造业和通讯业,但最近也开始对亚洲的房地产感兴趣。这是一个恐怖的开端,这意味着在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各国的主权财富基金试图在亚洲吹起一个巨大的“泡泡”,但这其中主要力量是亚洲人自己。如果亚洲未来的房地产有一个崩溃式的结局的话,客观地说,不应当用“欧美阴谋论”来增强可悲的愤怒,亚洲人自己创造了“墓碑”,因为亚洲的SWF已经做出了一个露骨的表白:亚洲各国政府当局对地产的上涨是极其鼓励的,会用各种力量来维持房地产利益,以至于SWF迫不及待地分享“一杯羹”。

相比西方世界的SWF,亚洲和中东SWF更热衷于高市盈率的强周期行业,更热衷于在泡沫时期出击大肆购买。20多年来,亚洲SWF和中东SWF的收购对象平均市盈率—直保持在26以上,而西方世界则只有不到18。最近5年来亚洲SWF更是市盈率越高,购买则越亢奋,以至于亚洲SWF是“市梦率”(过度冒险)的上瘾者。这是一个讽刺的提醒,证明了亚洲人的某种“赌徒本质”——尽管他们的本金是依靠技术转移、人口红利和民众血汗过分艰辛地获取到的。

编辑 叶匡政 美编 黄静

猜你喜欢
损失率投向中东
我国信托业务类型及资金流向资产端发展现状
棉花苗期雹灾损失定量分析
2017高考拉开帷幕 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
小麦赤霉病危害损失研究初报
氮磷钾配比与水稻穗瘟病指及损失率的关系研究
不同成熟度油菜机收损失率调查初报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
叙危机诱发“中东大混战”
拉登攻击奥巴马中东行
聂中东艺术欣赏